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977109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及安装 在机架上的工业用弧焊机器人、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口送料机构、 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外部轴传动于主 动箱;从动箱设在主动箱的对面,主动箱和从动箱上分别具有架设油 缸的支撑轴;油缸托料架机构位于主动箱和从动箱之间;油口送料机 构具有传送油口的料槽;油口抓取机构位于油缸托料架机构的一旁, 具有可从料槽中抓取油口并将油口放置在油缸上的夹具;工业用弧焊 机器人位于油缸托料架机构的一旁,具有焊接油口和油缸的机械手。 此系统能够不经预先点焊,利用机器人与外部轴的协调,焊接出立体 空间曲面的方形油口。(*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自动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缸油 口焊接机器人系统,适用于在空间立体曲面上多道直焊缝与多道圆弧 焊缝组合的闭环焊缝的自动焊接。賴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焊接自动化水平由于机器人的应用,其水 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汽车生产线、工程机械等行业,但是对油 缸油口的焊接,还是以传统的手工焊接为主,这就造成了在焊接质量 上都无法满足现代高技术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对油缸使用的安全性 也存在很大隐患。传统的手工焊接其主要缺点是要预先点焊,而且在焊接过程也 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焊缝。预先点焊的工件在焊接完成后,点焊处会 产生很大的焊接缺陷,正是这一焊接缺陷,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此处 会产生渗油的现象;而对一个多道焊缝组成焊道,如果没有连续的、 一次性的完成,必然会出现搭接现象,正是在这搭接处也常会出现焊 接缺陷而产生渗油。因此,现有油缸油口的焊接方式确实有待改革,本专利技术对此进行 研究,开发出一种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本案由此产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能够 不经预先点焊,利用机器人与外部轴的协调,焊接出立体空间曲面的 方形油口。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工业用弧 焊机器人、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外部轴传动于主动箱;从动箱设在主 动箱的对面,主动箱和从动箱上分别具有架设油缸的支撑轴;油缸托 料架机构位于主动箱和从动箱之间;油口送料机构具有传送油口的料 槽;油口抓取机构位于油缸托料架机构的一旁,具有可从料槽中抓取 油口并将油口放置在油缸上的夹具;工业用弧焊机器人位于油缸托料 架机构的一旁,具有焊接油口和油缸的机械手。所述油口送料机构由电机、传送轮、输送链、传感器、气缸、拔 片和控制器组成;电机传动于传送轮,输送链绕在传送轮上;传感器 有两个,第一传感器位于输送链的外端、第二传感器位于油口抓取处; 气缸有三个,第一气缸位于输送链的侧边,且第一气缸在第二传感器 感测到油口抓取处无油口时由控制器控制推杆松开输送链上的油口 放行而在第一传感器感测输送链外端有油口时由控制器控制推杆抵 于输送链上的油口定位,第二气缸的推杆上固定拔片,拔片处于输送 链的外端,且第二气缸在第二传感器感测油口抓取处无油口时由控制 器控制推杆带动拔片将输送链外端的油口推至油口抓取处,第三气缸 位于油口抓取处,且第三气缸在第二传感器感测油口抓取处有油口时 由控制器控制推杆抵于油口抓取处的油口定位。所述油口抓取机构由电机、滚珠丝杆、气缸、夹具和控制器组成, 电机传动于滚珠丝杆,气缸固定在滚珠丝杆的滑块上,夹具固定在气 缸的推杆上,控制器在系统上料时控制电机工作,带动夹具运行至油 口送料机构的上方抓取油口并将油口送至油缸的焊接位上方。所述油缸托料架机构由手轮、带自锁的减速机、v型座和万向球 组成,手轮安装在减速机的主动轴上,v型座的左右两块由减速机传动做相对运动而调节v型座的宽度和高度,万向球安装在V型座的左右两块之内侧。所述机架还安装有轨道,工业用弧焊机器人安装在移动平台,通 过移动平台与轨道的滑动配合,将工业用弧焊机器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包括一个油缸长度的检测机构,安装在主动箱和从 动箱的一侧,检测机构中的感测器检测油缸的长度,并将信息传送给 检测机构中的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电机工作,调节主动箱和从 动箱的支撑轴之间的距离。