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528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它包括三根支撑管,三根支撑管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焊接连接成整体,在三根支撑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站台的屏蔽门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 蔽门的碳钢地槛。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碳钢地槛是屏蔽门整体安装运行的重要部件。碳钢地槛的优 点是结构牢靠安全。但是现有技术的碳钢地槛由于其使用材料与制造工艺的限制,成本较 高,而且对于安装的要求较高,在竞争中缺乏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成本较低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 门的碳钢地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的碳钢地槛,包括三根支撑管,三根支撑管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焊接连接成整 体,在三根支撑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所述的三根支撑管中,位于两侧的两根支撑管为大小相同的完整方管,位于中间 的支撑管的高度与两侧支撑管的高度相同但宽度大于两侧支撑管的宽度,并且底部开有一 条轴向长槽。本技术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用料少,成本低;2、制造加工工艺费用低;3、安装方便;4、2米以下时直线度较好;5、安装绝缘件时,安装简单、位置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包括三根支 撑管1、2、3,三根支撑管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4焊接连接成整体,在三根支撑 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5。在三根支撑管1、2、3中,位于两侧的两根支撑管1和3为大小相同的完整方管,位于中间的支撑管2的高度与两侧支撑管的高度相同但宽度大于两侧支撑管的宽度,并且底 部开有一条轴向长槽21。 本技术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在使用时,下部通过多个支撑绝缘 组件(从中间支撑管2的轴向长槽21穿进去)安装在地基上,上部安装防滑地槛面板,再 将屏蔽门的立柱安装在各立柱固定底座5上。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支撑管,三根支撑管 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焊接连接成整体,在三根支撑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 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支 撑管中,位于两侧的两根支撑管为大小相同的完整方管,位于中间的支撑管的高度与两侧 支撑管的高度相同但宽度大于两侧支撑管的宽度,并且底部开有一条轴向长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它包括三根支撑管,三根支撑管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焊接连接成整体,在三根支撑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本技术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61B1/02GK201902118SQ20102065625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史和平, 李天唐 申请人: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碳钢地槛,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支撑管,三根支撑管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多个定位块焊接连接成整体,在三根支撑管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三个用于安装屏蔽门立柱的立柱固定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和平李天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