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29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磁粉与抗体通过溶液混合偶联制成磁热疗用纳米靶向药物,纳米磁粉与抗体的重量配比为1∶0.0001~0.20,靶向药物的颗粒粒径为5~1000nm,靶向药物的纳米磁粉表面偶联有抗体1个或多个抗体,具有生物活性;靶向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在注射剂中药物分散为纳米颗粒;靶向药物通过注射主动靶向浓聚定位在癌症病灶;浓聚定位在癌症病灶的靶向药物在磁热疗治疗仪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滞生热效应,磁滞生热能力为10-7000W/gFe,加热癌症肿瘤至42-95℃,杀灭癌症肿瘤;靶向药物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用于癌症磁热疗治疗和预防没有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
技术介绍
癌症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约220~250万,死亡人数分别列城市和农村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专家预测,今后二十年我国恶性肿瘤病人将增加一倍,人类面临着防治癌症的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合计占癌症死因的80%以上,是癌症防治的重点。近些年,由于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抗体靶向药物的出现,抗体偶联放射核素、毒素、化疗药物以及抗体偶联前体药物等靶向药物已成为广泛研究应用的抗结肠癌、肝癌和肺癌等癌症的新型药物和结肠癌、肝癌和肺癌等癌症治疗的新手段,抗体靶向药物的应用为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效果。但上述靶向药物中抗体偶联的放射核素、毒素、化学药物以及前体药物等效应分子仍具有共同的缺陷,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虽然靶向药物的毒性较未偶联抗体的核素、毒素或化疗药物明显降低,然而其应用对人体来说仍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毒性,包括血液毒性和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这使其在临床应用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1)以具有磁滞生热能力的纳米磁粉为效应分子、以抗CEA抗体为导向分子,将纳米磁粉与抗体通过溶液混合偶联制成具有主动靶向、磁性靶向和被动靶向功能的磁热疗用纳米靶向药物,纳米磁粉与抗体的重量配比为1∶0.0001~0.20,靶向药物的颗粒粒径为5~1000nm,靶向药物的纳米磁粉表面偶联有抗体1个或多个抗体并且偶联抗体具有生物活性;(2)靶向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在注射剂中药物分散为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以及与相关的癌症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3)靶向药物通过注射主动靶向浓聚定位在与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癌症病灶,靶向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1)以具有磁滞生热能力的纳米磁粉为效应分子、以抗CEA抗体为导向分子,将纳米磁粉与抗体通过溶液混合偶联制成具有主动靶向、磁性靶向和被动靶向功能的磁热疗用纳米靶向药物,纳米磁粉与抗体的重量配比为1∶0.0001~0.20,靶向药物的颗粒粒径为5~1000nm,靶向药物的纳米磁粉表面偶联有抗体1个或多个抗体并且偶联抗体具有生物活性;(2)靶向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在注射剂中药物分散为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以及与相关的癌症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3)靶向药物通过注射主动靶向浓聚定位在与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癌症病灶,靶向药物在癌症病灶的浓度达到正常组织血液中药物浓度的1-1000倍;(4)浓聚定位在癌症病灶的靶向药物在磁热疗治疗仪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滞生热效应,磁滞生热能力为10-7000W/gFe,加热癌症肿瘤至42-95℃,杀灭癌症肿瘤;(5)靶向药物具有生物降解功能,药物应用剂量通常小于100mg,用于癌症磁热疗治疗和预防没有毒副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疗用纳米磁粉-抗CEA抗体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磁粉为颗粒粒径1~5nm、5~10nm、10~20nm、20~40nm、30~50nm、50~100nm、1~100nm以及100~1000nm,纳米磁粉表面经过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剂改性、修饰或有机、无机物质包裹、包被或未经改性修饰和包裹包被的铁磁性、亚铁磁性和超顺磁性纳米磁粉。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杨治华冉宇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