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8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手离开操作部也能够防止操作部向膝下方向等落下并且相对于移动体能够容易装卸的车轮驱动装置。所涉及的车轮驱动装置(40)用于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撑车轮的主体部、以及自如地切换与车轮连接的连接状态和解除与车轮的连接的非连接状态的力传递机构的移动体。车轮驱动装置(40)具有固定部(42)、摇动部(52)、保持部(70)。固定部(42)贯通主车轮而固定在轮椅的主体部上。摇动部(52)摇动自如地被支撑在固定部(42)上并且设置成与主车轮连接自如,并且具有用于相对于固定部(42)摇动的操作部(56)。保持部(70)在摇动部(52)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操作部(56)时,通过保持固定部(42)和摇动部(52)来限制操作部(56)的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摇动自如地设置于具有至少旋转自如地支撑车轮的主体部的移动体上的能够旋转驱动车轮的车轮驱动装置,具体是涉及对于摇动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解除与车轮的连接的车轮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该说明书中,作为移动体的一例采用轮椅,以下,针对在轮椅上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近年来,提出了包括具有操作部(例如操控杆)的车轮驱动装置的轮椅。当使该操作部相对于车轮摇动时,车轮就旋转,使轮椅行走。这种有代表性的轮椅,当轮椅的乘坐者将操作部向一个方向摇动时,伴随此车轮进行旋转,当将操作部向其它方向摇动时,其相对于轮椅空转。另外,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将操作部向任何方向摇动,操作部都相对于车轮空转。然而,在这样的轮椅的情况下,当轮椅的乘坐者手离开操作部时,操作部就会向该操作部的空转方向空转,而向乘坐者的膝下方向或者背面方向(以下称为“膝下方向等”。)落下(摇动)。此时,在保持乘坐在轮椅上的状态下,手会摸不到操作部,使得再次把持操作部变得困难。因此,必须总是把持操作部,从而无法自由地使用手去做其它的事情(例如吸烟),因此很不方便。此外,坐在轮椅上时必须总是把持操作部,会给乘坐者带来肉体的负担,还会带来精神负担。这样的课题已由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轮椅解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轮椅,作为操作部设置了操控杆8。在操控杆8和车轮2之间设置了4个齿轮系9、10、11、12,操控杆8及4个齿轮系9、10、11、12作为车轮驱动装置起作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操控杆8配置在由固定于车底盘(主体部)4上的椭圆形的限制部件封闭的区域内。由此,即使乘坐者解除操控杆8的把持也能够防止操控杆8向膝下方向等落下。专利文献1特开2001-224634号公报(图1、图4)但是,按照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轮椅,虽然即使乘坐者手离开操作部(操控杆)也能够防止操作部向膝下方向等落下,但却存在将操作部在轮椅上装卸困难这样的课题。这是由于操作部配置在由椭圆形的限制部件封闭的区域内。用车辆等搬运轮椅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相对于轮椅能够容易装卸操作部。另外,在由看护者推着轮椅行走的情况下,设置的操作部反而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希望相对于轮椅能够容易装卸操作部。另外,在轮椅以外的其它移动体上,例如在两轮车、三轮车或者四轮车上设置用于使这些车轮旋转的操控杆的情况下,也存在与轮椅同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手离开操作部也能够防止操作部向膝下方向等落下并且相对于移动体能够容易装卸的车轮驱动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单独或者适当组合地具有以下特征。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其用于具有至少旋转自如地支撑车轮的主体部、能够自如地切换与所述车轮连接的连接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车轮的连接的非连接状态的力传递机构的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其具有贯通所述车轮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的主体部上的轴部件;摇动部,其具有摇动自如地被支撑在所述固定部上并且设置成通过所述力传递机构使所述车轮旋转自如、并且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摇动的操作部;以及保持部,其在所述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所述操作部时,通过保持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摇动部来限制所述操作部的摇动。按照该方案,仅使轴部件贯通车轮,就能够使固定部固定在移动体的主体部上。由此,能够相对于移动体的主体部容易装卸车轮驱动装置。由于摇动部相对于移动体的主体部摇动自如并且设置成通过力传递机构使车轮旋转自如,所以当使操作部摇动时,存在能够使车轮旋转的情况和操作部相对于该车轮空转的情况。此外,当在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操作部时,由于固定部和摇动部由保持部来保持,所以限制了操作部向空转方向的摇动。另外,所谓“空转方向”是指“操作部的空转方向”(以下在该说明书中相同)。