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可控碳包覆!^ePO4合成电池正极 材料LWePO4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1996年J. Barker等在美国专利中首先提到了 NASIC0N型磷酸盐材料 Li3V2 (PO4) 3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1997年Goodenough小组首次报道了具有橄榄 石结构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能可逆的嵌入或脱出离子,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 极材料。LiFePO4的理论容量为170mAh/g,相对锂的电极电势为3. 5V。在小电流下,LiFePO4 有着平坦的放电电压曲线,其电压曲线可以和稳压电源媲美。但是其糟糕的电子和离子传 导率使得在Li+的嵌入和脱出的过程中,电子不能及时的导入和导出,使得其活性物质利用 率降低,容量部分损失。其电子电导率低的缺点可以通过减小磷酸盐材料的粒度和在其表 面碳包覆、机械研磨来避免。中国专利200810102098. 6中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介孔结构磷酸盐材料 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中提到由一次颗粒团聚而成的具有介孔的球形或椭球形的二次颗粒的介 孔材料能提高现有材料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可控碳包覆FePO↓[4]合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碳包覆磷酸铁的合成 称取1--100g颗粒大小为1nm~5μm磷酸铁,用80--120ml的蒸馏水超声分散15--30min之后,加入摩尔比为0.001~1的有机碳源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或间羟基苯甲酸,再超声15--30min,加入氢氧化锂,摩尔比LiOH∶FePO↓[4]=1∶1,加热到40~50℃,搅拌15--30min,加入1~100ml的甲醛溶液,升温到70~250℃,反应2~24h,冷却至室温以后用酸调节PH至6.8-7.2,蒸干,加入前躯体质量1~25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