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湿疹各型病证的智能系统制剂及制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动态化调理体质和防治湿疹各型病证的智能系统制剂,还涉及上述系统智能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病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所引起,常为数个以上的病因共同作用所致。或内伤与外感兼夹在一起,或为实证,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皮肤病多为人体全身性疾病在皮肤上的表现,许多全身性疾病可反映在皮肤上;而皮肤上的局部刺激也可引起全身性病变。因此,中医治疗皮肤病证时,应该按照“治外必本诸内”,局部与整体并重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具体的病因病机、皮损特点,动态化地辩证论治。治疗湿疹,目前现有治疗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硫代硫酸钠、钙剂、维生素C等静脉给药,外用糖皮质激素、氧化锌油、3%硼酸溶液,以及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剂、激素等西医治疗,取效一时,不能根治,易复发,需长期应用,会增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且易留下副作用。不能调节人体易感体质,消除复发隐患,从源头上解除发病根源。2.中药熏洗、外敷等外治法,和口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湿疹各型病证的智能系统制剂及制法,其一体化系统架构集成是:将调理类、预防类、治疗类单一应用模式互联化、体系化融合为一体化的复合应用模式,以产生收受通应、相互为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交感融和聚增效应,分别用不同配方的中药制剂,分别外用于人体上部、中部、下部和患部,通过上、中、下和患部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整体调理和防治一体化系统,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地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实现智能化地辩证调理和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湿疹各型病证的智能系统制剂及制法,其一体化系统架构集成是:将调理类、预防类、治疗类单一应用模式互联化、体系化融合为一体化的复合应用模式,以产生收受通应、相互为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交感融和聚增效应,分别用不同配方的中药制剂,分别外用于人体上部、中部、下部和患部,通过上、中、下和患部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整体调理和防治一体化系统,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地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实现智能化地辩证调理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系统制剂,其特征在于,分别用不同配方的中药制剂,分别外用于人体上部的大椎穴,中部的膻中穴、神阙穴、关元穴,下部的双血海穴、双足三里穴、双三阴交穴、双涌泉穴和患部的阿是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系统制剂,其特征在于,不同配方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物包括十二经各经引经药,各病证引经药,及能载药上行的桔梗,引药下行的牛膝,用以引导众药直入本经,到达病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系统制剂,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体质的不同特征和湿疹各型病证的病因病机、皮损特点,制成不同配方的制剂,分别外用于相关穴位,其原料药物分别选用以下药物组成:A.上部大椎穴贴膏:浮萍0.5-1、连翘0.5-1、牛蒡子0.5-1、黄芩0.5-1、荆芥0.5-1、防风0.5-1、薄荷0.5-1、蝉蜕0.5-1、桂枝0.5-1、桔梗0.1-0.5、羌活0.1-0.5;B.中部I膻中穴贴膏:虎杖0.5-1、升麻0.5-1、大青叶0.5-1、栀子0.5-1、龙胆0.5-1、茵陈0.5-1、凌霄花0.5-1、鸡血藤0.5-1、红花0.5-1、郁金0.1-0.5、桔梗0.1-0.5、葛根0.1-0.5;B.中部II神阙穴贴膏:白朮0.5-1、茯苓0.5-1、苍术0.5-1、柴胡0.5-1、白芷0.1-0.5、桔梗0.1-0.5;B.中部III关元穴贴膏:女贞子0.5-1、墨旱莲0.5-1、熟地黄0.5-1、龟甲0.1-0.5、黄芪0.1-0.5、桔梗0.1-0.5、木香0.1-0.5;C.