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后处理装置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0705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这种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设备,这种片材后处理装置能够使背脊整齐地变平直且对背脊没有诸如褶皱的任何损伤;根据这种片材后处理装置,驱动马达驱动第一和第二挤压部件。挤压部件在压靠册子背脊的挤压表面上的圆周速度设置成大于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并与其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折叠的片材摞的背脊施加后处理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这种片 材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骑马钉装订册子的背脊平直而 美化册子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按照常规,当每次折叠一组包括大约20张或以上的片材的片材摞时,形成背脊附 近明显弯曲的册子。当折叠时,这种册子在背脊的相对侧容易打开,产生难看的外观。由于 这种册子不能平坦放置,因此很难堆放很多册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专利No. 6692208提出一种挤压平册子的鼓胀的背脊2al 并使背脊2al平直的方法。美国专利No. 6692208的这种技术将参考图17和图18进行描 述。如图17A所示,传送单元706和707传送册子2a,其中册子的背脊2al设置于引导位 置。册子加的背脊2al抵靠用于定位的定位单元705而停止。保持部分702和703夹住册 子加。定位单元705缩回。压辊704旋转并且在图17B的方向A上沿着背脊2al运动,同 时对册子加的背脊2al施加压力。以这种方式,对鼓胀的背脊2al施加平直处理。图17B 是示出压辊704的运动方向的示意图。直到保持部分702和703夹住册子加,压辊704缩 在与册子加不接触的区域。当夹持部分702和703夹住并保持册子加时,压辊704在对 背脊2al施加压力的同时从册子加的一端移至另一端。根据美国专利No. 6692208描述的技术,压辊704在由保持部分702和703保持的 册子加的背脊2al上滚动并挤压册子加的背脊以使其变形。在图18中,在压辊704 压靠册子加的背脊2al的挤压表面上测量圆周速度V。压辊704以运动速度W沿着背脊 2al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圆周速度V等于运动速度W。压辊704在压辊704和册子加的 背脊2al之间的挤压表面上沿着运动方向(图18中的方向W)向下游推动背脊加1。由于 压辊704的挤压,压辊704已经沿着其经过的册子加的背脊2al变形并且变平直。当压辊 704挤压背脊2al时,册子加的背脊2al的挤压表面在保持部分702和703保持册子加的 支点处沿着压辊704的运动方向(W方向)被推动。如图18所示,在由保持部分702和703 的保持的册子加的背脊的支点和由压辊704向下游推动的挤压表面之间产生歪斜的 褶皱C,这引起外观瑕疵。当册子由薄纸构成时,褶皱C很明显。当字母或图画印刷在靠近 册子加的背脊的表面上时,褶皱C的产生会移除施加于册子加的表面的调色剂。册 子加的外观被进一步损伤。本专利技术使册子背脊整齐地平直化且在背脊上没有诸如褶皱的任何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一般构造成包括保持折叠的册子的保持部分;构 造成具有挤压表面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旋转并挤压由保持部分保持的册子的背脊;驱 动该挤压部件的驱动部分;保持该挤压部件并沿着册子背脊移动的移动部分;以及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控制驱动部分,使得在挤压表面压靠册子背脊的位置处,挤压表面的圆周速 度沿着与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相反的方向,并且大于移动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压靠册子背脊的挤压表面上,挤压部件以一定的圆周速度移动,该 圆周速度大于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因此,在册子背脊和挤压部件之间的挤压表面上,挤压 部件不沿着挤压部件的运动方向的下游压挤册子背脊。在沿着挤压部件的运动方向向上游 挤压并平整册子背脊的变形部分的同时完成平直处理。因此,册子背脊不起褶皱。因此能 够提高册子的质量。参照附图从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复印机的构造的说明性剖视图;图2是示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装订设备的构造的说明性剖视 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说明性剖视图;图4是示出平直单元的构造的说明性俯视图;图5是示出平直单元的构造的说明性侧视图;图6示出止动部件和挤压部件的构造;图7是示出止动部件的操作的说明性俯视图;图8是示出挤压部件的操作的说明性俯视图;图9是示出册子的排出操作的说明性俯视图;图10是示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复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驱动系统的方块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与止动部件接触的册子背脊的说明性剖视图;图14示出包括辊的第一挤压部件如何挤压册子背脊的说明性剖视图;图15是示出包括辊的第二挤压部件如何挤压册子背脊的说明性剖视图;图16是包括带的挤压部件如何挤压册子背脊的说明性剖视图;图17示出现有技术的例子;图18示出现有技术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 处理装置的关键部件。图1是示出作为能够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成像设备 的复印机10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该复印机1000包括原稿供给部分100、图像读取部分 200、打印部分300、折叠处理部分400、修整器500、骑马钉装订部分800 (图2所示)、平直 处理部分600以及插入器900。折叠处理部分400、骑马钉装订部分800、平直处理部分600 以及插入部分900是可选的。如图1所示,原稿4被放置在原稿供给部分100的原稿托盘IOOa中。原稿供给部分100从起始页向图1的左侧(图1中箭头的方向)一次传送一张原稿4。原稿4进一步 通过弯曲的传送路径从图1的左侧向右侧在压板玻璃102上被传送,并且然后排出到排出 托盘112上。这时,扫描单元104静止处在预定位置。当原稿4从图1的左侧到右侧在扫描 单元104上面经过时,原稿4被扫描。当原稿4经过压板玻璃102时,原稿4被来自扫描单 元104的灯103的光照射。来自原稿4的反射光经过反射镜105、106和107以及透镜108, 并且被引导到图像传感器109。图像传感器109从原稿4读取图像数据。被读取的图像数据按照规定被处理并且 发送给曝光控制部分110。曝光控制部分110根据图像信号输出激光束。激光束被多面反 射镜IlOa扫描,并且照射在感光鼓111上。对应于扫描激光束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 111 上。显影设备113使形成在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被显影的静电潜像作为调 色剂图像成为可视的。另一方面,记录片材(下文中简称为“片材”)2从片材盒114和115、 手动进给部分125和双面传送路径124中的任何一个传送到转印部分116。转印部分116、 感光鼓111和显影设备113构成成像部分。转印部分116将可视化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 材2上。定影部分117在转印的片材2上进行定影处理。通过定影部分117的片材2由转换部件121临时地引导到传送路径122。在片材2 的尾端完全通过转换挡板121之后,片材2被转换挡板121向后切换以传送到排出辊118。 排出辊118排出来自打印部分300的片材2。因此,片材2以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表面 朝下(面向下)的状态从打印部分300排出。这种排出模式叫做反向排出。片材2以上面所述的面向下的状态从装置排出。因此,例如,当成像处理利用原稿 供给部分100从首页开始一张一张地进行时或基于来自计算机的图像数据进行时,页面的 顺序能够被登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包括:保持折叠的册子的保持部分;构造成具有挤压表面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旋转并挤压由所述保持部分保持的册子的背脊;驱动所述挤压部件的驱动部分;保持所述挤压部件并沿着册子背脊移动的移动部分;以及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使得在所述挤压表面压靠册子背脊的位置处的挤压表面的圆周速度沿着与所述移动部分的移动速度相反的方向,并且大于该移动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野友理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