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效果不佳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多层抗风防盗伞布和多层支架,所述的多层抗风防盗伞布包括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所述的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上设置有多个其上覆有可自由开启的挡阳布的椭圆形抗风泄压遮阳孔,所述的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的前侧和后侧的短边处设置成一体的结构所述的前侧一体短边的两角设置两根一端带钢钩的高弹性绳索。所述的后侧一体短边的两角用一根绳索连接并设置成环状。上述的结构,多层支架的顶托和层托将多层抗风防盗伞布和车顶分别分开形成高为20厘米至10厘米的通风层面。将前侧两根高弹性绳索的钢钩钩于汽车前轮幅板之上,将后侧的环形绳索套于汽车后备箱盖上,锁好箱盖后环形绳索又起防盗作用。前后两组绳索共同作用将多层伞布完全撑开并固定于车顶之上。如此多(双)层隔热,多次通风降温可以使长时间停放在日照强度较强环境中的汽车驾驶室仍然保持一个适宜司乘人员乘坐时的最佳温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产品是一种涉及汽车遮阳伞的装置。能进行多(双)层隔热,多(二)次降温,汽车 长时间在烈日之下也不会使汽车驾驶室内温度过高的防护产品。
技术介绍
本产品与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两种遮阳伞相比有以下特点多(双)层隔热,多(二)次 降温,实用性极强,价格实惠,属大众消费品。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两种遮阳伞 第一种是由伞布、两组金属伞骨架、负压吸盘锁组成。此种产品折叠起存放所占空间大,负压吸盘锁制作成本高,在遮阳方面只是单层伞布遮 挡,只是遮挡部分太阳辐射的热能,伞布与车顶虽有间距可依靠空气流动性带走部分热量, 仍有少部分热量被汽车车顶吸收,没有达到很好降温的目的。第二种伞布、巻轴筒、支架组成。存放所占空间虽小,收展方便,但展开使用时伞布紧贴车顶不能阻挡所有的太阳辐射的 热量,部分热量仍可通过伞布与车顶产生热传递,仍没有很好的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遮阳伞在隔热降温、抗风防盗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防风 防盗式车用遮阳伞,该遮阳伞不仅能多次阻挡太阳辐射,而且能依靠流动空气(风)带走更 多车顶及风挡上的热量,进一步降低汽车驾驶室吸收太阳辐射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 阳伞包括多层支架和多(双)层抗风防盗伞布所述的抗风防盗伞布中的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 伞布平行于车顶平面设置于车顶之上,所述的多层支架包括顶托、层托、连接杆和橡胶底座, 所述的顶托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的层托设置在连接杆中部偏下的位置,所述的橡胶底 座设置在连接杆的底端。特别是,所述的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的前侧短边和后侧短边设置成一体的结构,并 且在前侧短边的两角处设置两根一端带有钢钩的高弹性绳索,后侧短边的两角设置一根完整 的环型绳索并将两角连接。特别是,所述的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椭圆形的抗风泄压遮阳孔, 所述的抗风泄压遮阳孔上设置有挡阳布。特别是,所述的第二层伞布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条百褶状的垂帘,所述的垂帘底边系有 实心垂球。上述的结构,多层支架的顶托和层托将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以及第二层伞布和车顶分开,分别设置成高为20厘米和IO厘米的通风层面,第一层伞布首先阻挡大部分太阳辐射 的热能,未被阻挡的热能可经过多层伞布之间的间隔,依靠空气流动带走,剩余的热量被第 二层伞布阻挡,不直接与车顶产生热传递,而是经过车顶与其上的多层伞布的间隔再次利用 空气的流动性,把剩余热量带走,实现多次降温,两侧的垂帘也可阻挡太阳斜射光对车顶的 辐射。这样经过多(双)层隔热,多次通风降温最终达到汽车即使停放在烈R炎炎之下,汽 车内部仍然保持一个适宜司乘人员乘坐时最佳温度的目的;抗风防盗方案采用伞布开抗风 泄压遮阳孔,孔上再覆盖由风力随时开启的挡阳布并配以张紧并撑展双层伞布前后及顶部的 高弹性绳索,并且后面一组绳索系成环状套于后备箱盖后锁好箱盖,即可抗风防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双)层隔热、多次通风散热、高效挡阳降温;结构简单、抗风防盗,操作携带方便,经济美观实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技术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第二实施例 图3是本技术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中多层支架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第三实施例 图中l.