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5810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它是将1mol6-(3-甲基-(E)-4-砜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1.0~2.0mol的叔丁醇钾,再与1mol具有如下通式(其中m=1~9)的卤化物缩合:其中X为氯或溴,在-20~-90℃的低温下,与2~15mol锂溶于胺类化合物的还原剂反应脱砜,使用0.5~2.5mol  2,6-二羧基吡啶或2,4,6-三羧基吡啶催化剂,用硝酸铈铵(CAN)进行氧化,制得具有如下通式(n=2~10,n=m+1)的辅酶Qn,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Jae-Hong  Min等(J.Org.Chem.2003,68,7925-7927)提出的辅酶Q10的合成方法的改进,目的是寻求一种试剂价廉易得和反应条件温和的合成方法,以使该方法更具工业化价值。(*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辅酶Qn(Coenzyme Qn,简称CoQn),又称泛醌(Ubiquinone),具有如下的通式 其中n=1~10辅酶Q类化合物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细胞体内与线粒体内膜相结合,是呼吸链中的重要递氢体,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细胞代谢的激活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辅酶Q10,是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一类药物,已被发现可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中风、高血压、心脏病发作、动脉硬化、肌肉萎缩、牙龈萎缩和艾滋病等疾病。辅酶Q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合成一直是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相关的研究工作包括1.侧链与醌环的直接连接(1)1959年,R.Ruegg(Hely.Chim.Acta,1959,2616-2621)等合成出辅酶Qn(n=9,10),其路线如下 反应是在Lewis酸,如ZnCl2或BF3·OEt2等催化下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进行的直接缩合。产率很低;且在酸性条件下,不饱和侧链很不稳定,有苯并二氢吡喃类和侧链环化等副产物生成。H.ETO等(Chem.Lett.,1988,1597-1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mol6-(3-甲基-(E)-4-砜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1.0~2.0mol的叔丁醇钾,再与1mol具有如下通式(其中m=1~9)的卤化物缩合 :***其中X为氯或溴,在-20~-90℃的低温下,与2~15mol锂溶于胺类化合物的还原剂反应脱砜,使用0.5~2.5mol2,6-二羧基吡啶或2,4,6-三羧基吡啶催化剂,用硝酸铈铵(CAN)进行氧化,制得具有如下通 式(n=2~10,n=m+1)的辅酶Q↓[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飞宇陈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