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螺钉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8973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钉密封结构,属于紧固装配的技术领域。它包括螺钉,螺钉包括螺纹部和帽部,所述螺纹部靠近帽部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紧贴螺钉的螺纹部,所述外圈由内圈的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它密封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O型密封圈存在的密封不可靠等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钉密封结构,属于紧固装配的
技术背景在诸多情况下,螺钉在对零件进行紧固安装的同时须保证螺钉孔的密封以防止润滑油等物质从螺钉孔泄露出来,现有技术中,螺钉安装时多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安装,但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存在密封不可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的螺钉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o型密封圈存在的密封不可靠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螺钉, 螺钉包括螺纹部和帽部,所述螺纹部靠近帽部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 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紧贴螺钉的螺纹部,所述外圈由内圈的 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在螺钉拧入螺孔后,密封圈的内圈可进入到螺孔内, 而外圈则在帽部的压迫下变形介于帽部的下端面与螺孔的上端面之间起到良好 的密封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外圈形成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形结构,从而利于密封圈 的外圈在受到帽部压迫下而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内圈和外圈的过渡处与螺钉帽部的下端面接触,从而使外 圈更易受到帽部的压迫而变形起到密封的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密封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密封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螺钉1包括螺纹部2和帽部3,螺纹部2靠 近帽部3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包括内圈5和外圈6,内圈5的内表 面紧贴螺钉1的螺纹部2,外圈6由内圈5的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外圈6 形成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形结构,内圈5和外圈6的过渡处与螺钉1的帽部 3的下端面接触。如图3所示,在螺钉1拧入螺孔7后,密封圈4的内圈5可进入到螺孔7 内,而外圈6则在帽部3的压迫下变形介于帽部3的下端面与螺孔7的上端面 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螺钉密封结构,包括螺钉,螺钉包括螺纹部和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靠近帽部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紧贴螺钉的螺纹部,所述外圈由内圈的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形成为上端 大下端小的圆锥形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和外圈 的过渡处与螺钉帽部的下端面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螺钉密封结构,属于紧固装配的
它包括螺钉,螺钉包括螺纹部和帽部,所述螺纹部靠近帽部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紧贴螺钉的螺纹部,所述外圈由内圈的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它密封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O型密封圈存在的密封不可靠等问题。文档编号F16J15/06GK201326632SQ200820167689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辉 叶, 青 闵 申请人:许晓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钉密封结构,包括螺钉,螺钉包括螺纹部和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靠近帽部的位置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紧贴螺钉的螺纹部,所述外圈由内圈的上端向外并向下翻折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辉闵青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