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其用于具有至少旋转自如地支撑车轮的主体部的移动体,并用于使所述车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其具有贯通所述车轮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的主体部上的轴部件;摇动部,其具有摇动自如地被支撑在所述固定部上且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摇动的操作部;力传递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车轮与所述摇动部之间,能够自如地切换连接所述车轮与所述摇动部的连接状态和解除所述车轮与所述摇动部的连接的非连接状态;以及保持部,其在所述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所述操作部时,通过保持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摇动部来限制所述摇动部的摇动。按照该方案,仅使轴部件贯通车轮,就能够使固定部固定在移动体的主体部上。因此,能够相对于移动体的主体部容易地装卸车轮驱动装置。由于力传递机构能够自如地切换车轮与摇动部连接的连接状态和解除车轮与摇动部的连接的非连接状态,所以当将操作部摇动时,存在能够使车轮旋转的情况和操作部相对于该车轮空转的情况。此外,在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操作部时,由于固定部和摇动部由保持部来保持,所以限制了操作部向空转方向的摇动。另外,“操作部的摇动”是指“相对固定部进而相对移动体的主体部的操作部的摇动”。以下,在该说明书中相同。在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中,所述固定部还可以具有配置在以轴部件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的固定部件。此时,优选地所述摇动部还具有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轴部件上并且在比固定部件靠近所述径向的内侧形成与所述固定部件相对的圆弧部的被支撑部件,并且,在所述圆弧部形成有向所述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并相对于所述圆弧部伸缩自如的伸缩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圆弧部相对一侧的所述伸缩部件的前端并能够与所述凹部卡合的卡合部件。在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中,优选地在所述圆弧部还形成有与所述凹部邻接的凸部。在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形成沿所述径向贯通的贯通孔,并且所述伸缩部件是内插入所述贯通孔的弹性部件。此时,所述保持部还包括设置成将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径向的外侧向内侧按压自如的按压部件。在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件是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件上的卡合球。按照技术方案1及2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仅使轴部件贯通车轮,就能够使固定部固定在移动体的主体部上,所以能够相对于移动体容易装卸车轮驱动装置。并且,由于不需要在例如环状的封闭的区域内配置操作部,所以其效果显著。此外,由于在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操作部时,限制了操作部向空转方向的摇动,所以即使手离开操作部,也能够防止操作部向膝下方向等落下。按照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当被支撑部件58进行旋转时,卡合部件与圆弧部滑动。并且,当卡合部件与凹部相对时,由于保持部包括相对于圆弧部伸缩自如的伸缩部件,所以使卡合部件与凹部卡合。由此,固定部和摇动部被保持在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上,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即使手离开操作部也能够防止操作部的落下。按照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当卡合部件与凹部卡合时,卡合部件与凹部的卡合由于与凹部邻接形成的凸部而变得牢固。由此,能够防止卡合部件与凹部的卡合容易被解除,从而具有使操作部更可靠地被保持在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上的效果。按照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按压部件设置成将弹性部件从以轴部件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驱动装置,其用于具有至少旋转自如地支撑车轮的主体部、能够自如地切换与所述车轮连接的连接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车轮的连接的非连接状态的力传递机构的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其具有贯通所述车轮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的主体部上的轴部 件;摇动部,其具有摇动自如地被支撑在所述固定部上并且设置成通过所述力传递机构使所述车轮旋转自如、并且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摇动的操作部;以及保持部,其在所述摇动部的摇动方向的规定位置配置所述操作部时,通过保持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摇 动部来限制所述操作部的摇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渕靖大内守西口和秀
申请(专利权)人:新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