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7228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它包括底部带有连接孔、上端面上固定有刀头的基体,基体的连接孔下面设置有减振垫和压垫;减振垫和压垫设置在连接孔下面的减振垫孔内,减振垫孔的侧面设有导向槽;压垫上设有和导向槽配合的导向键;减振垫为具有弹性的圆环垫;减振垫粘接在减振垫孔的底面上,压垫粘接在减振垫上;装配后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凸出于基体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使工作时磨削设备的振动减小,而且也使刀头与基体之间的冲击变形减小,解决了一般的磨轮常有的掉刀头的问题,这样使磨轮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安全,使用寿命延长。尤其在粗磨工况下,使用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磨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脆性材料的磨削加工。
技术介绍
打磨石材、混凝土的脆性材料时, 一般用磨轮,磨轮安装在电动工具或者设备的主轴上。磨轮的结构一般是包括一个碗状的基体,在碗状基体的上平面的边缘上面焊接有金刚石磨块;碗状基体的底部设有与电动工具的主轴连接的孔。现有金刚石磨轮与设备或者工具的连接都是采用硬连接方式,即磨轮的基体端面直接与设备定位面贴合,然后经过螺纹夹紧,此种连接存在的缺点是连接的刚性有余但韧性不足,在工作状态下容易引起磨轮和设备振动,尤其在粗磨等切削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可能致使刀头脱落,造成磨轮或驱动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工作状态稳定、能够减振的磨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减振磨轮,包括基体、刀头、减振垫、压垫。在基体的底部带有与动力设备连接的连接孔,刀头焊接固定在基体的上端面上;基体的连接孔的下面设置有减振垫和压垫。减振垫和压垫设置在连接孔下面的减振垫孔内,减振垫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减振垫孔的侧面设有三个导向槽;减振垫为具有弹性的橡胶类的圆环垫;压垫上设有和导向槽配合的三个导向键;在将减振垫、压垫装配到减振垫孔内后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突出于基体的下端面1. 5-2mm。减振垫的外径小于减振垫孔的直径,减振垫的内径大于基体的连接孔的直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减振垫粘接在减振垫孔的底面上,压垫粘 接在减振垫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技术在完成金刚石刀头与基体的焊接后,把减振垫粘接在减振垫孔 底面,然后把压垫的导向键和减振垫孔的导向槽对齐,并将压垫粘接在减振垫 的外面,此时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凸出于基体的下端面之外;当与磨削 设备连接时,压垫平面和设备定位面贴合,通过螺纹连接压縮减振垫将磨轮夹 紧在设备的主轴上。由于减振垫的缓冲作用,刀头与被磨削物体之间由于冲击 而产生的振动得到减弱,不但使工作时磨削设备的振动减小,而且也使刀头与 基体之间的冲击变形减小,相当于提高了刀头与基体的焊接强度,解决了一般 磨轮常有的掉刀头的问题,克服了普通磨轮与设备连接韧性不足、在切削状态 下容易振动等缺点,这样使磨轮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安全,使用寿命延长。 尤其在粗磨工况下,使用效果更好。导向槽和导向键的设置可以防止减振垫和压垫随意转动,并可传递扭矩。 减振垫可以用通用的橡胶类制造,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突出于基体的下端面1.5-2mm,在与电动工具等连接装配后可将它们与基体的下平面压平,增加 连接强度。减振垫、压垫、基体采用粘接方式连接,不但简单易行,而且使减振垫、 压垫不容易与基体分离,可防止拆卸磨轮时使减振垫、压垫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基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3是压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体,1A、减振垫孔,1B、导向槽,1C、连接孔,2、刀头,3、 减振垫,4、压垫,4A、导向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l、 2、 3所示,本磨轮由基体l、刀头2、减振垫3、压垫4组成。基 体1呈碟形或者浅碗型;刀头焊接固定在基体的上端面上,在基体1的底部带 有与电动工具主轴连接的连接孔1C,在连接孔1C的下面基体1的底面上设有减 振垫孔1A,在减振垫孔1A的侧面设有三个导向槽1B (如图2所示);压垫4为 激光切割成型的薄钢板,在压垫4上设有三个和基体导向槽1B配合的导向键4A, 减振垫3为硅橡胶冲压成型的薄圆环,减振垫3外径比减振垫孔1A的直径小lmm, 减振垫3的内径比基体的连接孔1C的直径大2mm。在完成金刚石刀头与基体的 焊接后,把减振垫粘接在减振垫孔底面,然后把压垫导向键和减振垫孔1A的导 向槽1B对齐,把压垫4粘接在减振垫3外面,粘接后压垫4的下平面在自然状 态下应高于基体1的下端面1. 5-2mm,在与电动工具连接时,压垫4下平面和电 动工具的定位面贴合,再通过螺纹连接将减振垫3压縮并将磨轮夹紧固定在电 动工具的主轴上。权利要求1、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包括底部带有连接孔(1C)的基体(1)、固定在基体(1)上端面上的刀头(2),其特征在于基体(1)的连接孔(1C)下面设置有减振垫(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3) 的外面还设置有压垫(4),减振垫(3)和压垫(4)设置在连接孔(1C)下 面的减振垫孔(1A)内,减振垫孔(1A)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C)的直径,减振 垫孔(1A)的侧面设有导向槽(IB);减振垫(3)为具有弹性的圆环垫;压垫(4) 上设有和导向槽(IB)配合的导向键(4A)。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 (3)的外径小于减振垫孔(1A)的直径,减振垫(3)的内径大于基体连接孔 (1C)的直径。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 (3)粘接在减振垫孔(1A)的底面上,压垫(4)粘接在减振垫(3)上;装配后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凸出于基体(1)的下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它包括底部带有连接孔、上端面上固定有刀头的基体,基体的连接孔下面设置有减振垫和压垫;减振垫和压垫设置在连接孔下面的减振垫孔内,减振垫孔的侧面设有导向槽;压垫上设有和导向槽配合的导向键;减振垫为具有弹性的圆环垫;减振垫粘接在减振垫孔的底面上,压垫粘接在减振垫上;装配后压垫的下平面在自然状态下凸出于基体的下端面。本技术不但使工作时磨削设备的振动减小,而且也使刀头与基体之间的冲击变形减小,解决了一般的磨轮常有的掉刀头的问题,这样使磨轮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安全,使用寿命延长。尤其在粗磨工况下,使用效果更好。文档编号B24D7/00GK201300371SQ200820227670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崔学彬, 伟 李, 李建民, 李树峰 申请人: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减振金刚石磨轮,包括底部带有连接孔(1C)的基体(1)、固定在基体(1)上端面上的刀头(2),其特征在于:基体(1)的连接孔(1C)下面设置有减振垫(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彬李建民李树峰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