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0025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能够将余量检测单元简单地连结到容器主体上并能够抑制容器主体尺寸变大的液体容纳容器。向墨盒1的容器主体5安装的余量检测单元11具有与容器主体5的检测单元嵌合部23可相对旋转地嵌合的容器嵌合部35,通过这些嵌合部23、35构成的嵌合单元简单地进行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喷出微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液体消耗装置供应预定的 液体的。賴駄印染装置、微喷射器、以及要求超高质量的印刷的商用喷模式记录装 置等的液体喷射头从液体容纳容器接受被喷射液的供应,但如果在没有供 应液体的状态下工作就会导致所谓的空喷,从而喷射头受损,因此防止上 述情况需要监视容器的液体余量。因此,就记录装置来说,提出了在作为贮存墨水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墨 盒本身中安装了检测墨水余量的余量检测单元的各种记录装置。然而,搭载在记录装置上的墨盒可大致分为大气开放式墨盒和密闭式 墨^!。大气开放式墨盒是使大气开放孔与在墨盒内隔出的墨水容纳部相连通 的墨盒,其随着贮存在墨水容纳部中的墨水的消耗,向墨水容纳部导入外 部气体,由此能够将大气压利用于从墨盒向记录装置侧供应墨水,因此能 够简化容器结构,适于容量较小的墨盒。另一方面,密闭式墨盒是用密闭构造的挠性袋体等形成墨水容纳部以 抑制由于与大气接触而导致墨水劣化的墨盒,因而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所 贮存的墨水的质量,适于大容量的墨盒,但有时需要配置从外部对作为墨 水容纳部的挠性袋体加压的加压单元,这与大气开放式墨盒相比,盒体以 及记录装置的尺寸容易变大。在上述墨盒配置有余量检测装置的情况下,从简化墨盒的组装过程并 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来说,重要的问题是使余量检测单元容易安装在墨盒壳 体(容器主体)上。作为能够容易地安装余量检测单元的大气开放式墨盒,目前已开发出 了在具有墨水容纳部的容器主体上形成贯穿所述墨水容纳部的安装孔并将 余量检测单元拧入安装到该安装孔中的墨盒。在该情况下,余量检测单元被构成为包括圆柱部,所述圆柱部拧入 安装孔中并与其嵌合;卡止片,所述卡止片从所述圆柱部的外周向半径方 向外侧突出设置,在拧入圆柱部后所述卡止片与设置在容器主体上的卡止 部卡合,从而起到向容器主体固定的作用;以及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 被植入圆柱部内。上述余量检测单元基于针对通过压电装置在墨水容纳部 内振荡而得的振动的残余残余振动来检测墨水容纳部内的墨水余量(例 如,专利文献l)。在该墨盒中,仅通过将余量检测单元拧入形成在容器主体上的安装孔 内,就可将余量检测单元安装到容器主体上,因此能够简化盒体的组装步 骤,提高生产率。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2001-3282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密闭式墨盒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大气开放式墨盒所 采用的拧入式余量检测单元。在大气开放式墨盒的情况下,由于随着墨水被消耗而导入到墨水容纳 室内的外部气体,墨水容纳室内的振动特性与墨水消耗相应地发生显著的 变化,因此,通过利用压电装置的简单的残余振动测定,能够颇为正确地 检测墨水余量,还能够使压电装置紧凑化。但是,在密闭式墨盒的情况下,即使墨水被消耗,外部气体也不会被 导入墨水容纳室内,因此通过在大气开放式墨盒中采用的简单的残余振动 测定是无法高精度地检测墨水余量的。因此提出了对根据墨水余量而变化 的压力(流量)进行测定的余量检测单元,但此时由于采用配置供剩余墨 水流入的流道、以及用于检测流入该流道内的墨水量的变动等的传感器等 的结构,会导致残量检测单元本身的尺寸变大。因此,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例如在应用于密闭式墨盒等时能够防止墨盒尺寸变大的液体容纳容器及其制 造方法。(1)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的液体容纳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液体容 纳容器,包括容器主体,贮存液体的液体容纳部被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 内;以及余量检测单元,所述余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用于检 测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余量状态,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被连结的部位具有嵌合单元,所述嵌合单 元使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能够相对旋转来装卸。通过如上构成,在通过配置在相互连结的部位上的嵌合单元使相互的 连结部嵌合之后,通过使彼此相对旋转的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完成余量检测 单元向容器主体上的安装。(2) 优选如下结构在上述(1)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所述嵌合 单元包括在所述容器主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壁或凹槽的检测单 元嵌合部;以及在所述余量检测单元上形成有与所述检测单元嵌合部相嵌 合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壁或凹槽的容器嵌合部。通过如上构成,在将余量检测单元的容器嵌合部嵌合在容器主体的检 测单元检测部上之后,当绕着容器主体的检测单元嵌合部旋转了余量检测 单元时,作为余量检测单元的容器嵌合部的凸壁或凹槽与作为容器主体侧 的检测单元嵌合部的凸壁或凹槽卡合,从而余量检测单元被连结并固定在 容器主体上。(3) 优选如下结构在上述(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所述检测 单元嵌合部为环形的凸壁,所述容器嵌合部为能够旋转地嵌合在所述检测 单元嵌合部上的环形的凸壁。通过如上构成,通过在使一侧的凸壁的内周面与另一侧的凸壁的外周 面抵接的状态下对余量检测单元进行旋转操作,能够将余量检测单元卡合 到容器主体的检测单元嵌合部上。(4) 优选如下结构在上述(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 容器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上的凹状的卡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 余量检测单元上并与所述卡止槽卡合的卡止片。通过如上构成,通过余量检测单元的旋转操作,设置在余量检测单元 上的卡止片与容器主体侧的卡止槽卡合,从而余量检测单元被连结并固定 在容器主体上。(5) 优选如下结构在上述(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 容器中,在所述嵌合单元中,相对于为了连接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的 导出所述液体的连接口和设置在所述余量检测单元上的连接针而设置在所 述容器主体上的开口,所述连接针的位置具有成为从所述开口的中心偏 离了的位置的偏心状态位置;以及成为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中心状态位置。通过如上构成,连接针相对于设置在容器主体上的开口的位置通过余 量检测单元的旋转操作而在从开口的中心偏离了的偏心状态位置和开口的 中心的中心状态位置之间移动,由此能够将余量检测单元的旋转轨迹抑制 得较小。(6) 另外,优选如下结构在上述(5)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在 所述检测单元嵌合部与所述容器嵌合部相嵌合的状态下成为所述偏心状 态,在所述检测单元嵌合部与所述容器嵌合部相结合的状态下成为所述中 心状态。通过如上构成,在通过旋转操作将余量检测单元固定在容器主体上 后,向容器主体的袋体容纳部内放置液体容纳部,由此能够使液体容纳部 的连接口与余量检测单元的连接针简单地对准。(7)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包括容器主体,贮存液体的液体容纳部被容纳在 所述容器主体内;以及余量检测单元,所述余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余量状态,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嵌合单元来嵌合所述容器主体和 所述余量检测单元的嵌合步骤,其中所述嵌合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 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被连结的部位,并使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 元能够相对旋转来装卸;在所述嵌合步骤之后使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 检测单元相对旋转来结合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的结合步骤;以及在所述结合步骤之后连接所述余量检测单元和所述液体容纳部的连接步骤。通过如上构成,在通过配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贮存液体的液体容纳部被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内;以及 余量检测单元,所述余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液体余量状态,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 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被连结的部位具有嵌合单元,所述嵌合单元使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余量检测单元能够相对旋转来装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泽泉木村仁俊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