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勇专利>正文

采用高分子量聚烯烃制备多孔薄膜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5990059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分子量聚烯烃制备多孔薄膜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将高分子量聚烯烃进行浸泡处理,②浸泡处理后的高分子量聚烯烃与热塑性树脂、助剂等材料混合制备共混母料;③将所得共混母料制成薄膜材料;④将薄膜材料进行萃取处理,得到多孔薄膜;所得多孔薄膜具有力学强度高、空隙率大、孔径尺寸均一、离子渗透率高、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隔膜且具有更好安全性,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适于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成本低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量聚烯烃制备多孔薄膜的方法, 还涉及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多孔薄膜以及该多孔薄膜的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电池正负极短路而产生电池爆炸,中间必须要使用一种多孔的薄膜材料作为隔膜,该隔膜能给为电池中的锂离子提供离子通道, 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时间,同时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并起到保护锂离子电池安全使用的作用,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用于电池的隔膜材料需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电解液腐蚀、低电阻及合适的自闭温度等特性。目前锂电池多孔隔膜材料的制造方法按成微孔的机理不同,主要有干法、湿法两种工艺。干法即为熔融拉伸法,是将聚烯烃树脂熔融、挤压吹制成β成核的结晶性高分子薄膜,经过结晶化热处理、退火后得到高度取向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膜材再经单向拉伸或者双轴向拉伸,将结晶界面进行剥离,从而成孔。该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对生产设备精度及工艺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不适合低成本、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同时多孔薄膜的孔型结构不好,一般为细长的空穴,孔径分布较为混乱,孔隙率不易控制,膜材闭孔温度较高,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低温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用高分子量聚烯烃制备多孔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用非极性溶剂对高分子量聚烯烃进行浸泡处理;②取浸泡处理后的高分子量聚烯烃在电池隔膜中可接受的助剂混合,通过混炼或挤出造粒的方法形成共混母料;③将所得共混母料制成铸片后,拉伸,形成薄膜材料;④用非极性溶剂对所述薄膜材料进行萃取处理,去除薄膜材料上附着的溶剂,得多孔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
申请(专利权)人:沈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