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钢制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103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钢制车轮,由轮辋(2)和轮辐(3)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轮辐(3)焊接在轮辋(2)的内壁上,在轮辐(3)的中间部位设一中孔(6),中孔(6)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中孔(6)的外圆周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7),加强筋(5)设在中孔(6)的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散热孔(4),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强了轮辐强度,有效防止轮辐变形,提高了车轮运行安全性,提高了承载能力,延长轮辐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车钢制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车轮,不管是载重汽车车轮还是轿 车轮,所用材料基本分为两种,即钢材和铝合金材料,而钢 制车轮相比铝合金车轮,在低成本和安全性能方面具有很大 的优势。铝合金材料的车轮提高了生产成本,轮辐强度不够, 时常开裂变形,降低车轮使用寿命,造成安全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合理、承载力 大'、安全性能高的钢制车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轿车钢 制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组成,整个轮辐焊接在轮辋的内壁上, 在轮辐的中间部位设一中孔,中孔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 中孔的外圆周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加强筋设在 中孔的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散热孔。 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加强了轮辐强度,克服了应 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有效防止轮辐变形,提高了车轮运行安全性,提高了承载能力,延长轮辐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 本。附图说明现结合本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中1、车轮总成2、轮辋 3、轮辐 4、散热孔 5、'加强筋 6、中孔 7、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由轮辋2和轮辐3组成, 整个轮辐3焊接在轮辋2的内壁上,在轮辐3的中间部位设 一中孔6,中孔6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中孔6的外圆周 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7,加强筋5设在中孔6的 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 12个散热孔4,车轮总成1由轮辋2、轮辐3焊接而成,轮 辋2轮廓形状按国家标准经滚压成形,焊缝采用焊机进行 焊接,避免了手工焊接的漏焊、烧穿等缺陷,具有焊缝均匀、 平整、气密性良好等优点,轮辐3上设有散热孔4、加强筋 5、中孔6、螺栓孔7,散热孔4沿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 12个散热孔,加强对钢圈的散热,使车轮温度降低,加强筋 5提高了轮辐的强度,防止辐板变形,中孔6处采用翻边设 计,加强了车轮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轮辐变形,螺栓孔7用螺栓使车轮和轮毂紧固在一起,承受载荷,传递扭矩。权利要求1、轿车钢制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轮辐焊接在轮辋的内壁上,在轮辐的中间部位设一中孔,中孔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中孔的外圆周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加强筋设在中孔的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散热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钢制车轮,由轮辋(2)和轮辐(3)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轮辐(3)焊接在轮辋(2)的内壁上,在轮辐(3)的中间部位设一中孔(6),中孔(6)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中孔(6)的外圆周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7),加强筋(5)设在中孔(6)的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散热孔(4),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加强了轮辐强度,有效防止轮辐变形,提高了车轮运行安全性,提高了承载能力,延长轮辐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0B3/00GK201300659SQ20082017462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官玉, 王文山 申请人:山东通力车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轿车钢制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轮辐焊接在轮辋的内壁上,在轮辐的中间部位设一中孔,中孔的外壁采用翻边设计,在中孔的外圆周上设有环中孔一周的4个螺栓孔,加强筋设在中孔的外圆周上,并与各螺栓孔连接,在辐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山张官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通力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