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1111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滑动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闸门板、带动闸门板沿安装框架做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装置。传动机构与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推动闸门板打开或关闭,闸门板闭合时作用力较小且为弹性连接。即使用户手指不慎被闸门板夹到,由于闸门板未完全闭合尚不能自锁,用户可轻易自行推开闸门板退出手指,不会对手指造成任何伤害,从而达到防夹伤目的。手指退出后障碍消除,闸门板完全闭合后随即自锁,可达到防撬自锁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银行服务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独立的自助服务装置被广泛使用,为了提供 24小时无间断服务,无人值守的自动柜员机迅速被各大银行机构推广,作为自动取款机重要部件之一的出钞闸门,其内部连接出钞机芯,外部面对操作用户,要求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现有的自动柜员机的出钞闸门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出钞闸门采用刚性连接,存在夹伤用户手指的隐患;闸门关闭后防撬能力差等。这些缺陷给银行和终端用户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同时也使这些金融自助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防止夹伤用户手指并具有防撬自锁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包括安装在自动柜员机出钞口内部的安装框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闸门板;带动所述闸门板沿所述安装框架做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拉杆、自锁杆以及拨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下作偏心运动;所述自锁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拉杆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拨杆和所述自锁杆套设在同一固定轴上,所述拨杆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间门板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抵靠在所述拨杆上并推动拨杆绕所述固定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铆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上平行设有两根供所述闸门板滑动的滑轨。进一步地,所述闸门板上设置有两个锁止块,所述闸门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偏心轮。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偏心轮的外圆部分配合的腰孔,拉杆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的通孑L。进一步地,所述自锁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开设有缺口,当闸门板闭合时所述锁止块卡止在所述缺口处,所述自锁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轴配合的第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所述拨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轴配合的第二轴孔。进一步地,所示滑轨为滚珠滑轨或铜制滑动滑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传动机构与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推动闸门板打开或关闭,闸门板闭合时作用力较小且为弹性连接。即使用户手指不慎被闸门板夹到,由于闸门板未完全闭合尚不能自锁,用户可轻易自行推开闸门板退出手指,不会对手指造成任何伤害,从而达到防夹伤目的。手指退出后障碍消除,闸门板完全闭合后随即自锁,可达到防撬自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的闸门板闭合时传动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的闸门板闭合状态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的闸门板开启时传动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的闸门板开启状态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的闸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图5所示的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闸门板2、平行设置在安装框架1两端的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传动机构、驱动装置4、第一弹簧8以及第二弹簧9。其中,安装框架1安装在自动柜员机出钞口内部,安装框架1为钣金框架,其上铆接有固定轴11,在安装框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第一滑轨31 和第二滑轨32平行设置。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可采用滚珠滑轨或铜制滑动滑轨。闸门板2与传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M和第二滑块25,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间门板2沿滑轨做直线运动,从而实现闸门板2的开启或闭合。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1和闸门板2之间并通过固定轴11 与安装框架1转动连接,在间门板2与传动机构相对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锁止块21和第二锁止块22,闸门板2上开设有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滑槽23。图10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和与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的偏心轮42,电机 41固定在安装框架1上,偏心轮42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图6-图9所示的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拉杆5、自锁杆6以及拨杆7。在本实施例中拉杆5为一金属薄片,拉杆5 —端通过第一弹簧8与安装框架1弹性连接,拉杆5另一端开设有腰孔51,驱动装置4的偏心轮42的外圆部分与腰孔51配合带动拉杆5作偏心运动。 在拉杆5上还开设有通孔52。本实施例中自锁杆6为一钣金成型件,在自锁杆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61,拉杆5 的通孔52套设在第一连接轴61上。在远离第一连接轴61的长端上开设有缺口 62,当闸门板2闭合时第一锁止块21卡止在缺口 62处,此时闸门板2被锁住不能强行撬开。自锁杆 6上开设有与安装框架1上的固定轴11配合的第一轴孔63,自锁杆6在拉杆5的带动下绕固定轴11转动。本实施例中拨杆7为一钣金成型件,拨杆7 —端通过第二弹簧9与安装框架1弹性连接,以拉动拨杆7从而带动闸门板2闭合。拨杆7上开设有与固定轴11配合的第二轴孔72,拨杆7和自锁杆6通过第二轴孔72和第一轴孔63套设在固定轴11上。自锁杆6的第一连接轴61抵靠在拨杆7上并推动拨杆7绕固定轴11转动。拨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71,第二连接轴71滑动设置于闸门板2的滑槽23内并拨动闸门板2上下滑动。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4的电机41带动偏心轮42转动时,偏心轮42穿过腰孔51 带动拉杆5运动,拉杆5套设在自锁杆6的第一连接轴61并拉动自锁杆6绕安装框架1上的固定轴11转动,自锁杆6上的第一连接轴61推动同时套设在固定轴11的拨杆7使其也绕固定轴11做旋转运动,拨杆7通过第二连接轴71拨动闸门板2在滑轨的导向下做直线运动。以实现闸门板2的关闭和开启。参阅图1和图2,当闸门板2闭合时,由电机41带动偏心轮42复位到起始位置,释放对拉杆5的作用力,自锁杆6和拨杆7同时失去驱动装置4的作用力,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分别使自锁杆6和拨杆7复位。闸门板2随着拨杆7的复位而实现完全闭合后,自锁杆6上的缺口 62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力下才复位于闸门板2上焊接的第一锁止块21的正下方,使闸门板2在电机41不工作的状态下不能向下运动,以实现闸门板2自锁的功能。同时,由于拨杆7在第二弹簧9的拉力作用下驱动闸门板2闭合,其作用力较小, 且为柔性连接,即使用户手指不慎被闸门板2夹到,由于此时闸门板2未完全闭合尚不能自锁,用户可轻易自行推开间门板2退出手指,不会对手指造成任何伤害,从而达到防夹伤目的。手指退出后障碍消除,闸门板完全闭合后随即自锁,可达到防撬自锁的目的。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出钞口防夹伤自锁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自动柜员机出钞口内部的安装框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闸门板;带动所述闸门板沿所述安装框架做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拉杆、自锁杆以及拨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下作偏心运动;所述自锁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拉杆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拨杆和所述自锁杆套设在同一固定轴上,所述拨杆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弹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闸门板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抵靠在所述拨杆上并推动拨杆绕所述固定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洲常爱华郭礼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