下部I双血海穴贴膏:首乌藤0.5-2、当归0.5-1、白芍0.5-1、川芎0.1-0.5、茯苓0.1-0.5、黄芪0.1-0.5、木香0.1-0.5、桔梗0.1-0.5;C.下部II双足三里穴贴膏:黄芪0.5-1、党参0.5-1、当归0.5-1、白术0.5-1、柴胡0.1-0.5、桔梗0.1-0.5、木香0.1-0.5;C.下部III双三阴交穴贴膏:首乌藤0.5-1、丹参0.5-1、桑寄生0.5-1、女贞子0.5-1、茯苓0.5-1、柴胡0.1-0.5、桔梗0.1-0.5、木香0.1-0.5;C.下部IV双涌泉穴贴膏:牛膝0.5-1、生地黄0.5-1、吴茱萸0.1-0.5、竹叶0.1-0.5、独活0.1-0.5、地龙0.1-0.5、大黄0.1-0.5;D.患部(病患处阿是穴)I洗剂:虎杖、大黄、黄柏、黄连、苦参、白鲜皮、荆芥各等份;D.患部(病患处阿是穴)II溶液:虎杖、黄柏、黄连、地肤子、马齿苋、苦参、白鲜皮、荆芥、防风、生地榆、五倍子各等份;D.患部(病患处阿是穴)III膏剂:虎杖1份、青黛1份、石膏2份、滑石2份、黄柏1份、儿茶2份、煅海蛤壳1份;患部(病患处阿是穴)IV软膏:虎杖0.5-1、首乌藤0.5-1、当归0.5-1、丹参0.5-1、鸡血藤0.5-1、荆芥0.5-1、白芷0.5-1、苦参0.5-1、地肤子0.5-1、紫草0.5-1、黄芪0.1-0.5、桂枝0.1-0.5、川芎0.1-0.5、薄荷0.1-0.5、五倍子0.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系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下三部各自不同配方的外贴膏,分别依次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的:
A.上部大椎穴贴膏:(1)加水煎煮浮萍、连翘、牛蒡子、黄芩、荆芥、防风、薄荷、蝉蜕、桂枝、桔梗、羌活11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11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B.中部I膻中穴贴膏:(1)加水煎煮虎杖、升麻、大青叶、栀子、龙胆、茵陈、凌霄花、鸡血藤、红花、郁金、桔梗、葛根12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12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B.中部II神阙穴贴膏:(1)加水煎煮白朮、茯苓、苍术、柴胡、白芷、桔梗6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6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B.中部III关元穴贴膏:(1)加水煎煮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龟甲、黄芪、桔梗、木香7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C.下部I双血海穴贴膏:(1)加水首乌藤、当归、白芍、川芎、茯苓、黄芪、木香、桔梗8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8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C.下部II双足三里穴贴膏:(1)加水煎煮黄芪、党参、当归、白术、柴胡、桔梗、木香7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C.下部III双三阴交穴贴膏:(1)加水煎煮首乌藤、丹参、桑寄生、女贞子、茯苓、柴胡、桔梗、木香8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8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C.下部IV双涌泉穴贴膏:(1)加水煎煮牛膝、生地黄、吴茱萸、竹叶、独活、地龙、大黄7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
所述患部(病患处阿是穴)各自不同配方的外用剂型,分别依次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的:D.患部I洗剂:取虎杖、大黄、黄柏、黄连、苦参、白鲜皮、荆芥各等份,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最好为1-1.5小时,过滤药液,滤过药渣,按加水量的一半浓缩,按浓缩量的0.5%加入苯甲酸钠,分装到100毫升的小瓶即得产品;D.患部II溶液:取虎杖、黄柏、黄连、地肤子、马齿苋、苦参、白鲜皮、荆芥、防风、生地榆、五倍子各等份,放入常水中煎煮沸后10-30分钟,过滤取汁,存渣二煎后存汁,再混合而成,浓度按需要而定。加入0.5%苯甲酸钠,分装到100毫升的小瓶即得产品;D.患部III膏剂:(1)取虎杖1份、青黛1份、石膏2份、滑石2份、黄柏1份、儿茶2份、煅海蛤壳1份,各研细末,和匀备用;(2)取药末总量4倍的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按每瓶20克分装即得产品;D.患部IV软膏:(1)取虎杖、首乌藤、当归、丹参、鸡血藤、荆芥、白芷、苦参、地肤子、紫草、黄芪、桂枝、川芎、薄荷、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