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6722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装置,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客户端主机、网卡、交换机/路由器、Internet/intranet、服务器、数据线,设置相互连接的高炉建模模块、模型轻化处理模块、高炉轻模型数据库、高炉部件识别模块、WEB三维显示模块、高炉大修计划模块,提供一种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方法,首先由高炉建模模块提供三维实体模型,经模型轻化处理模块加工处理后形成轻模型,轻模型数据进高炉轻模型数据库,使用者通过键盘鼠标在客户端操作,显示于客户端显示器上。其优点是:管理人员可根据高炉大修项目的施工进度,实时产生高炉形体三维图形,掌握高炉大修工程整体或各个子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模拟
,特别是涉及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程进度的三维 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大修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定大型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一项复杂的 工作,涉及到主体工程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各 部分施工本身亦随时间推进而不断变化,大量动态信息难以把握,由于高炉大修工程中所 具有的以上特点,使得用文字及二维图纸的形式来描述,很难让人有直观的了解;现有设 计院对高炉都采用三维设计,三维图纸可很好的表现高炉的装配关系,可是无法表现项目 施工进度等信息,而且,三维CAD图纸数据量较为庞大,无法脱离CAD的环境。目前在施工 领域,对施工过程,有施工过程三维动画模拟方法以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施工工程 模拟方法,多应用于施工模拟的多媒体演示以及基于GIS的数字地面模型展示,此类方法 在展示施工工序、模拟施工过程方面比较直观,但具体施工中,尤其是较大型的工程项目, 因为各方面未可预知的原因所限,并不是所有的施工子进度都按计划中的时间及工序而进 行,遇到此种情况,上述方法将无法随时调整。目前还没有可以实现在WEB方式下的高炉大 修工程进度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设计院现有的三维图纸,经三维模型轻量化处理对高炉的 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检查,按时间轴对安装过程进行控制,提供一种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 程施工过程的三维轻模型模拟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程进度 三维模拟装置,它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客户端主机、网卡、交换机/路由器、Internet/ intranet、服务器、数据发送线、信号返回线,其特征是设置高炉建模模块、模型轻化处理 模块、高炉轻模型数据库、高炉部件识别模块、WEB三维显示模块、高炉大修计划模块6个模 块,高炉建模模块与模型轻化处理模块相连,模型轻化处理模块连接高炉轻模型数据库,服 务器一端连接WEB三维显示模块,TOB三维显示模块与高炉部件识别模块相连,服务器另一 端通过Internet/intranet,经交换机/路由器、网卡与客户端主机相连,键盘、鼠标和显示 器与客户端主机相连。提供一种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方法,首先由高炉建模模块提供三维实体模 型,经模型轻化处理模块加工处理后形成轻模型,轻模型数据进高炉轻模型数据库,使用者 通过键盘鼠标在客户端操作,操作指令经网卡、交换机/路由器、Internet/intranet至服 务器,服务器调取高炉大修计划模块与WEB三维显示模块,经高炉部件识别模块调用高炉 轻模型数据库数据,由服务器将返回数据发送至客户端主机,显示于客户端显示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高炉建立了三维轻模型,包含组成高炉的所有设备的三维模型,并根据高炉大修施工进度,通过高炉大修部件识别模块,实现了模型与施工的逻辑 对应,完成了对高炉大修工程施工过程的三维轻模型模拟,为在WEB方式下的开发应用奠 定了基础;应用本装置,可根据高炉大修项目的施工进度,实时产生高炉形体三维图形,使 项目管理人员,普通用户可以直观的掌握高炉大修工程整体或各个子工程的当前、以前、或 计划内任意时间段的施工进度;与动辄几百M的三维模型相比,本系统所生成的虚拟高炉 轻模型数据只有几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在网络上的传输要求;采用12位分层次设备编码, 识别时,可不用分析完整标识码,根据高炉部件所处的层级来确定所要索引的标识码位数,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提高检索效率,提高了网络应用中的速度;本系统实现了高炉各级部件 与施工进度的结合,利用所建立的三维轻模型对高炉的设计方案进行检查,按时间轴对安 装过程进行模拟;可定义设备的安装/拆卸程序和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框图。