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玉正专利>正文

机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46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动轮椅,包括轮椅底盘、发动机总成、轮椅座架、脚踏板、减震器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总成卡嵌在轮椅底盘中间,发动机总成的上部与轮椅座架的底部相接,轮椅座架两侧设有控制装置,脚踏板左端通过铰接设置在轮椅底盘的前端,减震器上部与轮椅座架相接,下部分别与发动机总成和轮椅底盘前端相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发动机来提供动力的机动轮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轮椅有手推式和电动式两种。手推式轮椅式样老,稳定性差,又费力,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若想轻松的去散步都不是件易事;电动轮椅虽然解决了以上弊端,但都是用电瓶做动力受电池寿命的影响,耐用性也不是很强,而且充电时间一般都很长,若进行充电必须有第二个人帮助才可以,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省力、转向灵活、造型新颖、稳定性能好的机动轮椅。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将发动机总成卡嵌在双臂前桥和后桥之间构成轮椅底盘,将轮椅座设置在轮椅座支撑架上,并在轮椅座支撑架上安装减震器,在特制的双臂前桥上加装可沿转动轴向上做90°旋转的脚踏板,当病人需用轮椅时向上转动脚踏板,使脚踏板处于轮椅座下面的发动机总成右端,病人坐上轮椅后再放下脚踏板,便可进行本技术的操作控制。附图1为机动轮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机动轮椅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机动轮椅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机动轮椅,其结构是由前轮1、双臂前桥2、后轮3、后桥4、发动机总成5、轮椅座6、轮椅座支撑架7、后扶手8、脚踏板9、减震器10、左控制手柄11、右控制手柄12、手柄联接轴13、熄火按钮14、启动按钮15、控制手轮16、控制器17构成,前轮1设置在双臂前桥2上,后轮3设置在后桥4上,发动机总成5卡嵌在双臂前桥2和后桥4之间,其上端与轮椅座支撑架7相接,脚踏板9设置在双臂前桥2的上部,减震器10一端与轮椅座支撑架7相接,另一端分别与双臂前桥2和发动机总成5相接,轮椅座6设置在轮椅座支撑架7的上部,其两侧设有左控制手柄11和右控制手柄12,转向器17设置在轮椅座6侧前部,转向器17的上部设置有转向手轮16,转向器17的下端通过连杆与双臂前桥2相接。轮椅座6的后端上部设有后扶手8。5、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机动轮椅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双臂前桥用钢材加工焊接成类似U型结构,后桥加工成O型结构,发动机总成用摩托车发动机改装制成。本技术的机动轮椅其具体操作如下病人,特别是单腿病人在上轮椅前,先将脚踏板向上转至轮椅座下,病人上车后再将脚踏板放下并踏在其上,按动启动按钮启动发动机,向前推动左、右控制手柄加油起步,在行进中根据路况调节油门大小并转动转向手轮调节行进方向,向后推动左、右控制手柄用以刹车,停车熄火只需按下熄火按钮即可。本技术的机动轮椅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安全省力、转向灵活、造型新颖、稳定性能好、动力足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机动轮椅,包括轮椅底盘、发动机总成、轮椅座架、脚踏板、减震器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总成卡嵌在轮椅底盘中间,发动机总成的上部与轮椅座架的底部相接,轮椅座架两侧设有控制装置,脚踏板左端通过铰接设置在轮椅底盘的前端,减震器上部与轮椅座架相接,下部分别与发动机总成和轮椅底盘前端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轮椅,其特征在于轮椅底盘是由前轮、双臂前桥、后轮和后桥构成,前轮通过双臂前桥与发动机相接,后轮通过后桥与发动机相接,双臂前桥和后桥通过发动机总成构成轮椅底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玉正杨家兰殷燕殷涛徐磊张静徐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殷玉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