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耀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749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及制备方法,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寒型腹泻病因病机,含苍术、荆芥、柴胡、桉叶等10种中药,经煎煮,浓缩,粉碎,调合等步骤制成贴膏。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外贴膏具有健脾利湿,理气调中,散寒止泻。主治:小儿感受外邪或内伤乳食等引起的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腹痛,腹胀,纳差,神疲,舌淡,苔白或伴鼻塞流涕,微恶风寒,头身疼痛等证。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显著,解决了小儿畏针拒药的问题,而且还便于控制质量,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外贴膏,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还涉及上述外贴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乳食不当,则易被病邪所伤,所以病理上容易发病。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胃小且脆,容物不多”的特点决定了小儿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而患腹泻。小儿寒型腹泻病因病机小儿感受外邪或内伤乳食,皆能损伤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发生腹泻。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及肛门的启闭有度,不仅与肾气的调摄,脾气的运化与升清,胃气的腐熟与降浊,大肠的传导密切相关,而且与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肃降等均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利胆汁,输于肠道,既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输于肠道;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使食糜下达于小肠。可见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正常,则脾的运化健旺。若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必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肺主气,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运化水液,当脾伤湿盛之时,肺亦不能独健,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而加重腹泻。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开上焦肺气,有助于下焦水道的通利,故称为“源清则流自洁”。因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寒型腹泻有以下特点1。易脾虚,易积滞小儿脾胃特点决定小儿腹泻时,既易出现脾虚证,见大便稀溏色白,水谷不化,多于食后作泻,反复发作,小便清长,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又易出现积滞证,见大便稀溏,夹有乳片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次数增多,脘腹胀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呕吐,食少或拒食等。脾愈虚,乳食难运化而愈积滞;反之,积滞愈久,愈妨碍脾健运而脾愈虚,形成恶性循环。2.易病“寒”,易病“湿”小儿在发病过程中,由于体属“纯阳”,“稚阴”易表现出“热”的证侯,又属“稚阴”,故又易表现出“寒”的证侯。湿为阴邪,重浊粘滞,终归脾胃。由于小儿脾胃特点决定小儿最易病“湿”。小儿多因贪凉冷饮或过食生冷瓜果,或误用过用寒凉药物,易损伤脾胃阳气,阳虚阴盛,使寒湿内生;湿邪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粘腻,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湿阻气滞,气滞复加重湿阻;胶着难解,不易速去;(2)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最易损伤阳气。又因脾运湿而恶湿,故湿邪伤阳,最易阻遏脾阳,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故小儿寒型腹泻时,易出现寒湿证,见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泛恶欲吐,苔白腻,脉濡缓等证。3.易感风寒,脾肺同病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决定小儿易感风寒,风寒侵袭时,(1)易侵袭脾胃,出现大便清稀,次数增多,色淡,夹泡沫,或色清,或色如鸭粪,臭气不甚;便前腹痛肠鸣,阵发哭闹,苔白等;(2)肺为娇脏,故风寒侵袭时,肺多受累,出现鼻塞流涕,微恶风寒,咳嗽,咽痒,头身疼痛,舌淡,苔薄白等证。由于脾肺为母子之脏,母病传于或子病及母,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往往脾肺同病。市售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思密达”、“复方地芬诺酯片”、“小儿泻速停”等,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使用不便,依从性差,小儿拒服和哭闹,往往因食药量不足而影响疗效;二是不能较好地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寒型腹泻的病因病机,比如没有较好地在疏肝理气,宣肃肺气,疏风散寒,健脾利湿,运脾导滞,整体调整等方面,专门针对小儿寒型腹泻的特点来用药。各类文献所载的治疗小儿腹泻的外贴膏,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不能较好地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寒型腹泻的病因病机特点来用药;二是制备工艺简单,在质量控制,制剂稳定性方面,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市售治疗小儿腹泻的外贴膏,如“丁桂儿脐贴”、“儿泻康贴膜”等治腹泻的外贴膏,其不足之处在于只着眼于用丁香、肉桂、荜茇、吴茱萸、胡椒等温里药,健脾温中,散寒止泻,而忽视疏肝理气,宣肃肺气,疏风散寒,健脾利湿,运脾导滞,整体调整等方面。不能较好地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寒型腹泻的病因病机特点来用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计量准确,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外贴膏的可工业化的制备方法。