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外部围栏和防弧光帘,工业用弧焊机器人、外 部轴、油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 机构处于外部围栏内,防弧光帘罩在工业用弧焊机器人的机械手工作 区域外。所述系统有两套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 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两套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 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分别 安装在机架的两边,工业用弧焊机器人位于机架的中间且处于电机传 动的外部轴、油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 托料架机构之间。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工作过程先手动将油口整排地放在油口送料机构上,并手动将油缸用吊车吊至工位点的油缸托料架机 构上,然后,由外部轴传动于主动箱,配合从动箱,自动压紧油缸, 并由油口送料机构自动将油口移至油口抓取外,由油口抓取机构自动 将油口抓取并放置在油缸上,接着,由工业用弧焊机器人开始焊接, 焊完后,由外部轴传动于主动箱放开油缸,手动将油缸用吊车吊开, 开始安装下一个油缸,如果是采用用两套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口送 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则在下 料的同时另一工位在焊接。本技术因为使用外部轴可以带动油缸转动变位,与工业用弧焊机器人在360度范围内任意定位、协调、联动,不经预先点焊,确 保在每条焊缝处焊枪与工件均形成最佳焊接姿势,特别是相贯线焊缝 以及在相贯线焊缝与直焊缝的过渡圆弧处的焊缝都可得到极好的焊 接一致性,实现了立体空间曲面的方形油口焊接,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平面视图2是本技术带工件时的轴侧视图3是本技术不带工件时的轴侧视图4是本技术轴焊接时的侧视图5是油口送料机构的轴侧视图5-1是油口送料机构的主视图5-2是油口送料机构的左视图6是油口抓取机构(图l左侧)的轴侧视图;图6-l是油口抓取机构(图l右侧)的主视图6-2是油口抓取机构(图l右侧)的左视图7是检测机构的轴侧视图8是油缸托料架机构的轴侧视图9是外部轴、主动箱和从动箱配合的轴侧视图。贼雄就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的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 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工业用弧焊机器人2、电机(图中未 标号)传动的外部轴3、油口送料机构4、油口抓取机构5、主动箱6、 从动箱7和油缸托料架机构8。外部轴3传动于主动箱6,配合图9所示。从动箱7设在主动箱 6的对面,主动箱6和从动箱7上分别具有架设油缸的支撑轴61、 71, 油缸由支撑轴61和71夹紧固定并可由外部轴3带动做转动调节。主 动箱6和从动箱7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制,只要能起到夹紧油缸并在焊 接时传动于油缸的作用都行。油缸托料架机构8位于主动箱6和从动箱7之间。配合图8所示, 此实施例的油缸托料架机构8由手轮81、带自锁的减速机82、 V型 座83和万向球84组成;手轮81安装在减速机82的主动轴上,V型 座83的左右两块由减速机82传动做相对运动,从而调节V型座83 的宽度和高度,以适应不同大小油缸的生产需要,确保油缸的回转中 心高度统一,万向球84安装在V型座83的左右两块之内侧,用于支 撑油缸并减少油缸转动时的摩擦力。油缸托料架机构8的作用是用于托起油缸,具体结构形态可以不受本文限制,油缸托料架机构8可以 适应油缸直径为4>50 4>300。油口送料机构4具有传送油口的料槽,是用于传送油口,其结构 可以呈很多形态,如图5至图5-2所示,此实施例油口送料机构4的 具体结构是由电机41、传送轮42、输送链43、传感器441和442、 气缸451、 452和453、拔片46、控制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缸油口焊接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工业用弧焊机器人、电机传动的外部轴、油口送料机构、油口抓取机构、主动箱、从动箱和油缸托料架机构;外部轴传动于主动箱;从动箱设在主动箱的对面,主动箱和从动箱上分别具有架设油缸的支撑轴;油缸托料架机构位于主动箱和从动箱之间;油口送料机构具有传送油口的料槽;油口抓取机构位于油缸托料架机构的一旁,具有可从料槽中抓取油口并将油口放置在油缸上的夹具;工业用弧焊机器人位于油缸托料架机构的一旁,具有焊接油口和油缸的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传禄刘增卫蒋炳翔刘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