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力吸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142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撞击力吸收部件,其具有筒壁和外延部,为防止作用给该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和由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出现偏差,撞击力吸收部件(10)具有第1主体(17)和第2主体(60),第1主体(17)具有第1部分筒壁(19)和第1外延部(20、21),第2主体(60)具有第2部分筒壁(62)和第2外延部(64、66),第1外延部(20、21)和第2外延部(64、66)在筒的轴线方向上断续接合,在筒的轴线方向上的第1外延部(20、21)未与第2外延部(64、66)接合的区间的部分位置,使第1外延部(20、21)的第1部分筒壁(19)一侧端部和第2外延部(64、66)的第2部分筒壁(62)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来使用的撞击力吸收部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 由其产生的轴线方向上的压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一种撞击力吸收部件,其具有筒壁和外延部,其 中,由筒壁围成筒,外延部从筒壁的外周一侧既朝向外侧延伸又向筒的轴线方向延伸。 当车辆发生碰撞而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受到轴线方向的压缩载荷时,其筒壁和外延部产 生弯折变形而使该撞击力吸收部件在轴线方向有压缩变形。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具有第1 主体和第2主体。第1主体和第2主体分别具有部分筒壁和外延部,其中,部分筒壁构 成该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该筒的周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外延部是从部分筒壁 的周向方向的两端既朝向筒的外侧延伸又向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撞击力吸收部件 由第1主体的外延部和第2主体的外延部接合而形成。整个第1主体的外延部接合面都 紧贴着第2主体的外延部接合面。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81069号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撞击力吸收部件在产生压缩变形时的变形方式 (例如产生弯折的位置或变形过程中的状态)并不总是一样。因此,即使将撞击力吸收部 件制成相同形状,也无法保证其变形方式都总是相同。造成了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 压缩载荷和由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确定,从而导致各产品之间所吸收 的撞击能量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一种技术方案,对于具有筒壁和外 延部的撞击力吸收部件,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对作用给所述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 和由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以此减少或防止各产品之间所吸收的撞 击能量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撞击力吸收部件具有筒壁和外延部。其中,由筒壁围成筒。外延 部从筒壁的外周一侧既向外侧延伸又向筒的轴线方向延伸。使用时将该撞击力吸收部件 的轴线方向的一端安装在车身上。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的筒壁和外 延部沿着轴线方向产生压缩变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撞击力吸收部件至少具有第1主体和第2主体。第1主体具有第1 部分筒壁和第1外延部。其中,第1部分筒壁构成该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该筒的周 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第1外延部是从第1部分筒壁的周向方向的两端既朝向筒的 外侧延伸又向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第2主体具有第2部分筒壁和第2外延部。其 中,第2部分筒壁构成该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该筒的周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 第2外延部是从第2部分筒壁的周向方向的两端既向筒的外侧延伸又向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第1外延部和第2外延部在筒的轴线方向断续接合。因此,在筒的轴线方向上 第1外延部未与第2外延部接合的区间的部分位置,使第1外延部的第1部分筒壁一侧端 部和第2外延部的第2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为了防止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和由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 系出现偏差,重点是防止外延部上产生弯折变形的位置和变形状态出现偏差。在上述撞 击力吸收部件的轴线方向的规定位置,使第1外延部的第1部分筒壁一侧端部和第2外延 部的第2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在形成有间隙的位置,第1外延部未 与第2外延部接合。当有压缩载荷沿轴线方向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时筒壁会变形,以 使形成在第1外延部的第1部分筒壁一侧端部和第2外延部的第2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 的间隙,既在筒体的轴线方向闭合又在筒体的周向方向闭合。因此,形成有间隙的位置 的第1外延部的外侧端部和第2外延部的外侧端部产生变形,使得它们相互分离而打开。 于是,第1外延部和第2外延部在同一位置(形成有间隙的位置)开始变形。当在该状 态下进一步施加压缩载荷时,在开始变形的位置则进一步产生变形,各外延部产生弯折 变形而沿筒的轴线方向被压缩。