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5511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在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在上盖上还设置有人孔、清洗口和反应液体进口。在罐体下部设置有反应物出口,在罐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和pH计接口。在罐体一侧下部设置蛇形管进口,在罐体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接口和蛇形管出口,在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桨。在反应罐内还设置有蛇形管,在罐体的外壁沿圆周设置有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气液反应、搅拌、升降温度和pH值等监控功能在一个装置上完成。结构紧凑,缩短了工序,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化工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气液反应、搅拌、升降温度和pH值等监控功能集成在一起的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技术背景化工反应中经常需要进行气液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搅拌、加热、 冷却等工序。这些工序需要同时完成或按一定顺序完成,这样造成了罐 体繁多,占地面积大, 一次性投资高,运行成本也较高。目前常见的气 液反应器有鼓泡床、搅拌釜环流反应器等。在现有技术的气液反应设备 中,温度、酸碱度不易监控,且密封性不好,容易漏气。而且加热与冷 却往往是通过一个夹套完成,需要冷却液与加热介质进行交换,工艺过 程延长,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难以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 反应罐由罐体和上盖组成。在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在上盖 上还设置有人孔、清洗口和反应液体进口,在罐体下部设置有反应物出 口,在罐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和pH计接口,反应气体进口 和进气管连接。在罐体一侧下部设置蛇形管进口,在罐体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 变送器接口和蛇形管出口,在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与减速机 的输出轴连接。在反应罐内还设置有蛇形管,蛇形管的下端和蛇形管进 口连接,蛇形管的上端和蛇形管出口连接。在罐体的外壁沿圆周设置有夹套,在夹套的下部设置冷却水进口, 在夹套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冷却水出口 。进气管呈"L"型,在进气管的水平段形成多个并排的小孔,进气 管沿罐体内壁一直垂直伸到底部、水平段横贯罐体底部。本技术实现了气液反应、搅拌、升降温度和pH值等监控功能在一个装置上完成。结构紧凑,縮短了工序。反应釜内安装有温度变送 器,通过监控温度,来控制加热和冷却时间,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32 4 6 8罐体 电机 人孔反应液体进口 IO反应气体进口 12 pH计接口 14搅拌桨 16蛇形管出口 18桨叶 21冷却水进口 23小孔附图说明图l是气液综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反应罐 35 减速机 7清洗口 9反应物出口 11进气管 13温度变送器接口 15蛇形管进口 17蛇形管 20夹套 22冷却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进 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 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由 罐体2和上盖3组成,在上盖3的上部设置有电机4和减速机5,在上 盖3上还设置有人孔6、清洗口 7和反应液体进口 8。在罐体2下部设 置有反应物出口 9,在罐体2—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 10、反应气 体进口 10和进气管11连接,进气管11呈"L"型,在进气管11的水 平段形成多个并排的小孔23,反应气体由小孔23进入反应罐1内。进 气管11沿罐体2内壁一直垂直伸到底部、水平段横贯罐体2底部。在罐体2 —侧上部还设置pH计接口 12,在罐体2 —侧下部设置蛇 形管进口 15,在罐体2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接口 13和蛇形 管出口 16。在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桨14,搅拌桨14与减速机5的输 出轴连接,搅拌桨14带有多个桨叶18。在反应罐1内还设置有蛇形管 17,蛇形管17的下端和蛇形管进口 15连接,蛇形管17的上端和蛇形 管出口16连接。对于吸热反应,蛇形管17内可通入导热油或者蒸汽, 以便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在罐体2外壁的中部、下部沿圆周设置有夹套20,在夹套20的下 部设置冷却水进口 21,在夹套20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冷却水出口 22。对于放热反应,夹套20中可通入冷却水,以便冷却反应物。