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寒型腹泻病因病机,本专利技术是主要针对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其原料药物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苍术0.5-2、丁香0.5-2、荆芥0.3-1、白术0.3-1.5、茯苓0.3-1.5、、 柴胡0.2-1、桔梗0.2-1、木香0.1-0.5、鬼针草0.1-0.5、桉叶0.01-0.1。方中苍术,引脾经药,辛、苦、温,功用为一芳香悦胃,醒脾助运,开郁宽中,宣化湿浊,正合脾之习性,升清降浊而健脾运脾;二发汗散寒解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健胃;(2)调节肠胃;(3)抗菌;丁香,辛、温、芳香,既温中散寒,又温肾助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刺激胃粘膜充血,增加分秘,促进食欲,调节肠活动;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和活力,促进胆汁分泌(2)止泻(3)止吐(4)镇静(5)广谱抗菌,抗流感病毒,抗真菌;荆芥,芳香、辛、散,既祛风解表,透邪外达,又以风胜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解热、发汗,改善皮肤血循环(2)镇静、镇痛(3)抗炎(4)抗菌,抗病毒;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断绝湿邪变生之源而健运中焦,斡旋中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调节消化道平滑肌运动(2)利尿(3)调节糖和蛋白质代谢(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淡、利水渗湿、和中止泻,健脾而不伤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抗病原体微生物(2)松弛肠肌(3)利尿(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柴胡,苦,辛,微寒,为肝,胆,三焦,心包络诸经引经药,一在经主气以达阳气,在脏主血以达阴气,宣畅气血,旋转枢机,畅郁阳而化滞阴乃能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和畅;二升清阳之气;三制约诸辛温药,防其温燥太过,截断化热病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解热,镇痛(2)抑制细菌、病毒(3)抗炎(4)增强肠蠕动(5)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桔梗,引药入肺经,既开宣肺气,复其通调,又升阳气而举陷;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解热,镇痛(2)抗炎;木香,味苦,气芳香而辛散温通,其功能为一能行肠胃滞气而调中宣滞,行气止痛;二能燥湿治泄,实大肠;三能疏肝解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胃肠运动;(2)促进消化液分泌;(3)抗菌;鬼针草,苦、温,既清热解毒,又散瘀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抗菌;(2)抗溃疡、止血;桉叶,苦,辛、凉,功用为一、能驱风镇痛,祛湿解毒;二、能防腐、除臭,消毒、杀虫;三、佐制诸辛温药防其温燥太过,截断化热病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含鞣酸,有轻度收敛作用;(2)解热,镇痛;(3)煎剂具有较广的抗菌谱;(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其挥发油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诸药相伍,温中散寒,疏风通肺,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运脾导滞,使风寒除,湿滞祛,使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而诸证自愈。所述外贴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增塑剂,如丙三醇等,表面活性剂,如司盘-20等,透皮促进剂,如氮酮、丙二醇、冰片、薄荷脑等。在制备过程中还包括贴膏药载药体,如医用涂胶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其原料药物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是:苍术0.5-2、丁香0.5-2、荆芥0.3-1、白术0.3-1.5、茯苓0.3-1.5、柴胡0.2-1、桔梗0.2-1、木香0.1-0.5、鬼针草0.1-0.5、桉叶 0.0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其原料药物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是苍术0.5-2、丁香0.5-2、荆芥0.3-1、白术0.3-1.5、茯苓0.3-1.5、、柴胡0.2-1、桔梗0.2-1、木香0.1-0.5、鬼针草0.1-0.5、桉叶0.0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贴膏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的(1)加水蒸馏提取所需重量的1/5至4/5的苍术、丁香、荆芥、白术、柴胡、木香、桉叶7味各药的挥发油;(2)煎煮桔梗、茯苓、鬼针草3味药的全量,将煎液与第(1)步中的药液混匀后,浓缩成清膏;(3)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4)将第(2)步中的清膏与第(3)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5)取适量基质加热熔化,再将第(4)步中的细粉B,增塑剂,表面活性剂,透皮剂及第(1)步中收集的挥发油,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步中,,在煎煮所述3味药时,加入第(1)步中的药渣共同煎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外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0.5-2重量份的苍术可用等量藿香、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或紫苏中任意一种替换;或者,0.5-2重量份的丁香可用等量的肉桂、白胡椒、吴茱萸、荜菝、花椒、高良姜、干姜或艾叶中任意一种替换;或者,0.3-1重量份的荆芥可用0.1-0.3重量份的麻黄、防风、白芷或羌活中任意一种替换;或者,0.3-1.5重量份的茯苓用0.6-3重量份的薏苡仁替换;或者,0.1-0.5重量份的木香,可用等量马蹄香、山柰、甘松或檀香中任意一种替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外贴膏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加水蒸馏提取所需重量的1/5至4/5的苍术、丁香、荆芥、白术、柴胡、木香、桉叶7味各药的挥发油;(2)煎煮桔梗、茯苓、鬼针草3味药的全量,将煎液与第(1)步中的药液混匀后,浓缩成清膏;(3)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4)将第(2)步中的清膏与第(3)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5)取适量基质加热熔化,再将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左耀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