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设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9679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设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螺钉的三维模型;然后将螺钉模具的模型导出,再利用分层切片软件,对模型按设定层厚进行分层切片;2)通过激光烧结技术打印出螺钉模具;3)在真空浇注机中,在螺钉模具中真空浇注骨水泥;4)将骨水泥完全固化后,从真空浇注机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使模具均匀空冷;5)将灌注了骨水泥的螺钉模具浸泡溶剂中使螺钉模具溶解;最终,获得成形的多孔骨水泥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无法利用骨水泥生物材料制备产品零件的问题,扩大了生物材料的应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率先提出了医用螺钉的多孔结构设计,促进骨折的骨骼快速恢复,避免传统医用螺钉在术后对骨骼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内固定多孔结构生物材料螺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折治疗的历史非常悠久。1902年在埃及NagaedDer出土的木乃伊中发现了最早骨折治疗证据,其时间为公元前300年。1852年,荷兰医生Mathijsen开始使用石膏绷带对患肢进行固定。公元130~200年,在Galen早期著作中出现了对骨折进行牵引治疗的描述。19世纪中叶开始对骨折进行持续的牵引治疗。1767年,Gooch介绍了功能性支架。1875年,FranzKonig首次报道使用螺丝钉固定骨折。1886年,CarlHansmann在汉堡首次报道使用金属接骨板螺丝钉固定骨折。1907年,AlbinLambotte首次介绍了“骨折接合术”(Osteosynthesis)这一新名词。同年,FritzSteinmann开始使用Stein-mann钉治疗骨折。1927年,MartinKirschner开始使用Kirschner针(克氏针)治疗骨折。1938年,RobertDanis使用丝攻和皮质骨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加压双皮质固定。1939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的结构设计出螺钉的三维模型,再获得螺钉模具的模型;然后将螺钉模具的模型导出,再利用分层切片软件,对模型按设定层厚进行分层切片,切片文件中包括激光束扫描轨迹、切片层厚和支撑填充度信息;2)通过激光烧结技术打印出螺钉模具;3)在真空浇注机中,在螺钉模具中真空浇注骨水泥;4)将骨水泥完全固化后,从真空浇注机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使模具均匀空冷;5)将灌注了骨水泥的螺钉模具浸泡溶剂中使螺钉模具溶解;最终,获得成形的多孔骨水泥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的结构设计出螺钉的三维模型,再获得螺钉模具的模型;然后将螺钉模具的模型导出,再利用分层切片软件,对模型按设定层厚进行分层切片,切片文件中包括激光束扫描轨迹、切片层厚和支撑填充度信息;2)通过激光烧结技术打印出螺钉模具;3)在真空浇注机中,在螺钉模具中真空浇注骨水泥;4)将骨水泥完全固化后,从真空浇注机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使模具均匀空冷;5)将灌注了骨水泥的螺钉模具浸泡溶剂中使螺钉模具溶解;最终,获得成形的多孔骨水泥螺钉;步骤1)中利用CAD软件,根据多孔结构骨水泥螺钉的结构设计出螺钉的三维模型,再通过布尔减操作获得螺钉模具的模型,然后将螺钉模具的模型以STL格式导出,再利用分层切片软件,对STL模型按设定层厚进行分层切片,格式为cli格式,切片文件中包括激光束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卿付金国郝明仲卢秉恒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南京恒宇三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