附图中a.高炉建模模块;b.模型轻化处理模块;C.高炉轻模型数据库;d.高炉 部件识别模块;e. TOB三维显示模块;f.高炉大修计划模块;1.键盘;2.鼠标;3.显示器; 4.客户端主机;5.网卡;6.交换机/路由器;7. Internet/intranet ;8.服务器;9.数据发 送线;10.信号返回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Web方式下高炉大修工 程进度三维模拟装置及方法框图,在图1中,首先由高炉建模模块a提供三维实体模型,经 模型轻化处理模块b加工处理后形成轻模型入高炉轻模型数据库c ;系统采用请求一响应 方式,用户由键盘1鼠标2操作,客户端主机4接收键盘鼠标操作,并转化成操作指令经网 卡5、交换机/路由器6、internet/intranet7至服务器8,服务器8响应用户请求,首先调 用高炉大修计划模块f处理时间轴,再向WEB三维显示模块e发出请求,WEB三维显示模 块e响应服务器请求,调用高炉部件识别模块d,高炉部件识别模块d通过高炉轻模型数据 库c取得所需数据,返回给WEB三维显示模块e,WEB三维显示模块e再将响应返回给服务 器8,服务器8将数据打包后,经internet/intranet 、交换机/路由器6、网卡5,返回给客 户端主机4,客户端主机4将结果显示于显示器3 ;模型轻化处理模块首先由高炉建模模 块a将所有高炉的组成部件、零件、标准件和构筑物都要按实际尺寸,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 三维实体模型,实现基于特征、参数化、全相关实体建模。由于建立起来的模型占用磁盘空 间比较大,在局域网上传输和在浏览器上显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对三维模型必须进 行轻化处理。把高炉三维CAD图纸模型轻量化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使其能够适应 WEB方式。高炉三维模型文件经过抽壳可以转化为轻模型。轻模型数据格式可以在不同的 PLM应用软件之间实现产品可视化和信息共享,具有轻量化性质,能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所 有阶段实时查看和共享产品数据、制造信息和交互图像。可以实现产品可视化和信息配送, 并增强在PLM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其轻便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实现跨越产品生命 周期的所有阶段实时查看和共享产品数据以及动态图像;高炉部件识别模块转化后的轻 模型忽略了建模过程,保留了高炉的物理数据。对轻模型要建立模型关系数据库保留各级子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以后的程序开发留出接口。采用12位标识码做为唯一识别码, 此编码系统可准确定位高炉的部件。识别时,可不用分析完整标识码,根据高炉部件所处的 层级来确定所要索引的标识码位数;WEB三维显示模块客户端采用WEB方式,开发专用的 编码树与模型树显示模块,通过本模块,可把高炉部件与三维图像对应起来。以12位标识 码为唯一标识,以高炉大修计划为支撑,按时间与模型树两种方式排序,与高炉部件识别模 块实现双向数据传导,采用事件触发方式。以特征数据包形式,结合施工计划,按时间轴来 改变相关三维图像的状态,以三维的直观方式,在web浏览器下就可以对既定的安装过程 进行模拟。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装置,它包括a.高炉建模模块;b.模型轻化处理模 块;c.高炉轻模型数据库;d.高炉部件识别模块;e. WEB三维显示模块;f.高炉大修计划模 块;1.键盘;2.鼠标;3.显示器;4.客户端主机;5.网卡;6.交换机/路由器;7. Int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提供一种高炉大修工程进度三维模拟装置,它包括、键盘(1)、鼠标(2)、显示器(3)、客户端主机(4)、网卡(5)、交换机/路由器(6)、Internet/intranet(7)、服务器(8)、数据发送线(9)、信号返回线(10),其特征是:设置高炉建模模块(a)、模型轻化处理模块(b)、高炉轻模型数据库(c)、高炉部件识别模块(d)、WEB三维显示模块(e)、高炉大修计划模块(f)6个模块,高炉建模模块(a)与模型轻化处理模块(b)相连,模型轻化处理模块(b)连接高炉轻模型数据库(c),服务器(8)一端连接WEB三维显示模块(e),WEB三维显示模块(e)与高炉部件识别模块(d)相连,服务器(8)另一端通过Internet/intranet(7),经交换机/路由器(6)、网卡(5)与客户端主机(4)相连,键盘(1)、鼠标(2)和显示器(3)与客户端主机(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强黄超张金利马超宇赵建波孙东奎陈玉海宋义昭孙小青张岳暐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