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介孔分子筛领域,特别涉及以聚环氧乙烷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直接合成含铬介孔MSU-x类分子筛催化材料,以及该分子筛用于二氧化碳作用下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催化用途。
技术介绍
介孔(mesoporous)材料的出现,是多孔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这类多孔物质具有规则的介孔(2~50nm)孔道,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非常适合于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材料。自1992年Mobil公司的科学家首次报道具有六方排列的均匀介孔MCM-41分子筛以来,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尺寸、孔体积和孔道网络结构的新的氧化硅介孔材料被合成出来,如SBA系列、FDU系列和MSU系列等等。但是把这些介孔分子筛作为催化材料,直接应用于催化反应中,往往是非活性的,于是人们采用各种办法对介孔分子筛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性能。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将其它金属(杂原子)掺杂到介孔氧化硅材料的骨架中,以调节分子筛的表面酸性以及氧化还原性质。掺杂铬元素的介孔分子筛材料已有研究者进行报道,但数量不多。美国的Chanho Pak等人(Micro.Meso.Mater.2001,44~45,321)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铬介孔分子筛,其特征是:该含铬介孔分子筛具有三维蠕虫状孔道结构,比表面可达900~1100m↑[2]/g,孔容大于0.6mL/g,孔径在2~3nm范围;并且铬原子以四面体配位六价铬的形式嵌入分子筛骨架,其中含铬介孔分子筛中铬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6~1.5wt%,余量为二氧化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成,李会泉,张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