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0736 阅读:4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控制阀;包括橡胶阀瓣,橡胶阀瓣的内部设有上凸棱、下凸棱,外部设有凸筋、外凸棱,橡胶阀瓣的上凸棱、下凸棱、外凸棱使阀瓣内部形成上平面和下平面,上凸棱与下凸棱二者压合紧密形成密封线I,所述上平面上设有凸起I,下平面上设有凸起II,所述凸起I和凸起II的两端截止于所对应的外凸棱的位置,所述凸起I和凸起II以密封线I与阀轴线所形成的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且沿阀轴线方向错开布置,凸起I与橡胶阀瓣内侧形成密封线II,凸起II与凸起I形成密封线III;密封线I与密封线II之间形成腔室I,密封线II与密封线III之间形成腔室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控制阀
技术介绍
真空输送系统是一种利用真空的作用将一些颗粒、液体等物料转移输送至其他地点的密闭式系统,比如输送厕所污水的真空排污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真空输送案例。一般真空输送系统内部的真空度都在粗真空范围内,不多于80KPa,应用于真空输送系统的阀门具有一些特殊性,比如自动控制、开闭频繁、开闭迅速、阀芯与阀座之间密封良好等,这样的要求是为了达到输送迅速,减少真空损失,保证整个系统正常有效运行的目的。用于真空输送系统的阀门通常都是一种专门设计开发的专用部件,例如在文件US6575425B1和 US2006/0237075A1中的真空控制阀,是利用自身结构和大气与真空系统的压力差实现阀门的开启和闭合。在这两个文件中,真空控制阀的密封是在橡胶阀瓣内侧形成一条密封线,这一条密封线就决定了这个阀门密封效果的好坏。真空输送系统经常输送的介质带有一定的杂质,比如厕所污水,因此这种密封方式的缺点是一旦杂质停留在密封线上,就会破坏密封造成阀门泄漏。另外真空输送时介质的流速比较快,对阀门通道的磨损比较大,一旦橡胶阀瓣有不均勻的磨损也比较容易破坏密封。这种真空控制阀的闭合压力是大气与真空系统的压差,一般只有20 70KPa (阀门的开启压力是15KPa),这么小的压力使真空阀门的密封显得更脆弱,因此真空输送系统的常发故障就是阀门泄漏,从而带来系统真空损失,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甚至不能输送。发生真空阀泄漏的应对措施是及时更换真空阀,并同时使真空泵站持续工作努力保持真空,因此作为真空输送系统改善真空阀的密封效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有益于改善系统的性能、降低故障率、节省能耗和降低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真空控制阀容易泄漏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控制阀;具有密封效果好,降低阀门故障率、节省系统能耗、降低维护费用进而改进系统性能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控制阀,包括橡胶阀瓣,橡胶阀瓣的内部设有上凸棱、下凸棱,外部设有凸筋、外凸棱,橡胶阀瓣的上凸棱、下凸棱、外凸棱使阀瓣内部形成上平面和下平面,上凸棱与下凸棱二者压合紧密形成密封线I,所述上平面上设有凸起I,下平面上设有凸起II,所述凸起I和凸起II的两端截止于所对应的外凸棱的位置,所述凸起I和凸起II以密封线I 与阀轴线所形成的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且沿阀轴线方向错开布置,凸起I与橡胶阀瓣内侧形成密封线II,凸起II与凸起I形成密封线III ;密封线I与密封线II之间形成腔室I,密封线II与密封线III之间形成腔室II。三条密封线和两个腔室的结构,密封效果显著增强,即使有杂质破坏了其中一条或两密封线,也不能使真空阀泄漏,真空阀的使用寿命和密封的紧密性都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提高。所述凸起I或凸起II沿密封线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状,三角形的顶部是圆角,三角形的根部与橡胶阀瓣圆滑过渡,其中一端过渡夹角δ1>90°,另一端过渡夹角 δ 2 > 150°。这种结构使得凸起与橡胶阀瓣内部形成最大的圆滑过渡,圆滑过渡一方面利于减小介质的流通阻力,减少介质的存留,另一方面也能尽量改善介质对阀瓣内部的磨损, 这种磨损的改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介质流过阀瓣内部时,严重的磨损主要集中在凸起I和凸起II三角形截面长边所形成的平面上,这个平面不参与密封又具备较大的厚度, 承受磨损能力强;另一方面原来介质对上凸棱、下凸棱产生的冲击和磨损让凸起I和凸起 II阻挡住,因此密封线I的密封效果和寿命有所改善。