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重联阀及电力机车电源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654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重联阀及电力机车电源控制电路,所述重联阀包括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包括转换扳钮及内部能够上下移动设置的转换柱塞,所述转换阀上部设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内固定有一个带有常开和常闭的微动开关,且对应该微动开关装设有能与转换柱塞连动的连杆;转换柱塞上下移动带动该连杆移动,微动开关动作并将相应的位置变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辅助控制电力机车电源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无需更改原有机车电路,从而保证改进后新的重联阀在既有电力机车和新造电力机车安装使用,且使用效果更为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电力机车的重联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电力机 车的双(多)机重联牵引并特别适合牵引重载货物运输的改进型重联阀及相应 的电力机车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运量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增大机车功率和采用双机与多机重联 牵引。重联阀就是专为双机或多机重联牵引而设置,其作用是当列车制动或缓 解时使重联补机的制动、缓解作用与本务机车完全协调一致。若本务机车与重 联补机发生断钩分离时,它能使本务机车和重联补机均处于制动状态,并使补 机的制动缸管接受所在机车的分配阀的控制,起到分离保护作用。目前,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联阀为纯气阀结构的重联阀。在机车换端操纵时 需要乘务员手动转换重联阀不同位置(本机或补机),如转换不正确或转换不到 位,易造成轮箍松缓或制动力不足。轮箍松缓,俗称"动轮弛缓"、"活轮",是 机车重大惯性事故之一,对行车安全危害极大;机车制动力不足,则易造成断 钩等事故。鉴于上述的缺陷,本案设计人对现有重联阀进行了改进,提出本技术, 在满足电力机车重联运用需要的前提下,能够克服上述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重联阀及电力机车电源 控制电路,以克服现有重联阀转换不正确或转换不到位,易造成轮箍松缓或制 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满足重联阀原有的功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重联阀,所述重联阀包括转换 阀,所述转换阀包括转换扳钮及内部能够上下移动设置的转换柱塞,所述转换 阀上部设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内固定有一个带有常开和常闭的微动开关, 且对应该微动开关装设有能与转换柱塞连动的连杆;转换柱塞上下移动带动该 连杆移动,微动开关动作并将相应的位置变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辅助 控制电力机车电源通断。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其中,电力机车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 电源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通过一零位失电中间继电器控制电子柜对晶闸管 的通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重联阀保护电路,该重联阀保护电路包括上 述微动开关,且该微动开关通过控制电源线连接于机车供电开关与电子柜之间, 重联阀在本机位、补机位间转换时带动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相应电路,控制机 车电子柜是否封锬。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其中,所述重联阀保护电路的微动幵关分别与 本机控制电源线和补机控制电源线连接,然后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电源电路。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其中,所述重联阀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以及 万能转换幵关,该二极管连接于微动幵关与第一控制电源电路间,该万能转换 开关具有三对触点,所述三对触点分别连接于本机控制电源线与微动开关的二 触点间以及二极管与第一控制电源电路间,该万能转化幵关能切断该保护电路 的供电,恢复机车第一控制电源电路的控制。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阓,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铁盒,该铁盒罩设于 所述微动开关外侧并固定于所述转换阀的阀体上,所述铁盒包括盒体和可拆卸 连接于盒体的盒盖。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其中,所述转换阀的阀体与内部的转换柱塞间 设有限制连杆移动时倾斜脱落的定位套;该定位套外周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的凹 槽。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其中,所述连杆为铜连杆,所述连杆直径为io,,所述转换柱塞的行程为7mm。如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所述联动装置外部设有四芯航空插头,以将该 微动开关连接于控制电源线与第一控制电源电路。一种电力机车电源控制电路,该电力机车包括操纵节及非操纵节,所述操 纵节及非操纵节安装有以上所述的改进型重联阀,且所述操纵节的重联阀和所 述非操纵节的重联阀间还连接有内重联电线,以将操纵节的本机、补机控制电 源线交叉连接至非操纵节的补机、本机控制电源线。如上所述的电力机车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力机车为SS4系列电力机车,所 述重联阀保护电路设于机车电路的420线上,所述本机控制电源线为401a线,所 述补机控制电源线为401b线。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为确保机车重联阀的正确转换,本技术 是在原重联阀上装设一套机械联动装置,并加以电路控制,如不正确转换则机 车牵引无电流。本技术应用时,无需更改原有机车电路,从而保证改进后 新的重联阀在既有电力机车和新造电力机车安装使用,且使用效果更为安全、 可靠。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改进型重联阀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改进型重联阀的增加保护电路后的机车电气原理图。图3A至图3C为本技术的改进型重联阀的铁盒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D为图3A中铁盒盒体的A向视图。图4A至图4C为本技术的改进型重联阀的铁盒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改进型重联阀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首先提出一种改进型重联阀,如图1所示,该重联阀包括转换阀200,转换阀200设有转换扳钮(图中未示出),且转换阀200的内部设有能 够上下移动的转换柱塞201,除此之外,转换阀200的上方还设有联动装置100, 联动装置100内固定有一个带有常开和常闭的微动开关1,该微动开关1的下 部装设有一根能伸入转换柱塞201上部的铜连杆2;转换柱塞201上下移动使 转换柱塞上的风路与电子机车的两组制动高压风路口的位置对应匹配,可分别 密封两组制动高压风路口,转换柱塞的移动同时带动该铜连杆2移动,使重联 阀内的微动开关1动作,将本机位或补机位的位置转换关系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用于辅助控制电力机车电路的通断。由于该重联阀的转换阀部的原理和结构并不仅限于此,而可采用多种现有 结构,此处不再针对转换阀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说明。如图l、图3A及图4C所示,联动装置100还包括外部铁盒3,该铁盒3罩 设于微动开关1的外侧,并与转换阀200的阀体相对固定。该铁盒3可由盒体 31与盒盖33构成,盒盖3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该盒体。本实施例中,该铁盒 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及垫圈固定于转换阀200的阀体上。如图1、图5所示,转换阀200的阀体与内部的转换柱塞201间设有限制 铜连杆移动时的路径并防止其倾斜脱落的定位套4,借以保证铜连杆2移动时 的路径,使得 微动开关1 (可采用LX19-KB型行程开关)动作到位;由于本实 用新型以定位套替代了原转换阀上的阀盖,为了保证转换阀内部的密封,该定位 套4外周设有凹槽41,用于安装0型圈5。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铁盒盒体31的尺寸可以为110x40x90 (长x宽x高,单位腿,下同),其中,高度尺寸(90)也可以适当减少或增 加,盒体厚度为l腿 2mm,材质可为钢板或铝板。铁盒盒盖33的尺寸可以为 115x12x95 (长x宽x高);高度尺寸(95)也可以依据盒体尺寸适当减少或增 加。厚度为lmm,材质可为钢板、铝板或其它透明材料;盒盖和盒体上均设有孔,可利用螺钉将盒盖固定于盒体上。定位套的尺寸为23. 5x11x23 (外径x内 径x长度),凹槽尺寸为3x2. 75和3x2. 25 (宽度x深度)。此实施例的各尺寸仅 用于理解该技术方案而列出,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 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化。改进型重联阀是通过在上述纯机械重联阀的转换阀部上部安装机械联动装 置,且联动装置内固定一个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重联阀,所述重联阀包括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包括转换扳钮及内部能够上下移动设置的转换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上部设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内固定有一个带有常开和常闭的微动开关,且对应该微动开关装设有能与转换柱塞连动的连杆;转换柱塞上下移动带动该连杆移动,微动开关动作并将相应的位置变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辅助控制电力机车电源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