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618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该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阻止静电脉冲进入被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防护电路,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64295. 1号公开了一种静电保护电路,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包含一第一整流元件、一第二整流元件和一电阻元件。第一整流元件以及第二整流元件通 常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或二极管实施。静电放电保护电路连接到一连接焊点以及 一被保护电路,用以防止ESD脉冲从连接焊点流至被保护电路。一般而言,从连接焊点进入 的ESD脉冲会从第一整流元件或第二整流元件被导走。但是,在上述电路中,半导体管晶体管的导通需要一段时间,这时间为半导体管晶 体管的响应时间,如果静电脉冲的脉宽较小,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小于晶体管的响应时间 (也称为晶体管的沟道形成时间),那么,静电脉冲还未等晶体管导通就已经流入被保护电 路,此时,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00达不到保护被保护电路的目的,静电保护电路失效。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也常常遇到静电脉冲使得驱动电路输出端数据线逻辑 电平出错而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如图1所示,静电从彩色滤光玻璃1’(也 称为CF玻璃)的第一导电金属层11’(ΙΤ0电极层),通过银点胶2’,进入薄膜晶体管玻璃 (TFT玻璃)3’的焊接点31’ (com pad),经过与该焊接点31’连接的共用电极线(com线) 到达驱动电路(IC)使得驱动电路的电平出现逻辑错误,引起驱动电路输出端数据线电平 的逻辑错误,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是静电防护电路的放电单元响应时间小于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 而无法将静电脉冲释放掉而使得静电脉冲进入被保护电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由静电脉冲引起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电平 逻辑错误而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静电防护电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 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 脉冲宽度大于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 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 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一 NMOS晶体管,第一 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 电路连接,第一 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放电单元为第二 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 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电阻的电阻值和/或电容的电容值为可变的。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串、第二电阻串和若干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电阻串的两端为所述电阻的两连接端;每一可控开关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串的两 相邻电阻之间,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串的两相邻电阻之间;通过可控开关的开或断而 连接或者断开第一电阻串和第二电阻串而调节电阻值。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 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 用电极线,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 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 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 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 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 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 电;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 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 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 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 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线、 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阻线,第一电阻线与液晶显示 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连接,第一电阻线上串联有电阻,第一电阻线还与第 一放电单元连接,第二电阻线与第二放电单元连接且串联有电阻,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 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 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线和第二电阻线连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 晶体管开或关使得第一电阻线与第二电阻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延迟电路的电阻。可选地,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 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 电路板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所 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 漏极金属层连接,通过控制向第三晶体管或第四晶体管输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改变所述 电容的大小。可选地,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 (TFT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的 电阻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线本身的电阻,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RC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 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 第一放电单元释放静电。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 经过所述RC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RC延迟 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 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 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 放电;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 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 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RC延迟电 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 与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 管和共用电极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 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 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 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 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一NMOS晶 体管,第一 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 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放电单元为第二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 路连接,第二 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电路电阻的电阻值和 /或电容的电容值为可变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 一电阻串、第二电阻串和若干可控开关,所述第一电阻串的两端为所述电阻的两连接端;每 一可控开关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串的两相邻电阻之间,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串的两相 邻电阻之间;通过可控开关的开或断而连接或者断开第一电阻串和第二电阻串而调节电阻 值。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电路, 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薄 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 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 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 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单 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 电压和第二电压,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 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 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 电路放电。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单 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 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 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为 RC延迟电路,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线、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 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阻线,第一电阻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 线连接,第一电阻线上串联有电阻,第一电阻线还与第一放电单元连接,第二电阻线与第二放电单元连接且串联有电阻,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 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线和第二电阻线连 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开或关使得第一电阻线与第二 电阻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延迟电路的电阻。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