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62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成分含有黄柏、秦艽、延胡索,并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之功效,能产生抗炎、镇痛、利尿及活血化瘀作用,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及痛风病见上述症候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病及其症状的中药制剂,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
技术介绍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因其起病急骤,来势如风,疼痛剧烈,多伴红肿,去时较快,不留影踪,故名痛风。该病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并引起肾功能损害,累及血管可以引起高血压,累及心脏可以引起冠心病,并且常常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认识痛风,虽属痹症,但其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以致关节畸形,且有多种并发症,故又有别于一般痹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过食膏粱厚味,内生湿热,湿热互结,聚于肌肤腠理骨节间,壅塞经脉,气血淤阻,发为本病。另外,外感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也为病因之一。病情日久,湿热之邪酿而成痰,痰浊之邪凝结,而为硬结或流痰之变。病至晚期,耗损肝肾,筋骨失养,足不能步,活动不便。在治疗急性关节炎期的西药主要有秋水仙碱、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萘普生、ACTH与强的松,西医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且毒副作用较大。在采用天然药物成分或其组合物所成药物的治疗手段中,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一些报导,如中国专利98110667.6、99118772.5等对此都有所介绍。此外,在《四川中医》1998年第10期上介绍了一种“四妙散”的药物;《吉林中医药》1999年第4期介绍了一种“增味五痹汤”的药物;《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介绍了“痛风宁”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痛风病的中药药物存在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的报道。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更好疗效的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治疗痛风病的一种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药物选择黄柏、秦艽、延胡索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痛风病。其中选用黄柏是因为黄柏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膝红肿疼痛,治四肢骨节走痛,足膝酸疼无力。选用秦艽、延胡索,是因为秦艽性味苦辛微寒,祛风除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为风药中之润剂,因其性寒,对热痹关节发热肿痛疗效卓著,故用之助黄柏除湿宣痹之力;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助黄柏而活血定痛。以上二药能清湿、活血定痛,共助黄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能。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可以与泽泻、车前子、土茯苓、赤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组合。这是因为泽泻性味甘淡寒,利水渗湿,泄热;车前子性味甘微寒,利水通淋。该二药物都能利水渗湿,佐清热燥湿之黄柏,祛风除湿之秦艽、延胡索共达除湿宣痹之功。土茯苓性味甘淡辛,解毒除湿利关节;赤芍性味苦微寒,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佐延胡索活血定痛。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川牛膝。这是因为川牛膝性味苦酸辛,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并能引诸药下行而达病所。这样进行组合后,清热燥湿,祛风除湿,利水渗湿,解毒通络,活血定痛之品共聚一体,配伍得当,同奏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之效,治疗痛风病的疗效最佳。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的原料药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黄柏200~310份、秦艽290~390份、延胡索200~29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分原料药用量还可以是黄柏200~310份、秦艽290~390份、延胡索200~290份,再另外加上泽泻200~300份、车前子190~290份、土茯苓100~210份和赤芍200~310份中的一种原料药物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原料药物。本专利技术药物进一步的各组分原料药用量为黄柏200~310份、秦艽290~390份、延胡索200~290份,再加上泽泻200~300份、车前子190~290份、土茯苓100~210份和赤芍200~310份中的一种原料药物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原料药物,另外还再加上原料药川牛膝190~30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特别可以采用的各组分原料药用量为黄柏245~260份,秦艽340~365份,延胡索240~255份,泽泻245~260份,车前子240~255份,土茯苓145~155份,赤芍245~260份,川牛膝240~26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助溶剂等,并以常规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除土茯苓外分别煎煮,再合并煎煮液,经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再加入土茯苓细粉,另外加入相应所需不同辅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即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滴丸等不同形式的固体制剂;也可以将所有这些原料药一起同时煎煮,经过滤、浓缩,再加入制备不同液体制剂相应所需不同辅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即可制成合剂、糖浆剂、注射剂、乳剂等不同形式的液体制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用不同浓度的蒸馏酒进行提取制成酒剂。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之功效,能产生抗炎、镇痛、利尿及活血化瘀作用,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及痛风病见上述症候者。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毒性试验、药效学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毒性试验将本专利技术药物作为实验样品,以89.5g生药/kg的剂量分上午、下午和夜间三次对小鼠灌胃给药进行试验。一周内未出现毒性反应及死亡,一周后处死解剖,各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将本专利技术药物分别以22.6与11.3g生药/kg的剂量每日两次给大鼠连续灌服90天,作长期毒性试验。停药观察14天,大鼠一般状况良好,行动活动与体重增长正常,对血液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脏器系统均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肝、脾、肺、肾等八种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药效学试验将实验样品按12、6、2g生药/kg三个剂量给药,将实验动物大鼠、小鼠或家兔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的实验组。以消炎痛片为对照物考察对尿酸钠(MSU)诱导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高剂量(12g生药/kg)对MSU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低剂量(2g生药/kg)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以消炎痛片为对照物考察对MSU诱导家兔急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高剂量能够明显抑制MSU在家兔关节局部沉淀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其病理损伤的作用,明显减少家兔致炎关节积液中的白细胞数(P<0.05)。高、低剂量可以明显减轻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及滑膜细胞的变性(P<0.01或P<0.05)。以消炎痛片为对照物考察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高、中(6g生药/kg)、低剂量对热刺激小鼠引起的疼痛反应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本专利技术药物高、中、低剂量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柏200~310份、秦艽290~390份、延胡索200~29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柏200~310份、秦艽290~390份、延胡索200~29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还含有泽泻200~300份、车前子190~290份、土茯苓100~210份和赤芍200~310份中的一种原料药物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原料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还有川牛膝190~30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沛冯华祥芮旭东周道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