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380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该中药组合由熟地、白芍、赤芍、当归、鸡血藤、桃仁、党参、天麻、黄芪、珍珠母、钩藤、丹参、红花、生地、苏木、竹沥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具有补益肝肾、滋阴熄风、益气养血、通络止颤等作用,用于帕金森病引起的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行动迟缓等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 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 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帕金 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的人群中,1%患有本病;在〉40岁的 人群中则为0. 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黑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的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 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均可能是致 病的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多巴胺减少导致的震颤麻痹,在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震颤麻痹, 即帕金森病(又译为巴金森病)。帕金森病的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分以下四种情况1. 静止性震颤。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 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症状可减轻或停止。 震颤会随情绪变化而加剧。2. 肌肉僵直。早期多从单侧肢体开始,患者感觉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影响到面肌时,会出现表情呆 板的面具脸;影响到躯干、四肢及膝关节屈曲的三曲姿势。3. 行动迟缓。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变慢,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 利完成。行走时起步困难, 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 张步态。4. 合并其他症状。有时患者还会合并出现语言减少和声音低沉单调、吞咽困难、流涎、睡眠障碍、抑郁或 痴呆等症状。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预防尚困难。本病一旦发生, 一般不会自动缓解,但病情大多发展缓慢,药物治疗须长期。因长期用药,会有一定副作用,故早期治疗用药量不可太大,如能用较小剂量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药物 的调整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由于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震颤、强直、运动减少,故在疾病早 期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尽量继续工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防止跌倒,不吸烟、饮酒。 晚期卧床不能起床者应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动活动,以防并发症。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属颤证、颤振、振掉、内风、痉病等范畴,。《素 问 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本病的早期认识。其中掉即含有震 颤之意。《华氏中藏经 论筋痹第三十七》说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则使 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所谓行走奔急,不能舒缓,恰如帕金森病的慌张步态。隋 巢 元方撰《诸病源候论》,其在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五指筋挛不能屈伸候中进一步 解释了强直和姿势障碍的病机。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有金牙酒治疗积 年八风五痉,举身蝉曳,不得转侧,行步跛蹙,不能收摄等病,这些特征很像帕金森病所 出现的动作迟缓和步态障碍。金元 《儒门事亲》记载一病案新寨马叟,年五十九。…… 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类经*疾病类(一)》注掉, 摇也。……,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楼英《医学纲目》提出邪实为患,风、火、 痰致病观点。中医认为本病之发生与年老体衰、七情内郁、饮食不当等有关,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肝肾阴亏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老年人多血虚精亏,加之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风内动造成颤动振掉或拘急强直。气血两虚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损,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 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而致震颤之疾。气滞血瘀情志内郁,或痰湿,气滞不畅,鼓动不能,血行缓慢而瘀阻脉道,致筋脉失 濡而手足颤动,动作减少,屈伸不利。痰热动风五志过极,木火太甚,风火相煽,痰热互阻,寇伐脾土,脾主四肢,故见四 肢颤动;若风火盛而脾虚,则津液不行,痰湿停聚,风痰邪热阻滞经络,发为颤证。中医采用补益肝肾、滋阴熄风、益气养血、通络止颤的方药治疗此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帐金森病的中药组合。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 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白芍15-25克 鸡血藤10-15克 天麻10-20克 钩藤15-25克 生地10—20克熟地10-20克 当归20-30克 党参10-15克 珍珠母5-10克 红花15-20克 竹沥10-15克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赤芍10-20克 桃仁5-15克 黄芪10-15克 丹参20-25克 苏木15—20克熟地16克 白芍21克 赤芍16克当归26克 鸡血藤13克桃仁10克党参13克 天麻16克 黄芪13克珍珠母8克 钩藤21克 丹参23克红花18克 生地16克 苏木18克竹沥13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当归粉碎成极细粉,备用;(2) 白芍、党参、苏木用65%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 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15 (6(TC)的清膏;(3) 熟地、赤芍、鸡血藤、桃仁、天麻、黄芪、珍珠母、钩藤、丹参、红花、生地、 竹沥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 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5 (6(TC)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千燥,粉碎成 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具有补益肝肾、滋阴熄风、益气养血、通络止颤等作用,用于帕金森病 引起的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行动迟缓等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颗粒剂(1) 当归26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2) 白芍210g、党参130g、苏木180g用65y。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15 (60°C)的清膏;(3)熟地160g、赤芍160g、鸡血藤130g、桃仁100g、天麻160g、黄芪130g、珍珠母 80g、钩藤210g、丹参230g、红花180g、生地160g、竹沥130g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15 (60°C)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千燥,粉碎成细粉,加乳糖400g, 糊精400g,混匀,过筛,以75%乙醇湿法制粒,干燥,装袋即得。 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胶囊剂(1) 当归26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2) 白芍210g、党参130g、苏木180g用65%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 合并滤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5 (60°C)的清膏;(3) 熟地160g、赤芍160g、鸡血藤130g、桃仁100g、天麻160g、黄芪130g、珍珠母 80g、钩藤210g、丹参230g、红花180g、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熟地10-20克  白芍15-25克  赤芍10-20克    当归20-30克  鸡血藤10-15克  桃仁5-15克    党参10-15克  天麻10-20克  黄芪10-15克    珍珠母5-10克  钩藤15-25克  丹参20-25克    红花15-20克  生地10-20克  苏木15-20克    竹沥10-15克。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熟地10-20克 白芍15-25克赤芍10-20克当归20-30克 鸡血藤10-15克 桃仁5-15克党参10-15克 天麻10-20克黄芪10-15克珍珠母5-10克钩藤15-25克丹参20-25克红花15-20克 生地10-20克苏木15-20克竹沥10-15克。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的赤芍16克 桃仁10克 黄氏13克 丹参23克 苏木18克白芍21克 鸡血藤13克 天麻16克 钩藤21克 生地16克熟地16克 当归26克 党参13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