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251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症状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症状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且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在生产中无任何粉尘污染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益母草滴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益母草滴丸,以益母草为基础,按照特定的提取工艺制成稠膏或干粉,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0等基质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加热至熔融,搅拌均匀,置入滴丸机内,加以适当的温度,滴入冷凝液中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同时,改善了圆整度,提高了丸重合格率,制备过程特别是滴制过程操作性好,大大增强了携带和服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子宫收缩作用,用于治疗调经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疾病的益母草滴丸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Leonurus 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的地上部分,是传统的中药材。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难产、痛经、产后瘀阻等症,素有“血家圣药”、“经产良药”之称,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能增加子宫收缩幅度、频率及张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据现代临床及动物实施证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益母草碱可使大鼠动情前期的大鼠离体子宫从小振幅不规则的自发性收缩变为大振幅的规律收缩,但从动情期制备的子宫标本加益母草碱可使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增加.益母草碱的作用与剂量相关,浓度为0.2btg/mL时即可引起子宫收缩,益母草碱的收缩可持续几小时,但冲洗后可恢复。用益母草水煎液对离体小鼠子宫进行实验,结果小鼠子宫活动力明显增加,益母草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能与兴奋组胺H受体及肾上腺素a受体有关。给大鼠ip益母草水煎液,对其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给药后大鼠子宫肌电的慢波频率加快、平均振幅增大、单波频率加快、最大振幅增加。研究尤其发现,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的作用,可以加强子宫收缩,有利于流产后子宫内膜创伤的恢复再生。口服益母草膏治疗米非司酮流产后出血,共治疗106例,发现益母草膏可以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用益母草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对比研究发现治疗组药流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也较短,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口服米非司酮流产的同时于第4天起加用生化合方(黄氏、白术、牡蛎、益母草、仙鹤草、当归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连服15天,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为93.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益母草在我国传统医药领域有着重要和广泛地应用,但以益母草单味药制成的口服制剂大部分都存在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例如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缓慢、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且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且在生产中无任何粉尘污染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益母草滴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益母草滴丸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人发现,和常规口服剂型益母草的颗粒剂、流浸膏、糖浆、片剂相比,将益母草制成滴丸的生产工艺简洁,生产成本低,据测算生产成本在片剂的50%以下,从而使得患者的用药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因此,专利技术人经反复比较筛选,最终选择滴丸作为益母草类产品的改进剂型。遵循的研究思路是利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基质与有效治疗量的益母草提取物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并使有效成分通过粘膜上表面细胞吸收、直接进人循环系统,其突出的特点如不经过肝脏而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首过效应,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更充分地发挥益母草独特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便小儿吞服和老年人减量服用,便于携带,贮存,运输等目的诸多特点。针对益母草提取物中的各种成分,专利技术人从已知数量繁多的滴丸基质如聚乙二醇(1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β-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蜡、虫胶等滴丸基质中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优选出特定的药用载体作为制备益母草滴丸的基质,并尤其确定了益母草提取物与所选择的滴丸基质的优选比例,从而保证得到有效成分含量高,滴丸圆整率好,溶散迅速,丸重差异小,硬度符合滴丸制剂要求,质量可靠的益母草滴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母草滴丸,它是由治疗有效量的益母草提取物与滴丸剂基质组成;按重量份计,益母草提取物占组合物总重量的33~38%,基质占组合物总重量的62~67%;所述的滴丸剂基质是聚乙二醇4000。最优选的配比时按重量计益母草提取物∶聚乙二醇4000=5∶8。上述的益母草提取物是将益母草切碎水煎煮后再醇提得到的稠膏或干粉。优选的益母草提取物是将益母草,切碎,加6-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0~1.35的浸膏,每1g益母草浸膏含盐酸水苏碱20mg以上,用75%乙醇提取三次,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g益母草浸膏含盐酸水苏碱150mg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益母草滴丸优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g含盐酸水苏碱20mg以上的浸膏,随后用乙醇提取三次,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g益母草浸膏含盐酸水苏碱150mg,制成益母草稠膏或干粉;取益母草提取物和基质混合,搅拌加热,得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滴头加热并保持在110±2℃,进料温度为90±5℃,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35±2℃;将上述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滴入冷却剂中收缩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益母草滴丸与单味益母草的其它制剂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益母草滴丸,利用所优选的滴丸基质,与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益母草浸膏或干粉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由于基质选择恰当,工艺合理,对其进行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益母草滴丸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口腔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由于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试验数据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益母草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同时由于选择合适的与所用滴丸基质不相混溶的冷凝液,本专利技术的益母草滴丸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不同的滴头温度对圆整度和硬度指标影响较大。本专利技术的益母草滴丸通过研究,筛选出适宜的滴头温度并以110±2℃的温度最佳,从而得到圆整度和硬度符合滴丸制剂通则的益母草滴丸,从而使所得滴丸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总而言之,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得到的益母草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制剂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及比较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现以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益母草滴丸,其特征在于:益母草提取物占组合物总重量的33-38%,基质占组合物总重量的62-67%,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所述益母草提取物是将益母草切碎水煎煮后醇提得到的稠膏或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母草滴丸,其特征在于益母草提取物占组合物总重量的33-38%,基质占组合物总重量的62-67%,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所述益母草提取物是将益母草切碎水煎煮后醇提得到的稠膏或干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母草滴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益母草提取物∶聚乙二醇4000=5∶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母草滴丸,其特征在于益母草提取物∶聚乙二醇4000=5∶8,取益母草提取物和基质混合,搅拌加热,得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滴头加热并保持在110±2℃,进料温度为90±5℃,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35±2℃;将上述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分次滴入冷却剂中收缩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益母草提取物是将益母草,切碎,加6-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勤彭丽丽黄成武单晓鹏张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