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传感器,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 及操作容易、以空气为载气、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检测效率及精度高 的纳米催化发光陶瓷片加热传感器。技术背景现有的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传感器是将涂有纳米材料的直径为4 7mm电热陶 瓷棒置于直径为12 20mm、长度为100 150mm的石英管内,在石英管上斜对角设置有进 样口、放空口。在石英管外与纳米材料对应设置有滤光片或光栅、光电信号转换装置(近紫 外灵敏光谱测量型微弱发光测量仪、光电倍增管等)。测量时,电热陶瓷棒对纳米材料进行 加热,空气泵等进样系统将样品随载气从进样口进入石英管,流经纳米材料表面从放空口 排出,纳米材料表面催化所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或光栅去除杂散光后,再经过光电信号转换 装置变成适应于微机等数据处理单元的电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现有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 光检测器中的纳米材料通常采用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氧化铁等,用于定量分析乙醇、三甲 胺等及食品中激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等,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廉(几万元)、 选择性强及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是,由于现有传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催化发光陶瓷片加热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有圆柱形石英瓶(1),在圆柱形石英瓶(1)上端有上盖(2),在圆柱形石英瓶(1)径向上对称设有进样口(3)和放空口(4),在上盖(2)上固定有正电极(5)和负电极(6),所述石英瓶(1)内置有圆形陶瓷片(7),圆形陶瓷片(7)内有加热丝(8),加热丝(8)两端分别与正电极(5)和负电极(6)相接,圆形陶瓷片(7)外表面涂有纳米材料,所述圆柱形石英瓶(1)的直径为10~20mm,高度为10~15mm;所述圆形陶瓷片(7)直径为5~12mm,高度为3~8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扬,隋凯,蒋维旗,刘淑艳,郭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