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8045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描述了一种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设备和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步骤:a)在至少一个胎体结构构建线(2、2′)中的第一成型鼓(6)上构建胎坯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和一对环状锚固结构;b)在至少一个胎冠结构构建线(3、3′)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型鼓(7)上构建胎坯的胎冠结构,所述胎冠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结构以及胎面带;c)在用于被处理轮胎的至少一个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中通过讲胎体结构组装到胎冠结构而环形地成形所述胎体结构,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与所述胎体结构构建线(2、2′)和所述胎冠结构构建线(3、3′)同步;其中每个胎体结构与胎体结构在其上构建的相应第一成型鼓(6)相联系,直至成形和组装被处理轮胎的步骤c)结束;d)在与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分开的至少一个轮胎模塑和硫化线(5)中模塑和硫化已成形胎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工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设备,其能用来实施前述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轮胎生产周期规定在其中轮胎自身的各种部件在一个或多个构建线中制成和/或组装的构建工艺之后,在适合的硫化线中实施模塑和硫化工艺,这用来根据期望的几何 形状和胎面花纹限定轮胎结构。轮胎通常包括圆环形状的胎体,其包括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用位于基本上径 向平面(径向平面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中的增强帘线加强。每个胎体帘布层的端部与至 少一个金属增强环状结构(已知为胎圈芯)一体地相联系,从而在胎圈处(即在轮胎的径 向内端处)形成增强,具有使得轮胎能与相应安装轮圈相组装的作用。一弹性体材料条带 成冠状地布置于所述胎体上,称为胎面带,在模塑和硫化步骤结束时,凸起图案形成在胎面 带内用于接触地面。通常已知为带束层结构的增强结构布置于胎体和胎面带之间。在轿车 轮胎的情况下,这种结构一般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叠置的具有增强帘线的胶布条带,增强帘 线一般为金属材料,在每个条带中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与相邻条带的帘线呈交叉的关系, 优选地相对于轮胎的赤道平面对称地布置。优选地,带束层结构在其径向外侧位置处(至 少在下层条带的端部上)还包括圆周地布置(0度)的第三层织物或金属帘线。最后,在无内胎型的轮胎中,具有称为内衬的径向内层,其具有不透气的特点以确 保轮胎自身的气密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弹性体材料”指的是包括至少一 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合成物。优选地,这种合成物还包括添加剂,比如交 联剂和/或增塑剂。借助于交联剂,这种材料能通过加热来交联从而形成最终制造的产品。在本文中,术语“胎坯”指的是通过构造工艺获得且还没有硫化的轮胎。同一申请人名下的WO 01/32409描述了一种设置有工作站的轮胎构建线,每个工 作站布置为制作并且组装被处理轮胎的至少一个结构部件,其中至少一系列的轮胎同时被 处理,包括彼此不同的至少一个第一轮胎模型和第二轮胎模型,并且其中将轮胎传输至硫 化线通过机械臂来执行并且按照与通向每个所述工作站的轮胎传输速度相等的传输速度 来执行。EPl 481 791 A2描述了一种在多相位顺续生产系统中同时生产轮胎的方法,轮胎 选择自不同尺寸的具有不同构建规格的一组轮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构造相应类 型的轮胎所需的轮胎构建装备和材料;计算每个构建装备必须执行以构建给定批量的相应 循环数目;以及通过在第一构建规格的最后轮胎已经经过之后转换至第二构建规格来批量 变化地自动变化为第二构建规格;在每个在先批量的每个最后轮胎经过时在每个工作站处 重复自动改变为下一构建规格直到生产出最终批量。这种生产系统具有至少四个胎体构 建站,每个构建站以预定距离间隔开;以及优选地具有工作站的胎面带束层构建线,其与胎体构建线分开,其中胎体和胎面带束层组件在分段的自锁模型中接合。EPO 776 756 Al描述了一种用于构造车轮用轮胎的装置,该轮胎具有胎体束(胎 体束具有内层)、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两个侧壁部分以及两个具有带束层束的胎圈芯,带 束层束具有至少一个带束层帘布层和一个胎面条带,其中至少一个胎体构造站和/或带束 层构造站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装置,其可彼此独立地控制用来用性质相同的材料进行安 装;以及至少一个与每个安装装置相联系的传输装置,用于供应相同的部件。WO 01/32409所述类型的方法旨在增大在环形成形支架上构建轮胎且使用初步半 成品通过彼此间同步的自动化标准化步骤构建的轮胎制造工艺的生产率。