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特别是车辆座椅的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9841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可绕轴线(A)相对于彼此枢转的特别是车辆座椅(1)中的两个构件(9,12)之间的轴承装置(5)中,具有可绕轴线(A)相对于彼此枢转的两个轴承元件(7,10),以及轴向地和/或径向地布置于轴承元件(7,10)之间的衬套(20),此衬套具有用于间隙的轴向的和/或径向的补偿的弹性部分(20a,20b),衬套(20)具有作为用于间隙的轴向补偿的盘状弹簧的盘部(20a)和作为用于间隙的径向补偿的筒状弹簧的筒部(20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装置,特别是车辆座椅的轴承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轴承装置。DE 29924397 Ul公开了以支承架(bearing position)和管作为轴承 元件的这种类型的轴承装置,在此轴承装置中,支承架以旋转地固定 的方式保持塑料制成的且管插入其中的轴承村套。突出的弹性元件一 体地形成于此轴承村套上,并且它们靠在该管上,以用于对其在轴向 和径向上施加预应力和/或使其居中。这补偿了存在的间隙。在DE 10329237 Al中,提出了以支承架和螺栓作为轴承元件的轴承装置, 在此轴承装置中,在支承架上设有初始未形变的形变区域,所述形变 区域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塑性地形变,以便靠在螺栓上并且无间隙地支 撑它。本专利技术基于改进开始时所提到的那类轴承装置的目标。根据本发 明,此目标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轴承装置而得以实现。附属 权利要求具有对它们的主题的有利的细化。由于轴承村套具有作为用于间隙轴向补偿的盘状弹簧的盘部和 作为用于间隙径向补偿的筒状弹簧的筒部这一事实,可得到紧凑的鲁 棒的构件,这种构件容易生产及安装,并且能够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间隙的补偿通过当轴承装置装配好时建立预应力来实现,其基于 轴承衬套的部分的弹性形变,其中,各部分优选被精确地分配到一个 方向上,以用于补偿间隙。形变优选由以下事实而产生,即,轴承村 套的尺寸在装配工艺的方向上,通常是轴向上,比轴承元件、它们的 部分和/或构件的对应的尺寸要大。结果,轴向上发生压缩而径向上发 生扩展。对于容易连接但难以再次释放的压配合,轴承衬套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突向轴承元件的突出部,此突出部初始由于装配发生时的运动而 形变,但是其插入轴承元件的粗糙表面中,因此防止了拆解。下面将基于附图中所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 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贯穿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截面, 图2显示了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显示了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了轴承村套的侧视图, 图6显示了轴承衬套的侧视图,图7显示了沿图6中的线vn-vn的一个截面,以及图8显示了图7中的区域VIII的一个》文大#见图。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具有至少位于能够相对彼此枢转的两个构 件之间的轴承装置5。这样的构件可以是例如,摇杆、轴承座和垂直 调节器的座椅框侧构件。车辆座椅1优选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实施的多 个轴承装置5。轴承装置5包括接收器、中空的村套等形式的第一轴承元件7, 其形成于或^皮分配至两个构件中的第一构件9上;以及螺栓、管、圆 柱形部分等形式的第二轴承元件10,其形成第二构件12,形成于或 以某种其它方式被分配至其上。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布置在外侧的第 一轴承元件7包围布置在内侧的第二轴承元件10。这两个轴承元件7 和IO绕枢转轴线A具有关于两个轴承元件7和10的相应的枢转轴线 A为环形的截面。此枢转轴线A限定了本文所使用的方向信息。第一轴承元件7在本文中实施为(优选为金属的)衬套并且在一端 侧具有第一凸缘7a,在相对端侧具有笫一支承面7b。第一轴承元件7 的轴向长度,即带有第一凸缘7a的端侧和第一支承面7b之间的距离,5用y7表示。