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384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包括气液反应管、气液混合螺旋元件、气体喷射管、夹套换热管以及液体入流管等。气液混合螺旋元件由多块螺旋板构成,圆周均布焊接于气体喷射管外表面。气体喷射管壁开有通孔,通孔沿螺旋通道均匀分布,并与气体喷射管表面的切平面成一定夹角,在增加气液接触长度的同时,利用气体压力推动液体流动,降低系统阻力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液反应器特点是气液喷射混合与旋流静态混合同步进行,结构简单、运行平稳,传质效果好。可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特别适合于要求气液流量比的范围较大的反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O
技术介绍
在氢化、氯化、磺化、尾气吸收等诸多的化工过程中,气液流动、混合与传质 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典型的气液反应器根据其总体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塔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及喷射反应器。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包括具有较 高的生产强度;有利于反应选择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有利于反应温度的控 制;能在较少的流体流率下工作。各种反应器均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任何一 种反应器均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但是综合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器的优点,对反 应器进行结构优化,就可设计出满足多种反应要求的高效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反应器 既有管式反应器的承压能力高、容积小、比表面积大、返混少、反应参数易于控制等优 点,又具有喷射反应器结构紧凑、操作可靠、优良的混合效果及传质效果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能够实现气液 分散喷射混合和旋流静态混合同步进行的带有螺旋元件的管式反应器,该反应器具有承 压能力高、容积小、比表面积大、返混少、反应参数易于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包括有左旋螺旋板、右旋螺旋板、及管壁开有 通孔的气体喷射管、气液反应管、夹套换热管、液体入流管,左旋螺旋板、右旋螺旋板 的圆周方向上均勻分割有气液反应管与气体喷射管所形成的环状空间;在同一横截面上 的螺旋板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其旋向相同、构成一个混合单元;相邻混合单元的螺旋 板旋向相反,且在混合单元交界处设有夹角,其夹角为相邻螺旋板夹角的一半;螺旋板 内侧与气体喷射管焊接一体;螺旋板外侧与气液反应管内壁贴合,其间隙小于Imm;螺 旋板的螺距为1 4倍气液反应管内径,其扭转角在90° 270°之间。所述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所述的喷射管壁开有通孔,其通孔 沿着混合单元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在管壁上均勻的螺旋分布,通孔与气体喷射管表 面的切平面成夹角,其夹角在30° 90°之间;通孔直径为2mm以上;喷射管径壁厚不 小于3mm ;喷射管上沿流体总体流动方向的后1 3混合单元长度范围内不开孔。所述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其所述的气液反应管直径为气体喷 射的径向高度超过反应管与喷射管间隙的1/2 ;气液反应管的长度为流体停留时间大于 气液反应的时间计;气液反应管与气体分散喷射管之间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所述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所述的液体入流管与气液反应器轴 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液体入流管与第一个混合元件之间的间距为0.5 1.0倍反应器3直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传质效率高,气液流体在分散喷射及旋流静态混合同步作用下,气液混合均勻, 比相界面积大,传质系数高;2.承压能力强,该气液反应器管径较小,可以承受较高的气液介质压力,可以应用 到高压反应工况;3.可有效解决气液反应的热效应问题,反应器截面温度均勻,反应效果好,并可实 现沿管长方向的变温控制;4.可替代釜式或塔式反应器,制成连续操作式反应器;5.流体流动接近活塞流,无返混现象,有效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纯度;6.各混合单元通过与气体喷射管焊接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维修及清洗;7.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操作条件,可灵活改变流通通道数目及气体喷射孔直径与 数量,达到最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混合元件与气体喷射管装配结构图; 图2为混合元件与气体喷射管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气液喷射管剖视图;图4为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安装实例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中1为左旋螺旋板,2为右旋螺旋板,3为气体喷射管,4为气液反应管,5 为液体入流管,6为夹套换热管,7为换热介质入(出)口管,8为换热介质出(入)口 管。 