然而,这些方法 不允许获得高度的技术灵活性(也就是对每个轮胎使用弹性体材料类型或者织物或金属 增强帘线类型不同的初步半成品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方法适合于生产有限特征(比如 尺寸、轮胎的一些结构部件(比如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可选地存在、胎圈区域中的增强 元件、形成胎圈区域中的胎圈芯的橡胶金属线的线圈布置、在零度下或多或少延伸的带束 层层、胎面带中层或子层的存在)不同的轮胎。相反,EP 1 481 791和EP 0 776 756中所述的方法在技术上是灵活的,因为它们允许用彼此间具有不同特征的半成品获得轮胎,但是它们的生产率受到限制,例如因为要 生产的轮胎的模型更换并且需要大尺寸的设备来执行这些方法。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在后面类型的生产设备中,大量材料和/或半成品的管理导 致了构成轮胎的各个部分的生产步骤的同步化出现问题,并且从而导致了生产设备总体管 理出现问题,因此对生产率造成负面结果。申请人:还已经注意到,EP 1 481 791的教导涉及在单个工作站中轮胎的组装、成 形和硫化步骤的性能,这些教导虽然简化了布局,但是从生产的观点看却是问题的源头,因 为在上游站故障以及要制造轮胎的尺寸或技术变化的情况下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申请人已经认识到,为了生产彼此间具有非常不同技术需求的轮胎,提高WO 01/32409所示类型的工艺的生产率,以及避免类似于EP 1 481 791 A2和EP 0 776 756 Al所述那些的大尺寸且难以管理和同步化的生产设备,必须具有集成的生产设备,也就是, 其中独立的不同生产单元彼此间适当地集成且同步化但是仍然保持其灵活性的设备。申请人:还已经理解到,使胎体结构构建线、胎冠结构构建线和与模塑和硫化生产 线分离的用于组装和成形轮胎的生产线具有基本上类似的生产率,能同时生产具有很大的 差别和技术复杂性的小批量的轮胎,并实现高的生产率和成品质量。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构建线或工作站的“生产率”指的是在稳定操作状况下从构建 线或工作站自身的两个连续产品的输出之间消逝的时间。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术语“稳定操作”指的是轮胎制造的标准操作状况,从而排除 设备自身的启动或停机的任何短暂时期。申请人:已经发现,对于使用彼此分离但相互联系的胎体结构构建线、胎冠结构构 建线、组装和成形工作站以及模塑和硫化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如果胎体结构构建线和胎冠 结构构建线在生产率上与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同步,就能在维持高生产率的同时以高度 技术灵活性获得轮胎。更准确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其包括步骤a)在至少一个胎体结构构建线中的第一成型鼓上构建胎坯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 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和一对环状锚固结构;b)在至少一个胎冠结构构建线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型鼓上构建胎坯的胎冠结构, 所述胎冠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结构以及胎面带;c)在用于被处理轮胎的至少一个组装和成形工作站中通过将胎体结构组装至所 述胎冠结构而环形地成形所述胎体结构,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与所述胎体结构构建线和 所述胎冠结构构建线同步化;其中每个胎体结构与胎体结构在其上构建的相应第一成型鼓相联系,直至成形和 组装被处理轮胎的步骤c)结束;d)在与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分开的至少一个轮胎模塑和硫化线中模塑和硫化 已成形的胎坯。由于所述工艺可与对于每种生产轮胎而言不同的初步半成品的使用兼容而无需 从胎体结构在其上构建的成型鼓上传输胎体结构并且无需为了使各种操作步骤同步化考 虑生产率,这就可以避免前述生产灵活性较低的缺点,保持成品高的性能质量和高的生产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至少一个胎体结构构建线(2、2′)中的第一成型鼓(6)上构建胎坯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和一对环状锚固结构;b)在至少一个胎冠结构构建线(3、3′)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型鼓(7)上构建胎坯的胎冠结构,所述胎冠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结构以及胎面带;c)在用于被处理轮胎的至少一个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中通过将胎体结构组装至所述胎冠结构而环形地成形所述胎体结构,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与所述胎体结构构建线(2、2′)和所述胎冠结构构建线(3、3′)同步化;其中每个胎体结构与胎体结构在其上构建的相应第一成型鼓(6)相联系,直至成形和组装被处理轮胎的步骤c)结束;d)在与所述组装和成形工作站(4)分开的至少一个轮胎模塑和硫化线(5)中模塑和硫化已成形胎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曼奇尼M马尔基尼E穆西泰利S圣乔瓦尼
申请(专利权)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