采用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时,在形成有间隙的位置逐渐产生弯折变形。在产生 弯折变形后和未产生弯折变形前,第1外延部和第2外延部之间的接合点都处在同一平面 内。即,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变形方式总是一样的。采用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时,可对各产品外延部的弯折变形的产生位置、变形 状态以及变形方式的偏差进行控制。因此,可对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和由 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以此减少或防止各产品之间所吸收的撞击能 量出现偏差。优选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上在筒的轴线方向上的各第1外延部未与第2外延部接 合的区间内形成有1个间隙。另外,优选位于距离车身最远处的间隙比其他的间隙大。在有压缩载荷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初期状态下,在接近载荷作用的位置, 即,距离车身最远处被施以较大的载荷。由于形成在撞击力吸收部件上的距离车身最远 处的间隙比其他的间隙大,所以位于距离车身最远处的间隙比其他的间隙更易于变形。 因此,可防止有压缩载荷作用时的初期状态下外延部的变形位置出现偏差,从而能可靠 地对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和由此产生的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 以此减少或防止各产品之间所吸收的撞击能量出现偏差。优选上述撞击力吸收部件呈越远离筒壁外侧越小的结构。采用上述结构时,第1外延部的外侧端部和第2外延部的外侧端部变得易于分 离。即,在形成有间隙的位置,第1外延部和第2外延部易于产生变形。因此,能更可 靠地在所需位置使外延部产生变形。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时,由于可以对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压缩载荷和由此产生的压 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以此减少或防止各撞击力吸收部件之间所吸收的撞击能 量出现偏差。因此可防止各撞击力吸收部件产品的撞击能量的吸收性能出现偏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撞击力吸收部件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撞击力吸收部件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III-III截面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1中的IV-IV截面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撞击力吸收部件变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表示撞击力吸收部件变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表示撞击力吸收部件变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列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技术特征1)撞击力吸收部件除具有第1主体和第2主体外,也可以具有第3主 体。此时,第3主体具有第3部分筒壁和1对第3外延部。其中,第3部分筒壁构成该 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该筒的周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1对第3外延部形成在第3 部分筒壁在周向方向的两端。此时,使第2外延部与第1外延部接合,第3外延部与第2外延部接合,再使第 1外延部与第3外延部接合。由第1部分筒壁、第2部分筒壁和第3部分筒壁围成筒。(技术特征2)撞击力吸收部件还具有第4主体、第5主体等。构成筒壁的部件 数量不限。(技术特征3)当构成筒壁的部件数量是3个时,第1外延部和第3外延部在筒的 轴线方向上断续接合,第2外延部和第3外延部在筒的轴线方向上断续接合。并且,在 筒的轴线方向上的第1外延部未与第3外延部接合的区间的部分位置,使第1外延部的第 1部分筒壁一侧端部和第3外延部的第3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筒的轴线 方向上第2外延部未与第3外延部接合的区间的部分位置,使第2外延部的第2部分筒壁 一侧端部和第3外延部的第3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时,可 对作用给撞击力吸收部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撞击力吸收部件,具有筒壁和外延部,由所述筒壁围成筒,所述外延部从所述筒壁的外周一侧既朝向外侧延伸又向所述筒的轴线方向延伸,使用时将所述撞击力吸收部件的轴线方向的一端安装在车身上,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击力吸收部件的筒壁和外延部沿着轴线方向产生压缩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力吸收部件至少具有第1主体和第2主体,所述第1主体具有第1部分筒壁和第1外延部,由所述第1部分筒壁构成所述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所述筒的周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所述第1外延部从所述第1部分筒壁的周向方向的两端既朝向所述筒的外侧延伸又向该筒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2主体具有第2部分筒壁和第2外延部,由所述第2部分筒壁构成所述筒的部分筒壁,即构成在在所述筒的周向将筒壁切分出来的部分,所述第2外延部从所述第2部分筒壁的周向方向的两端既向所述筒的外侧延伸又向该筒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1外延部和第2外延部在所述筒的轴线方向上断续接合,在所述筒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1外延部未与第2外延部接合的区间的部分位置,使所述第1外延部的第1部分筒壁一侧端部和第2外延部的第2部分筒壁一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谷隆邦出水博之程谷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臣机工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