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应用本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甘油磷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液 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现以上述反应为例说明工作过程首先,从反应液体进口 8向反应罐1中加入甘油磷酸^和氢氧化l55的混合液体,从反应气体进口 IO通入二氧化碳(C02)气体, 电动机4通过减速机5带动搅拌桨14旋转,进行搅拌。同时,使通过 连接在pH值接口 12处的pH值计测量反应体系内的酸碱度,用向反应 罐l中通入C02来控制pH值,达到需要的值。此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水(H20)。为了使碳酸氢钙分解生 成碳酸钙(CaC03)沉淀,需要对系统加热,通过连接在温度变送器接 口 13的温度变送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与蛇形管进口 15连接的管道上的 电磁阀(未图示),电磁阀开启、通入导热油或者蒸汽,对反应加温, 生成碳酸钙沉淀。因为甘油磷酸钙在高温时不溶解,需对系统冷却降温, 此时,夹套20中通入冷却水,使甘油磷酸钙溶解。待反应完成后,由反应物出口9进行卸料。经过滤除去碳酸钙,得 到不含氢氧化钙的甘油磷酸钙溶液。利用本技术装置通过C02气体除掉反应液中的Ca(0H)2,结果表 明在短时间内将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完全除去。由于温度与pH值控制 的比较好,并没有对反应液当中的其他物质产生不良影响。本技术实现了气液反应、搅拌、升降温度和pH值等监控功能 在一个装置上完成。结构紧凑,縮短了工序。反应釜内安装有温度变送 器,通过监控温度,来控制加热和冷却时间,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权利要求1、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由罐体(2)和上盖(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3)的上部设置有电机(4)和减速机(5),在上盖(3)上还设置有人孔(6)、清洗口(7)和反应液体进口(8),在罐体(2)下部设置有反应物出口(9),在罐体(2)一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10)和pH计接口(12),反应气体进口(10)和进气管(11)连接,在罐体(2)一侧下部设置蛇形管进口(15),在罐体(2)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接口(13)和蛇形管出口(16),在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桨(14),搅拌桨(14)与减速机(5)的输出轴连接,在反应罐(1)内还设置有蛇形管(17),蛇形管(17)的下端和蛇形管进口(15)连接,蛇形管(17)的上端和蛇形管出口(16)连接,在罐体(2)的外壁沿圆周设置有夹套(20),在夹套(20)的下部设置冷却水进口(21),在夹套(20)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冷却水出口(22)。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气管(11)呈"L"型,在进气管(11)的水平段形成多个并排的小 孔(23),进气管(11)沿罐体(2)内壁一直垂直伸到底部、水平段横 贯罐体(2)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在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在上盖上还设置有人孔、清洗口和反应液体进口。在罐体下部设置有反应物出口,在罐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和pH计接口。在罐体一侧下部设置蛇形管进口,在罐体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接口和蛇形管出口,在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桨。在反应罐内还设置有蛇形管,在罐体的外壁沿圆周设置有夹套。本技术实现了气液反应、搅拌、升降温度和pH值等监控功能在一个装置上完成。结构紧凑,缩短了工序,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文档编号B01J10/00GK201346457SQ20082014402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综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由罐体(2)和上盖(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3)的上部设置有电机(4)和减速机(5),在上盖(3)上还设置有人孔(6)、清洗口(7)和反应液体进口(8),在罐体(2)下部设置有反应物出口(9),在罐体(2)一侧上部设置有反应气体进口(10)和pH计接口(12),反应气体进口(10)和进气管(11)连接,在罐体(2)一侧下部设置蛇形管进口(15),在罐体(2)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接口(13)和蛇形管出口(16),在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桨(14),搅拌桨(14)与减速机(5)的输出轴连接,在反应罐(1)内还设置有蛇形管(17),蛇形管(17)的下端和蛇形管进口(15)连接,蛇形管(17)的上端和蛇形管出口(16)连接,在罐体(2)的外壁沿圆周设置有夹套(20),在夹套(20)的下部设置冷却水进口(21),在夹套(20)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冷却水出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