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五通连接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046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中部与管身成十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管身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的管身的两端比中间粗。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T形五通连接阀后,可以取代原来所采用的多个阀,使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利于保养。并且通过一个T形五通连接阀,可以实现室内制冷-室外散热、室内制冷-对水加热、对水加热-室外散冷、室内制热-室外散冷的四功位任意切换,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使能源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配件,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的T形五通 连接阀。
技术介绍
空调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但是由于能源是单一利用的,造成能源 利用率较低。热泵空调机的热回收利用己是较早的技术,但是一直受到众多因 素的影响较难推广。利用空调产生的非工作热能对水进行加热,既提高了空调 的效能比,实现了能源的节约,方便了生活,同时又可避免产生热污染,用户 也不用另外购置用于洗浴的较大容量的热水器,可减少用户投资,在使用过程 中与电加热相比又很大地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了空调的利用率,达到了一举夺 得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热水空调都是另外安装热回收热水器,或者通过多个阀使用满 足四功位的使用要求,价格昂贵,成本很高,而且由于部件多了反而容易出现 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进管回 流、分流的T形五通连接阀,使得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中部与管身成十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管身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两端分别形成两 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前述的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的两端比中间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的T形五通连接阀后,可以取代原来所采用的多个阀,使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利于保养。并且通过一个T形五通连接阀,可以实现室内制冷一室外散热、室内制冷一对水加热、对水加热一室外散冷、室内制热一室外散冷的四功位任意切换,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使能源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T形五通连接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1是本技术中的T形五通连接阀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如图所示,本技术的T形五通连接阀,在管身6的中部与管身6成十 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 1,管身6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 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2、第三接口3、第四接口4和第五接 口5,使连接阀形成一个五通连接阀。管身6的两端比中间粗,以保证两侧的接 口的截面积。采用本技术可以取消原有的多个连接阀,将其集中在一起,并且保证 连接阀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紧凑型,简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 时降低了产品成本,能源利用率高,为热水空调的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本 技术在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个接口之间的自动切换,接通不同的 回路,实现室内制冷一室外散热、室内制冷一对水加热、对水加热一室外散冷、 室内制热一室外散冷四功位任意切换。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 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中部与管身成十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管身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的两端 比中间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中部与管身成十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管身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的管身的两端比中间粗。使用本技术的T形五通连接阀后,可以取代原来所采用的多个阀,使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利于保养。并且通过一个T形五通连接阀,可以实现室内制冷—室外散热、室内制冷—对水加热、对水加热—室外散冷、室内制热—室外散冷的四功位任意切换,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使能源利用率高。文档编号F25B41/04GK201302339SQ20082015968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郭金林 申请人:昆山市双桥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T形五通连接阀,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中部与管身成十字交叉垂直地设有第一接口,管身的两端上下被压紧贴合在一起,使管身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接口,分别为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双桥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