凸起I和凸起II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密封线I、密封线II、密封线III平行。密封线I,密封线II,密封线III的垂线与阀轴线形成夹角β 、夹角β 2、夹角 β 3,夹角β 、夹角β 2、夹角β 3各不相等。三条密封线是由不同的结构部位形成的,三条密封线相互平行,但密封的压紧方向都不一样,这样的结构产生的效果是三个密封部位的磨损不均等,即使是某些部位磨损严重,因其他部位的不均等作用也使这个磨损产生的效果更容易得到补偿,这种补偿利于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良好的真空控制阀,降低了真空控制阀的故障率、节省了系统能耗、降低维护费用,改进了真空输送系统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阀密封结构图;图2橡胶阀瓣B-B剖视图;图3是图1中I处密封结构局部放大图;图4是橡胶阀瓣的其中一个方向的立体图;图5是橡胶阀瓣的另一个方向立体图。图中,1-阀连接体I,2-阀中间体,3-橡胶阀瓣,4-控制腔,5-阀连接体II,6_取真空口,7-唇缘,8-凸筋,9-控制腔接口,10-翻边,11-上凸棱,12-下凸棱,13-外凸棱,14-凸起I,15-凸起II,16-密封线I,17-密封线II,18-密封线III,19-垂线,20-阀轴线,21-腔室Ι,22-腔室II,23-上平面,24-下平面,25-根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真空控制阀,如图1 5所示,图中,1-阀连接体I,2-阀中间体,3-橡胶阀瓣, 4-控制腔,5-阀连接体II,6-取真空口,7-唇缘,8-凸筋,9-控制腔接口,10-翻边,11-上凸棱,12-下凸棱,13-外凸棱,14-凸起Ι,15-凸起II,16-密封线1,17_密封线II,18-密封线III,19-垂线,20-阀轴线,21-腔室I,22-腔室II,23-上平面,24-下平面,25-根部。 图1中右边的箭头表示介质和大气流入端、左边的箭头表示真空端。橡胶阀瓣3的内部设有上凸棱11、下凸棱12,外部设有凸筋8、外凸棱13,上凸棱11、下凸棱12、外凸棱13形成上平面23和下平面Μ,上凸棱与下凸棱二者压合紧密形成密封线I 16,所述上平面上设有凸起I 14,下平面上设有凸起II 15,所述凸起I 14和凸起II 15的两端截止于所对应的4外凸棱的位置,所述凸起I 14和凸起II 15以密封线I与阀轴线20所形成的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且沿阀轴线方向错开布置,凸起I 14与橡胶阀瓣3内侧形成密封线II 17,凸起II 15与凸起I 14形成密封线III18;密封线I 16与密封线II 17之间形成腔室I 21,密封线II 17与密封线III18之间形成腔室II 22。所述凸起I 14或凸起II 15沿密封线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状,三角形的顶部是圆角,三角形的根部25与橡胶阀瓣3圆滑过渡,其中一端过渡夹角δ1>90°,另一端过渡夹角δ2>150°。这种结构使得凸起与橡胶阀瓣3内部形成最大的圆滑过渡,圆滑过渡一方面利于减小介质的流通阻力,减少介质的存留,另一方面也能尽量改善介质对阀瓣内部的磨损,这种磨损的改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介质流过阀瓣内部时,严重的磨损主要集中在凸起I 14和凸起II 15三角形截面的长边所形成的上平面23和下平面M上,这两个平面不参与密封又具备较大的厚度,承受磨损能力强;另一方面原来介质对上凸棱、下凸棱产生的冲击和磨损让凸起I 14和凸起II 15阻挡住,因此密封线I 16的密封效果和寿命有所改善。凸起I 14和凸起II 15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密封线I 16、密封线II 17、密封线ΙΙΙ18平行。密封线I 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控制阀,包括橡胶阀瓣,橡胶阀瓣的内部设有上凸棱、下凸棱,外部设有凸筋、外凸棱,橡胶阀瓣的上凸棱、下凸棱、外凸棱使阀瓣内部形成上平面和下平面,上凸棱与下凸棱二者压合紧密形成密封线I,其特征是,所述上平面上设有凸起I,下平面上设有凸起II,所述凸起I和凸起II的两端截止于所对应的外凸棱的位置,所述凸起I和凸起II以密封线I与阀轴线所形成的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且沿阀轴线方向错开布置,凸起I与橡胶阀瓣内侧形成密封线II,凸起II与凸起I形成密封线III;密封线I与密封线II之间形成腔室I,密封线II与密封线III之间形成腔室I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王艳左彦东姜广辉李酉刘晓龙郑金霞林常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