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713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及制备方法,它是由酮咯酸氨丁三醇1~5%和空白软膏90~95%组成的外用软膏剂,总膏剂中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5%,0.5~95%软膏基质,0.2~2%抑菌剂,1~4%促渗剂,1~2%丙二醇和水介质组成。其制备方法:a.酮咯酸氨丁三醇药液制备;b.空白膏剂的制备;c.软膏剂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膏剂通过经皮给药吸收,药效显著,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毒副作用小,皮肤急性毒性很低,无刺激性和弱致敏性;产品稳定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镇痛药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非甾体抗炎止痛药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其作用机理为合成前列腺素抑制剂。但它的全身镇痛作用较强。在标准的镇痛活性动物模型中,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活性是阿司匹林的800倍,比消炎痛和萘普生强得多,相当或优于保泰松。多次试验中,其消炎活性相当于或强于消炎痛,强于萘普生,明显优于保泰松。在大鼠模型,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退热活性强于阿司匹林和保泰松,相当于消炎痛和萘普生。酮咯酸氨丁三醇似乎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但是不抑制腺苷二磷酸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延长平均出血时间,所以传统未见有将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现有的镇痛、消炎的外用药物;此外,将酮咯酸氨丁三醇作为外用膏剂的稳定性和皮下渗透性的有关文献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及制备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住的外用镇痛、消炎药物效果不好,及将酮咯酸氨丁三醇作为外用膏剂时的稳定性和皮下渗透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酮咯酸氨丁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该膏剂的组方主要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酮咯酸氨丁三醇1~5%基质90~95%抑菌剂0.005~0.02%氮酮1~4%pH调节剂0.2~1 %丙二醇0.5~2%其中基质为天然甘油脂类、烃类、类脂、水包油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其中天然甘油脂类为豚脂类和植物油;烃类为凡士林、石蜡和地蜡;类脂为羊毛脂、羊毛醇、蜂蜡和鲸蜡固体醇;水包油型基质为一价皂、十六醇和十八醇; 油包水型基质为二价或多价金属皂、司盘和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该膏剂的组方主要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酮咯酸氨丁三醇 1~5%基质90~95%抑菌剂 0.005~0.02%氮酮1~4%pH调节剂0.2~1%丙二醇 0.5~2%其中基质为天然甘油脂类、烃类、类脂、水包油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其中天然甘油脂类为豚脂类和植物油;烃类为凡士林、石蜡和地蜡;类脂为羊毛脂、羊毛醇、蜂蜡和鲸蜡固体醇;水包油型基质为一价皂、十六醇和十八醇;油包水型基质为二价或多价金属皂、司盘和甘油脂;水溶性基质为甘油明胶、淀粉甘油、海藻酸钠、纤维素类及伯洛沙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组方中的抑菌剂为苯甲酸及其盐类、尼泊金酯类,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三乙醇胺、稀盐酸的碱性或酸性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苯甲酸及其盐类选用苯扎氯铵,pH调节剂选用硼砂。4.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方取各组份备用;b、药液配制称取蒸馏水加入氮酮、丙二醇和苯扎氯铵充分溶解均匀,再称取酮咯酸氨丁三醇搅拌至溶解完全;c、膏剂的制备将基质适量加入步骤b的药液中,充分搅拌至均一体系,用硼砂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到6.0~7.0,加蒸馏水达到膏剂浓度,并搅拌均匀即得。5.一种酮咯酸氨丁三醇外用凝胶,其特征在于该凝胶的组方主要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明华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