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梦吟专利>正文

公交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5318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连接带和拉环,套管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下方固定连接带,在连接带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拉带底端缠绕连接拉环。乘车时,使用者可正常手握拉环,避免车体晃动造成摔倒事故。车内乘客较多时,可多人分别握住同一连接带上的多个拉环,既节省空间又可提供高低不等的把持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奇特、方便实用、结构合理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内部设施,尤其是一种公交车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已成为城市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工具。但是,现在的公交车内部把手全部采用横梁悬挂式结构,即在横梁上等距的拉带连接拉环,此种设计结构虽能为乘客提供稳定的把持条件,但却存在拉环数量较少的问题,一旦车内乘客较多,乘客无法把持属于自己的拉环,只能手握横梁或倚靠其他乘客站立,当车体晃动时很容易造成摔倒事故;另外,拉环的高度统一,不利于身材矮小的乘客把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式多拉环的公交车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把手,用于解决普通公交车内部单一把手不便多人同时使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连接带以及拉环,套管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下方固定连接带,在连接带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拉带底端缠绕连接拉环。采用上述结构后,乘车时,使用者可正常手握拉环,避免车体晃动而造成的摔倒事故。当车内乘客较多时,可多人分别握住同一连接带上的多个拉环,既节省空间又可提供高低不等的把持条件。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功能奇特、方便实用、结构合理,可多人同时使用,提供便利的乘车条件。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公交车把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为套管、2为连接带、3为拉环、4为拉带。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1、连接带2以及拉环3,套管l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1下方固定连接带2,在连接带2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4,拉带4底端缠绕连接拉环3。权利要求1、一种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1)、连接带(2)以及拉环(3),套管(1)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1)下方固定连接带(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带(2)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4),拉带(4)底端缠绕连接拉环(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连接带和拉环,套管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下方固定连接带,在连接带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拉带底端缠绕连接拉环。乘车时,使用者可正常手握拉环,避免车体晃动造成摔倒事故。车内乘客较多时,可多人分别握住同一连接带上的多个拉环,既节省空间又可提供高低不等的把持条件。本技术具有功能奇特、方便实用、结构合理等优点。文档编号B60N3/02GK201304921SQ200820219270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梦吟 申请人:李梦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把手,包括套管(1)、连接带(2)以及拉环(3),套管(1)套接固定在车内横梁上,套管(1)下方固定连接带(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带(2)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引出多条拉带(4),拉带(4)底端缠绕连接拉环(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吟
申请(专利权)人:李梦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