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晓专利>正文

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17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包括体现某种猎物体态特征的引捕器本体,在引捕器本体下方设有一水上平衡器;该平衡器包括容纳重物的空腔和设在空腔上方的插板,插板上设有一弧形凹槽使插板呈T字型或H字型;在空腔的后端设有一开口和用于封住开口的盖;所述的躯体的下方设有与插板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两端封闭,在凹槽内设有与插板上的弧形凹槽在配合的弧形凸起,在插板插入凹槽内时,弧形凸起卡在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引捕器本体下方设置的水上平衡装置,使引捕器能经受波浪的打击,不会颠覆,更容易的引来猎物。(*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trap with balanc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lt balance device allurer trap, including some leading body features reflect the prey trap in the decoy body below th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water balancer on; the balancer includes inserting plate and a cavity for holding weight over a cavity, the inse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roove. Board is T type or H type; and an opening for sealing the opening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in the rear end;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board, both ends of th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nd closed on the insert plate in an arc groove with an arc convex, the inserting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groove when the card in the arc-shaped convex arc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ater balance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main body of the catching device, so that the catcher can withstand the shock of the wave and can not be subver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捕器,尤其涉及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
技术介绍
人们在进行户外狩猎时,为了引诱猎物进入某一区域进行有效的猎取,通常在该区域内放置和猎物体态特征相同的引捕器。现有技术中的引捕器通常采用吹瓶技术一次性成形,使引捕器连成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这种引捕器一旦制造完成,其体态特征将固定不变,无法满足猎物体态变化的要求,而且由于引捕器无法拆分,给包装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水上引捕器通常为空心结构,采用塑胶材料制造而成,利用材料的特性使其浮在水面,这样的引捕器无法随波浪的冲击,容易被波浪颠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水上平衡装置,不易被波浪打翻且可拆分的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包括体现某种猎物体态特征的引捕器本体,在引捕器本体下方设有一水上平衡器;该平衡器包括容纳重物的空腔和设在空腔上方的插板,插板上设有一弧形凹槽使插板呈T字型或H字型;在空腔的后端设有一开口和用于封住开口盖;所述的躯体的下方设有与插板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两端封闭,在凹槽内设有与插板上的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在插板插入凹槽内时,弧形凸起卡在弧形凹槽内。所述的插板的一端设有一斜面。所述的引捕器本体为分体式,包括躯体和与躯体从脖子处分离的头部,躯体和头部活动连接;头部的下端与躯体连接处设有向下凸出的圆柱体凸块,在圆柱体凸块的圆周表面设有环形凹槽;在躯体的脖子对应于头部下端设有与圆柱体凸块相配合的圆孔,同时设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所述的圆柱体凸块上设有与环形凹槽连通的导引槽;导引槽的上端与环形凹槽连接,另一端呈螺纹延伸到圆柱体凸块的端面。所述的水上平衡器的下方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若干个弧形凸起。所述的空腔中可置入细砂或细石头。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在引捕器本体下方设置的水上平衡装置,使引捕器能经受波浪的打击,不会颠覆,更容易的引来猎物,而且当将平衡装置拆下来后还可以在陆地使用,实现了水陆两用的功能。同时,可通过转动与躯体活动连接的头部或者更换头部来改变引捕器的体态特征,实现了头部与躯体的分体连接,更方便包装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引捕器本体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分体式引捕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新型躯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6所示,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包括体现某种猎物体态特征的引捕器本体,在引捕器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水上平衡装置3;该平衡装置3包括容纳重物的空腔4和设在空腔上方的插板7,插板7上设有一弧形凹槽8使插板7呈T字型或H字型,插板的右端设有一斜面9。在空腔4的后端设有一开口6和用于封住开口盖,可从开口6中置入细砂或细石头,增加平衡装置的重量;所述的躯体1的的下方设有与插板7相配合的凹槽10,凹槽10两端封闭,在凹槽10内设有与插板7上的弧形凹槽8在配合的弧形凸起11,在插板7插入凹槽10内时,弧形凸起11卡在弧形凹槽8内。水上平平衡器的下方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若干个弧形凸起5,目的是为了让引捕器在水平逐波起伏,使引捕器更生动逼真。为了能改变引捕器的体态特征,引捕器本体采用分体式,包括躯体1和与躯体1从脖子处分离的头部2,躯体1和头部2活动连接;头部2的下端与躯体1连接处设有向下凸出的圆柱体凸块12,在圆柱体凸块12的圆周表面设有环形凹槽13;在躯体1的脖子对应于头部2下端设有与圆柱体凸块12相配合的圆孔15,同时设有与环形凹槽13相配合的环形凸起16。为能省力的将头部安装到躯体上或更换头部,圆柱体凸块12上设有与环形凹槽13连通的导引槽4;导引槽14的上端与环形凹槽13连接,另一端呈顺时针螺纹延伸到圆柱体凸块的端面。这样在安装时只要将头部1的圆柱体凸块12插入环形凹槽13中,在较小的压力下顺时针旋转头部,即可将头部2安装到躯体1上。反之,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头部2逆时针转动便可将头部2拆下,方便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包括体现某种猎物体态特征的引捕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引捕器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水上平衡装置(3);该平衡装置(3)包括容纳重物的空腔(4)和设在空腔上方的插板(7),插板(7)上设有一弧形凹槽(8)使插板(7)呈T字型或H字型;在空腔(4)的后端设有一开口(6)和用于封住开口的盖;所述的躯体(1)的下方设有与插板(7)相配合的凹槽(10),凹槽(10)两端封闭,在凹槽(10)内设有与插板(7)上的弧形凹槽(8)在配合的弧形凸起(11),在插板(7)插入凹槽(10)内时,弧形凸起(11)卡在弧形凹槽(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包括体现某种猎物体态特征的引捕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引捕器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水上平衡装置(3);该平衡装置(3)包括容纳重物的空腔(4)和设在空腔上方的插板(7),插板(7)上设有一弧形凹槽(8)使插板(7)呈T字型或H字型;在空腔(4)的后端设有一开口(6)和用于封住开口的盖;所述的躯体(1)的下方设有与插板(7)相配合的凹槽(10),凹槽(10)两端封闭,在凹槽(10)内设有与插板(7)上的弧形凹槽(8)在配合的弧形凸起(11),在插板(7)插入凹槽(10)内时,弧形凸起(11)卡在弧形凹槽(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板的一端设有一斜面(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衡装置的水上引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引捕器本体为分体式,包括躯体(1)和与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