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558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带,整体呈波浪形,散热带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其特征在于百叶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百叶窗开窗角度为23°-28°;百叶窗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数为3-6个;凸凹起伏形状为折线形或正弦曲线形或凸圆弧形与凹圆弧形平滑连续曲线。优点是:在散热带开窗上采用扰流结构,强化换热;充分破除散热带表面附面层,有效提高传热系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
,涉及一种散热带;特别适用于高性能的散热器产品。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散热带表面开百叶窗可有效强化换热。已知的汽车散热器散热带仅 仅通过开窗角度控制空气扰流;传统的汽车散热器散热带开窗角度18° 22° ;已知的 ZL200820238265 —种百叶窗式散热带,散热带开窗角度采用29° 31° ;这种仅仅通过开 窗角度控制空气扰流,扰流不充分,并不能充分破除散热带表面附面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扰流不充分,散热带表面附面 层破除不充分等问题。本技术散热带整体呈波浪形,散热带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 其特征在于百叶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百叶窗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数为3飞个;凸凹起伏形状为折线形或 正弦曲线形或凸圆弧形与凹圆弧形平滑连续曲线。本技术散热带百叶窗开窗角度为23° 28°本技术优点是在散热带开窗上采用扰流结构,强化换热;充分破除散热带 表面附面层,有效提高传热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图中1散热带、2百叶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散热带1整体 呈波浪形,散热带1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2,百叶窗2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 凹起伏呈折线形。百叶窗2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数为6个;百叶窗2开窗角 度为23°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散热带1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2 ;百 叶窗2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呈凸圆弧形与凹圆弧形平滑连续曲线。百叶窗2每个窗 开缝在长度方向上的凸凹起伏数为5个;百叶窗2开窗角度为25°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散热带1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2 ;百叶窗2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呈正弦曲线形。百叶窗2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 起伏数为3个;百叶窗2开窗角度为28° 本技术的三个实施例,散热性能比传统结构可提高5%以上,具有良好的散热 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带;整体呈波浪形,散热带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其特征 在于百叶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带;其特征在于百叶窗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 凸凹起伏数为3-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带;其特征在于百叶窗开窗角度为23°-2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凸凹起伏形状为折线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凸凹起伏形状为正弦曲 线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凸凹起伏形状为凸圆弧 形与凹圆弧形平滑连续曲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散热带,整体呈波浪形,散热带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其特征在于百叶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百叶窗开窗角度为23°-28°;百叶窗每个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数为3-6个;凸凹起伏形状为折线形或正弦曲线形或凸圆弧形与凹圆弧形平滑连续曲线。优点是在散热带开窗上采用扰流结构,强化换热;充分破除散热带表面附面层,有效提高传热系数。文档编号F28F3/00GK201935621SQ201120002630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时华, 李辉, 杨百一 申请人:富奥伟世通汽车热交换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带;整体呈波浪形,散热带表面两端对称冲制上斜或下斜百叶窗,其特征在于百叶窗开缝在长度方向上凸凹起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华李辉杨百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伟世通汽车热交换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