n为气体喷射孔数量,Φ为气体喷射孔直径,θ为气体喷 射孔轴线与反应管表面夹角,θ=30°~90°。虚线代表相邻混合单元对应截面螺旋板所 在方位,α为同一混合单元相邻螺旋板夹角,β为相邻混合单元对应截面对应螺旋板夹 角,一般取a=2β。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管式反应器,气液流体在螺旋通道内的流动过程中会形成径向 流场,使流动截面内的气液分布更为均勻,同时气液流体在流经混合元件交界面时,由 于相邻混合单元错开角度,气液会受到下一混合单元螺旋板的切割作用,较大的气体团 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分离开来,形成较小的气泡,使比相界面积增大、传质效率提高。气 体喷射管壁开有通孔,通孔沿着混合单元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在管壁上螺旋均勻分 布,并且通孔与气体喷射管表面切平面成夹角,该角度在30° 90°之间,倾斜角度在 增加气液接触长度的同时,利用气体压力推动液体流动,可以降低系统阻力消耗。通孔 直径及数量取决于气体流量及压降要求,从加工角度而言通孔直径宜为2mm以上;喷射 管径应根据气体流量确定,壁厚不小于3mm以保证螺旋片焊接牢固及倾斜通孔具有一定壁面长度;喷射管上沿流体总体流动方向的后1 3混合单元长度范围内不开孔,以保证 所有流体均受到气液喷射混合与旋流静态混合两种作用。气体喷射管的作用体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螺旋板的固定连接件,既保证了螺旋板的轴向及周向定位,又保证了整体混 合元件在气液反应管内的定位;二是气体的引流分散管,气体通过该管流进反应器的中 心位置,由于管壁在周向及轴向均勻开有通孔,气体通过这些通孔被分散开来与不同周 向及轴向位置的液体接触,实现了气液的分散混合;三是气体喷射器,由于管壁上开有 直径较小的通孔,在一定程度上每个通孔相当于一个喷嘴,气体喷射使液体分散成小液 滴,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加强了混合效果,强化了传质。气液反应管是气液混合传质的空间,其直径取决于气液流量,其长度取决于反 应速度。在满足系统压降要求的前提下,气液反应管直径应保证气体喷射的径向高度超 过反应管与喷射管环隙的1/2。气液反应管长度要保证流体停留时间大于等于气液反应 时间,对于连锁反应应严格控制两者直径的关系。气液反应管与气体分散喷射管之间可 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液体粘度较大或气体中含有固体颗粒宜采用法兰连接,以便混 合元件及气体分散喷射管的检修及清洗,但应严格保证法兰的密封要求。气液反应往往 伴随着放热或吸热,有时可能是强放热或强吸热。利用夹套换热管可以有效解决气液反 应的热效应问题。由于管式反应器的直径(气液反应管直径)一般较小(通常在DN200 以下),并且该反应器内装有螺旋混合元件,减小了气液流动区域的径向温度梯度,减 薄了热边界层厚度,提高了对流换热系数,从而利用夹套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即可实现 反应管内流体温度的稳定控制,避免了由于温度不均勻而导致的副反应的发生。利用夹 套换热管还可实现气液反应的分段变温控制,即将夹套换热管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通 入不同温度(或焓值)的换热介质就可实现气液反应的变温控制,从而得到不同的反应 产物。本专利技术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可广泛用于连续进行气液混合及反 应的场合,用来替代现有的搅拌釜式反应器、喷射釜式反应器或塔式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 静态反应器可垂直布置、水平布置、倾斜布置;可单一使用也可串联或并联使用,串联 或并联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旋螺旋板(1)、右旋螺旋板(2)、及管壁开有通孔的气体喷射管(3)、气液反应管(4)、夹套换热管(5)、液体入流管(6),左旋螺旋板(1)、右旋螺旋板(2)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割有气液反应管与气体喷射管所形成的环状空间;在同一横截面上的螺旋板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其旋向相同、构成一个混合单元;相邻混合单元的螺旋板旋向相反,且在混合单元交界处设有夹角,其夹角为相邻螺旋板夹角的一半;螺旋板内侧与气体喷射管焊接一体;螺旋板外侧与气液反应管内壁贴合,其间隙小于1mm;螺旋板的螺距为1~4倍气液反应管内径,其扭转角在90°~27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旋螺旋板(1)、右旋 螺旋板(2)、及管壁开有通孔的气体喷射管(3)、气液反应管(4)、夹套换热管(5)、液体入流管(6),左旋螺旋板(1)、右旋螺旋板(2)的圆周方向上均勻分割 有气液反应管与气体喷射管所形成的环状空间;在同一横截面上的螺旋板数量为2个或2 个以上,其旋向相同、构成一个混合单元;相邻混合单元的螺旋板旋向相反,且在混合 单元交界处设有夹角,其夹角为相邻螺旋板夹角的一半;螺旋板内侧与气体喷射管焊接 一体;螺旋板外侧与气液反应管内壁贴合,其间隙小于Imm;螺旋板的螺距为1 4倍气 液反应管内径,其扭转角在90° 27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与喷射同步的管式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 射管壁开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勇张春梅孟辉波吴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