上层伞布,2.下层伞布,3.多层支架,4.带钢钩的弹性绳索,5.环状绳索,6. 抗风泄压遮阳孔,7.垂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至少包括上层伞布l,下层 伞布2,多层支架3,带钢钩的弹性绳索4和环状绳索5.,其中,所述的多层支架3将双层伞 布及车顶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支架由顶托21层托22连接杆23橡胶底座24组成, 层托22和橡胶底座24固定在连接杆23上,顶托21与层托22相距10厘米,层托22与橡胶 底座24相距20厘米。这样,多层支架3的顶托21可将双层伞布分开,层托22将下层伞布 与车顶分开,之间各形成高为10厘米和20厘米两条通风道。进一步的,为了将伞布前后风 挡和车顶上的伞布完全撑开,双层伞布的前边结合部的两角连接了两组带钢钩的弹性绳索, 弹性绳索的一端装有两个钢度大的钢钩,弹性绳索把伞布完全撑开后,将钢钩钩于汽车前轮 的幅板上。进一步的,为了将汽车后风挡处和车顶上的伞布完全撑开,双层伞布的后边的结 合部的两角用一组绳索连接,系成环状套于后备箱盖后锁好箱盖。这样一方面可将双层伞布 末端完全撑开;另一方面可以抗风防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的多层支架由顶托21层托22连接杆 23橡胶底座24组成,层托22和橡胶底座24固定在连接杆23上,顶托21与层托22相距10 厘米,层托22与橡胶底座24相距20厘米。使用时,先将多层支架从下层伞布上预留的支架 孔穿出,层托22置于下层伞布2的下方,这样可将下层伞布2与车顶分开;从支架孔穿出的 顶托21直接插入在上层伞布1上预设的托槽内,这样可将上层伞布1与下层伞布2分开,这 样上下层伞布及车顶之间分别形成10厘米和20厘米的间隙,作为空气流动和散热的通道。 安装完毕后直接将多层支架3的橡胶底座24置于汽车前后风挡上边的四角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伞布末尾的环状绳索,双层伞布车尾一边 结合部的两角用一根完整闭合且长度小于汽车后备箱盖的两短边垂直距离的弹性绳索连接, 形成环状绳索并将其套于汽车后备箱盖上。环状绳索与双层伞布车尾一边两角的连接处分别 从后备箱盖与车体间的缝隙穿出。盖好后备箱盖,这样一方面可将后风挡上的伞布完全撑开; 另一方面可以抗风防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如图4中所示,所述的抗风泄压遮阳孔,在双层伞布上 预留多个椭圆形的抗风泄压遮阳孔。,孔上覆盖着的挡阳布,在无风时,挡阳布处于闭合状态, 阻挡太阳光从抗风泄压遮阳孔的射入;在有风时,气流经过伞布之间的通风道,可将挡阳布 从内向外推开,挡阳布张开后风从抗风泄压遮阳孔排出,减小风力对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 阳伞内部的负载。多层伞布上预留的抗风泄压遮阳孔与前后两组弹性绳索所产生的拉力共同 抵消风载,减轻风对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的负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如图4中所示,所述的垂帘,在车顶上的双层伞布的边 缘配有与左右车窗、前后风挡的玻璃保持一定通风距离的垂帘,垂帘底边系有直径为5 厘米的塑料小球,这样一方面可以支撑垂帘与四周的玻璃保持2厘米至3厘米的通风距离; 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重物下拉垂帘,垂帘一直保持下垂状态,这样垂帘不会在风大时被风吹翻。 多层伞布和垂帘构成一个完整的篷式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伞布、第二层伞布和多层支架,所述的多层支架设置有顶托和层托,所述的顶托和层托由连接杆纵向连接固定,所述的圆柱型连接杆将设置在其上的顶托和层托分开固定,顶托至层托10厘米,层托至连接杆底端20厘米,所述的顶托和层托将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及第二层伞布和车顶分别分开形成高为10厘米和20厘米的通风层面,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的前侧短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防风防盗式车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伞布、第二层伞布和多层支架,所述的多层支架设置有顶托和层托,所述的顶托和层托由连接杆纵向连接固定,所述的圆柱型连接杆将设置在其上的顶托和层托分开固定,顶托至层托10厘米,层托至连接杆底端20厘米,所述的顶托和层托将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及第二层伞布和车顶分别分开形成高为10厘米和20厘米的通风层面,第一层伞布和第二层伞布的前侧短边设置成一体的结构,并在前侧的两角上设置有两根一端带钢钩的弹性绳索,与前侧相对的一侧为后侧也设置成一体的结构,并在后侧的两角上设置有一根完整的环形绳索将两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赵峰,孙艳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