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400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白芍、粉萆藓、桑枝、豨莶草、薏苡仁、土茯苓、川牛膝、威灵仙、黄芪配比制备而成。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泄浊、健脾利湿、祛风通痹之功,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证。症见肢体筋脉疼痛,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且夜间尤胜。药效学研究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动物血清中尿酸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抗痛风性关节炎和一般性炎症,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急慢性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有效率达91.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痛风是一种常见病,痛风之急性关节炎期给病人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痛苦。迄今国内外在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时,仍选用西药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等药物,虽能达到控制症状的效果,但由于毒副作用太大,令患者难以接受。现有的中药虽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控制症状收效缓慢,患者病程和痛苦期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迅速控制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症状、改善患肢功能,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特点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芍8-15份、粉萆藓7-12份、桑枝7-12份、豨莶草4-10份、薏苡仁7-12份、土茯苓8-15份、川牛膝4-10份、威灵仙4-10份、黄芪8-15份。在本专利技术药物配伍中,以土茯苓和粉萆为君药。土茯苓甘淡平,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为治疗湿热淋浊、痈肿、梅疮之要药。《景岳全书·本草正》中有“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行水道……除周身寒湿、恶疮……”的记载,《本草正义》中有“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的记载,《本草分经》中有“甘淡去阴阳湿热,以利筋骨,利小便”的记载,可见土茯苓为治疗湿热蕴毒而引起的筋骨疼痛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土茯苓具有抗炎、解毒作用,对于一些非细菌性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故可能对尿酸盐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粉萆性微寒味苦,归肝胃经,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证,本品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粉萆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抗菌杀虫作用,且能降低血尿酸水平。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用于湿痹拘挛。本品能渗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薏苡仁能增加尿酸排泄。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病症。威灵仙是一味疗效卓著的止痛药,对风湿疼痛、癌症疼痛、胃脘疼痛均可。按药理研究表明,威灵仙具有显著镇痛、抗炎、促进食道蠕动、抗菌等作用,同时能溶解尿酸结晶并解除尿酸疼痛。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可使冠状血管,肾脏血管扩张,有强心利尿和降低血压作用。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可用治慢性溃疡。有类性激素作用及兴奋中枢神经作用。能保护肝脏,有增加总蛋白及白蛋白作用,防止肝糖原减少。对消除尿蛋白有一定疗效,对实验性大鼠肾炎有预防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对血浆中cAMP含量有提高作用。有增强毛细血管抗渗透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效果。以黄芪配伍土茯苓、粉萆、薏苡仁、威灵仙不仅对痛风的湿热瘀浊、痹阻经脉骨节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对本虚即脾肾亏虚有根本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备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过程进行按配比取各味原料药,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清膏,放冷,清膏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充分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加入辅料,干燥,粉碎,混匀,制粒,烘干,整粒即得。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药物也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的内服制剂。以下通过本专利技术药物的药效学试验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大鼠按6.25、12.50、25.00g生药/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5、10、20倍),小鼠按9.375、18.75、37.5g生药/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5、15、30倍)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酵母法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尿酸(UA)的含量、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能显著降低黄嘌呤法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尿酸(UA)的含量。能明显改善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对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肉芽肿以及小鼠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能对抗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动物血清中UA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抗痛风性关节炎和一般性炎症,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急慢性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各药物成分按下列重量份进行配比白芍8份、粉萆藓7份、桑枝7份、豨莶草4份、薏苡仁7份、土茯苓8份、川牛膝4份、威灵仙4份、黄芪8份。该配比的方剂适宜病情较轻的早期患者。具体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配比称取白芍、粉萆、桑枝、豨莶草、薏苡仁、土茯苓、川牛膝、威灵仙、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热测)的清膏,放冷,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充分搅匀,静置24小时,倾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热测)的稠膏,加入药用辅料,包括可溶性淀粉、糊精及甜菊素,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匀,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60℃烘干,整粒,装袋即得。实施例2各药物成分按下列重量份进行配比白芍15份、粉萆藓12份、桑枝12份、豨莶草10份、薏苡仁12份、土茯苓15份、川牛膝10份、威灵仙10份、黄芪15份。该配比的方剂适宜痛风病情3年以上的症状较重的患者。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芍8-15份、粉萆藓7-12份、桑枝7-12份、豨莶草4-10份、薏苡仁7-12份、土茯苓8-15份、川牛膝4-10份、威灵仙4-10份、黄芪8-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芍8-15份、粉萆藓7-12份、桑枝7-12份、豨莶草4-10份、薏苡仁7-12份、土茯苓8-15份、川牛膝4-10份、威灵仙4-10份、黄芪8-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各原料药按重量份的用量为白芍8份、粉萆藓7份、桑枝7份、豨莶草4份、薏苡仁7份、土茯苓8份、川牛膝4份、威灵仙4份、黄芪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