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34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群的痛风病没有有效的药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含有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其中,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1-20)∶(1-18)∶(1-25)∶(1-15)∶(1-22)∶(1-19)∶(1-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增强人体对有害刺激的防御力,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对干扰素系统的促进和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的加强等途径增强免疫能力,而且还对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发挥其补气、扶正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尤其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中医痛痹或称历节风、白虎、白虎历节,西医称痛风(gout)。中医认为气血两虚为 病之内因;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为外因;饮食不节,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为诱因而致本病。西医认为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痛风在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病多发病,尤以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为高,如新西兰成 年男性发病率达6-10%,而发展中国家人群发病率较低,如我国1998年统计约为3%。,但随 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原发性痛风发病年龄大部分在40岁以上,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占95%,女性则多 见于更年期后发病。本病会造成患者急性关节炎疼痛,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严重时由于痛 风石形成,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甚至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损害。因此,痛风是 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且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药。西医治疗急性期多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慢性期或发作间歇期则用丙磺舒 (probenecid)、石黄口比丽(sulfinpyrazone)、苯漠马隆(benzbromarone)促进尿酸排泄,或用 别嘌醇(allopllrinol)以抑制尿酸合成。上述药物对控制痛风有一定效果,但毒副反应较 大,且不易控制复发,如秋水仙碱可以造成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秃发、精神抑郁、上行性 麻醉、呼吸抑制等,限制其长期与广泛应用,其他亦可发生胃肠道刺激、皮疹、过敏反应,对 肝肾功能不良者应用尤其棘手。依据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寻找确有疗效、安全性好的中药制剂是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中医药具有辨证施治,作用多靶点、毒副作用相对少的优点。查阅近年国内文献, 多以不同证型,实行不同组方成分加减,作为国家准字号纯中药治疗痛风的制剂则很少,据 近期乌鲁木齐地区八家中西医医院用药调查,仅有一个药,即痛风定胶囊,四川中汇制药厂 生产(国药准字卫10970025号),主要成分为黄柏、秦艽、赤芍等,主治湿热致红肿热痛。此 品对湿热痛风有一定效果。但对广大中老年痛风人群,缺乏针对性。本专利技术的组方兼具益气养血、健脾利湿、祛风泄热、祛瘀化痰、通络活血、止痛消肿 多种功效,特别对中老年由于气血两虚、正气不足、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造成的痛风,具有 标本兼治的疗效,这样就解决了痛风中主要人群一中老年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中药 制剂的治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所述的这种药物要解决现 有技术中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的痛风病没有有效的药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含有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其中,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 (1-20) (1-18) (1-25) (1-15) (1-22) (1-19) (1—10)。进一步的,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弯、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 (2-15) (1.8-12) (2.2-18) (1.4-10) (1.9—14) (1.8—16) (1.1—7)。较佳的,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 (3-10) (2 6-8) (2.8-12) (1.6-8) (2.7—11) (2.6—12) (1.1—5)。最佳为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弯、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 (3.4-5.2) (2. 8-4. 6) (3. 2-4. 8) (2. 2-3. 8) (3. 1-4. 5) (2. 7-4. 5) (1. 15-3. 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重量比称取各药物组份;b)然后将人参、僵蚕、全蝎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勻,备用;c)将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弯粉碎成粗粉,加6-18倍量40%-90%乙醇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0. 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90的清膏,备 用;d)醇提药渣再加7-14倍量水煎煮0-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药液 的重量比为1 2-8,每IOO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0. 5_5%的正天成1+1-II型天然澄清剂 B组分I-IOml,再加入浓度为0. 5-4%的正天成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2_20ml,搅勻, 50-85°C水浴保温0. 5-2小时,静置6-1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90的清膏;e)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勻,加入人参、僵蚕、全蝎粉末混勻即可。进一步的,在c步骤中,在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粉碎成的粗粉中加6-10倍 量40%-9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0. 8-1. 8小时,滤液浓缩到相对密度1. 25-1. 40 (55-65°C)的清膏。进一步的,在d步骤中,醇提药渣加9-12倍量水煎煮0. 5-1. 8水时,滤过,滤液浓 缩至原药材药液为1 (3-7);每IOO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0. 5-2. 5%的正天成1+1-II 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l_5ml,再加入浓度为0. 5-2. 3%的正天成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 分2-10ml,搅勻,50-75°C水浴保温0. 5-1. 5小时,< 10°C以下静置8_15小时,滤过,减压浓 缩至相对密度1. 25-1. 40的清膏。进一步的,在e步骤中,与醇提清膏合并后,混勻,加入人参、僵蚕、全蝎粉末及适 量淀粉,混勻,制成丸剂或者片剂。正天成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和B组分分别是商购,来自天津正天成澄清技 术有限公司。正天成1+1型天然澄清剂是由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精心研究多年而成的 高科技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1+1”澄清技术。澄清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批准文号 津卫食准字第3588-1 ;标准号DB 12-065-96 ;津卫食宣字96年11号。正天成1+1型天然澄清剂属新型食品添加剂,安全、无毒,Ames试验,微核测定,未 见致突变性,(津卫检字94-091,94-096)。是人工合成絮凝剂聚合铝,聚丙烯酰胺的理想代 替品。痛风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其发病主要原因是气血两虚,正气不足,所以本组专利技术除注意祛风利湿,祛瘀化痰,通络活血,止痛消肿外,用药重点是补气养血、鼓舞正气、祛 邪扶正。最终组成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的治疗痛风病的组方。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原理前已述及,痛风的发生,虽有内因、外因和诱因之说,但究其本,外因只是其发生发 展的外部条件,内因则是其发生演化的根本因素,正如《素问 评热病论》所讲“风雨寒热, 不得虚,不能独伤人”而“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见,正气不足是痛风发生的内因,是 本;而风、寒、湿,抑或湿热之邪,皆为本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是标。本专利技术从扶正祛邪入手,直中本病之的。扶正,以补气养血为治,实谓独到,因气血 乃脏腑及其他组织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脾得气血濡养,则运化得力,无水湿痰浊内聚 之忧;肾得气血濡养,其精气蒸腾气化无碍,前后二阴传化有序,湿浊不致流注内脏。气血 旺,则营卫和调,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其中,人参、黄芪、当归、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的重量比为1∶(1-20)∶(1-18)∶(1-25)∶(1-15)∶(1-22)∶(1-19)∶(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得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