第一构件9在本文中是车辆座椅l的座椅部分结构的构件, 其在轴承装置5的区域是平的,并且具有开口,第一轴承元件7压入 此开口,压入的程度为第一凸缘7a靠在第一构件9上。在第一构件9 的另 一侧上,第 一轴承元件7可被焊接到第 一构件9上。第二轴承元件IO在本文中被实施为(优选为金属的)螺栓。第二轴 承元件IO在一端侧上具有第二凸缘10a,其沿轴向邻接环10b,以及 沿轴向邻接环10b并具有外螺紋的螺紋部10c。环10b的直径大于螺 紋部10c的直径。由于此直径差而产生的肩部限定了第二支^ (面10d。 环10b的轴向长度,即,第二凸缘10a的定位成朝向环10b的一侧与 第二支承面10d之间的距离用yu)表示。本文的第二构件是车辆座4矛1 的靠背结构的元件,其在轴承装置5的区域中是平的,并且具有焊接 螺母或者某个其它的内螺紋载体。第二轴承元件10需要将其螺紋部 10c旋入第二构件12,直到环10b以邻接螺紋部10c的肩部靠在第二 构件12上。因此,轴承装置5形成用于靠背的旋转轴承。提供轴承衬套20 ,以用于两个轴承元件7和10之间的径向及某 些区域中的轴向布置。轴承衬套20优选由塑料构成。 一体地制造的 轴寿义衬套20具有带有盘形头的蘑菇状形状(下文筒称为盘部20a),以 及沿轴向邻接的中空部分(下面简称为筒部20b)。筒部20b的背离盘部 20a的端侧限定了第三支承面20c。轴承村套20的轴向长度,即,盘 部20a的背离筒部20b的端侧与第三支承面20c之间的距离用y加表 示。盘部20a的轴向材料厚度用yn表示。盘部20a的轴向长度,也就 是说轴承村套20的端侧和位于外侧的盘部20a边缘之间的轴向距离, 用y22表示。在盘部20a的附近,中空的筒部20b在其内侧上具有至 少一个突出部20d,此突出部20d突入筒部20b的内部,并且在径向 上具有与筒部20b的内径相比很小的尺寸。 一体地形成的突出部20d 优选作为环形突缘在周向上绕一圈,但是它也可以实施为小块、爪或 其它的类似岛形的材料部分的形式。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思轴承衬套20:即,使得其同时实现了三种功能,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为了装配支承架5,轴承衬套20被推到第二轴承元件10上,即,将筒部20b之前的盘部20a从螺紋部10c推到环10b上,直到盘部20a以轴承衬套20的端侧靠在第二凸缘10a上,其结果是形成了轴承螺栓组件。在此运动中,突出部22以这样的方式弹性地和/或塑性地形变即尽管轴承衬套20在初始可以纟皮容易地推到环10b上,但是在此之后,突出部20d和环20c的粗糙表面相互插入,使得轴承村套20不能够再脱离。因此,轴承衬套20的第一功能是容易地连接的压配合。之后,轴承螺栓组件-陂引入永久地布置在第一构件9中的第一轴承元件7中,在此情况下,由于公差而通常存在径向间隙。之后,螺紋部10c被旋入第二构件12中。轴承衬套20的轴向长度y2。选择为比环10b的轴向长度yw稍大。因此,在第二轴承元件10以环10b上的第二支承面10d靠在第二构件12上之前,轴承村套20以其第三支承面20c靠在第二构件12上。在所产生的压力下,筒部20b开始弹性地形变来形成筒,直到第二支承面10d靠在第二构件12上。以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并通过压缩而被施加预应力的筒状弹簧消除了轴承衬套20和第一轴承元件7之间的径向间隙。这是轴承衬套20的第二功 台匕第 一轴承元件7的轴向长度y7选择为比环1 Ob的轴向长度y10减 去轴承衬套20的盘部20a的轴向材料厚度y21稍小,使得第一轴承元 件7不是以不可动的方式旋到第二构件12上,而是轴向间隙可用于 相对移动。另一方面,盘部20a的轴向长度y22选择为比第一凸缘7a 的轴向材料厚度y8与盘部20a的轴向材料厚度y21的和稍大,并且盘 部20a构成为接合在第一凸缘7a上。因此,在盘部20a靠在第一凸缘 7a(即第一轴承元件的端侧)上之前,或者第一支承面7b靠在第二构件 12上之前,盘部20a以它的边缘靠在第一构件9上。在所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个构件(9,12)之间的轴承装置,特别是车辆座椅(1)的两个构件之间的轴承装置,所述两个构件可绕轴线(A)相对彼此枢转,所述轴承装置具有可绕所述轴线(A)相对彼此枢转的两个轴承元件(7,10),以及轴向地和/或径向地布置于所述轴承元件(7,10)之间且具有用于间隙的轴向和/或径向补偿的弹性部分(20a,20b)的轴承衬套(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衬套(20)具有作为用于间隙轴向补偿的盘状弹簧的盘部(20a)和作为用于间隙径向补偿的筒状弹簧的筒部(20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宾格特
申请(专利权)人: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