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8476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包括一个带有上下旁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旁板上设置有一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连接一热喷嘴,所述热喷嘴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连接斜滑杆和斜顶杆,所述斜滑块设置在一下支撑板上,所述斜顶杆设置在一顶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成本的实现了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模具的生产,解决了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本项目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配件厂,可大大降低汽车安全防护配件的制造成本,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安 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气囊做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碰 撞后,乘员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 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 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 置,安装气囊完毕后,需要在方向盘下方对对安全气囊进行封装。该封装件在制作过程中,其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十分困难, 加工制作很难达到相关参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 供一种用于制作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包括一个带有上下旁板的支撑架, 其特征在于,在上旁板上设置有一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连接一热喷嘴,所述 热喷嘴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连接斜滑杆和 斜顶杆,所述斜滑块设置在一下支撑板上,所述斜顶杆设置在一顶出板上。所述下模仁的下方还链接一复位杆。所述上旁板的下方设置有一用于上模仁和下模仁开合的导柱。 所述斜滑杆为内抽芯式滑杆。由于采用以上的结构,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熔融状态,既保证 了模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密度均匀的效果,又可以在适时低温下对材料分段注塑,实现了产品在力学强度上的均匀分布,使模具的内在质量得到了提升。 本技术的产品在工作时,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模流分析技术",由计 算机系统对模具的流动冲模、冷却、产品的收縮、产品的变形翘缺进行预测 和分析,为实际中的产品生产和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了产品质量。 采用"数码技术",结合上述的预测分析数据,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实现了对模具撕裂口角度的控制(〉30° ,<34° )、撕裂口尖端宽度的控制(0.4mm)、 以及撕裂口壁厚的控制(0.5士0.05mm)。该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解决了 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实现了国内自有技术 的掌握。有益效果,本技术低成本的实现了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模具的生 产,解决了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本项目可 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配件厂,可大大降低汽车安全防护配件的制造成本, 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l为本技术所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所述模具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3为附图说明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4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看图1、图2、图3、图4,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该模 具具有一个包括上旁板1和下旁板2的支撑架,上旁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一 个浇口套3,浇口套3用于注入注塑溶液,相应的在上旁板1上还设置一个与 浇口套3连通的热喷嘴4,热喷嘴4保证了注塑溶液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处于熔 融状态,产品密度均匀,力学效果好;热喷嘴4下方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4模仁5和下模仁6,上模仁5和下模仁6之间具有该封装元件的型腔7,注塑 完成后,打开上模仁5和下模仁6即可得到型腔7内的封装元件。为了便于上模仁5和下模仁6的开启,在下模仁6的下方连接有斜滑杆8 和斜顶杆9,斜滑杆8为内抽芯式滑杆,包括套筒81和内芯82,内芯82可 以在套筒81范围内上下移动,斜滑杆8另一端连接在一支撑板10上。所述 斜顶杆9为一倾斜杆,斜顶杆9另一端连接在一顶出板11上;另外在下模仁 6的边缘还设置一复位杆11,复位杆11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板10上;在上旁 板设置有一用于上模仁5和下模仁6开合的导柱12,导柱12为可伸缩型导柱。由于采用以上的结构,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熔融状态,既保证 了模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密度均匀的效果,又可以在适时低温下对材料分段 注塑,实现了产品在力学强度上的均匀分布,使模具的内在质量得到了提升。本技术的产品在工作时,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模流分析技术",由计 算机系统对模具的流动冲模、冷却、产品的收縮、产品的变形翘缺进行预测 和分析,为实际中的产品生产和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了产品质量。 采用"数码技术",结合上述的预测分析数据,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实现了对 模具撕裂口角度的控制(〉30° ,〈34° )、撕裂口尖端宽度的控制(0.4mm)、 以及撕裂口壁厚的控制(0.5士0.05mni)。该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解决了 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实现了国内自有技术 的掌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低成本的实现了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模 具的生产,解决了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本 项目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配件厂,可大大降低汽车安全防护配件的制 造成本,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 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 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包括一个带有上下旁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旁板上设置有一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连接一热喷嘴,所述热喷嘴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连接斜滑杆和斜顶杆,所述斜滑块设置在一下支撑板上,所述斜顶杆设置在一顶出板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下模仁的下方还链接一复位杆。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旁板的下方设置有一用于上模仁和下模仁开合的导柱。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斜滑杆为内抽芯式滑杆。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包括一个带有上下旁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旁板上设置有一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连接一热喷嘴,所述热喷嘴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连接斜滑杆和斜顶杆,所述斜滑块设置在一下支撑板上,所述斜顶杆设置在一顶出板上。本技术低成本的实现了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模具的生产,解决了模具在生产中对撕裂口角度、宽度、壁厚的控制难题,本项目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配件厂,可大大降低汽车安全防护配件的制造成本,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275848SQ20082015058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华 申请人:上海克朗宁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封装元件的模具,包括一个带有上下旁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旁板上设置有一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连接一热喷嘴,所述热喷嘴连接用于零件成型的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连接斜滑杆和斜顶杆,所述斜滑块设置在一下支撑板上,所述斜顶杆设置在一顶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朗宁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