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具有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和二硫代磷酸金属盐的润滑油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925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于传动装置变得更为紧凑,并且在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负荷的条件下运行,因此润滑油的使用条件变得更为苛刻。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在基础油中包含在现有技术中被视为具有低极压特性的二硫代磷酸金属盐和具有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采用该润滑油组合物,抗咬死特性良好,极压特性与采用硫/磷型极压剂时相同或更优。此外,疲劳特性较低,氧化稳定性较高,并且可以获得长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是传动油。
技术介绍
由于车辆中的传动装置在高速及高负荷的条件下使用,因此,此处 使用的传动油需要具有优异的抗咬死特性和耐磨特性。此外还需要改善 燃料消耗。改善燃料消耗的通常方法是降低粘度,和通过添加摩擦改进 剂来减小摩擦,但是通过添加摩擦改进剂来减小摩擦会在手动传动的情 况中引起同步机构的故障,因而通过降低粘度改善燃料消耗的方法成为 主要方法。然而,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引发咬死特性降低和机器发生损害的问题。 因此,为了增大它们的抗咬死特性,车辆中的传动油使用额外量的极压 添加剂,例如以硫化烯烃和硫化酯为代表的硫型添加剂,或诸如磷酸酯或磷酸酯的胺盐等磷型添加剂。参见日本特开第2004-262980号公报、日 本特开平第10-259393号公报(1998)和日本特开平第10-316987号公报 (1998)。近年,因为对用于高速路的高速运输的需求突然增多,所以车辆高 速运行的比例增大,同时,随着传动齿轮单元已被制造得更为紧凑以响 应获得更高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改善的空气动力特性的措施,对于用在手 动变速箱和减速器中的传动油,发动机内的温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升高。为解决该问题,必须添加额外量的诸如上述硫化烯烃和磷酸酯等极 压剂,但是由此存在高温(通常为15(TC以上)时氧化稳定性的不足和腐蚀 损耗被加强的强烈趋势。产生了与金属(尤其是铜)的腐蚀和油泥有关 的问题,结果发生了齿轮齿面上的磨损和卡咬被加强的现象。此外,在手动传动的情况中,在同步机构内的同步器齿环和齿轮锥中发生摩擦系 数的降低或异常磨损,因而同步化不能良好地进行,并且产生诸如需要 更多努力来换档或甚至不能变档等问题。最近,为了解决上述的换档/同步化问题,已经提议将上述的硫/磷型 极压剂换成金属清洁剂/二硫代磷酸锌型。但是已经指出了不能获得足够 的极压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欲获得润滑油组合物,由此,即使在因传动装置更为紧凑 的尺寸所致的高速高负荷条件下,抗咬死性能也不会损失,而且仍有足 够的极压性质,疲劳特性较低,氧化稳定性较高,并且可以获得长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所述润滑油组 合物通过将含有极性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连同迄今被视为具有低极 压特性的二硫代磷酸金属盐混入矿物油和/或合成油基础油中而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抗咬死特性良好, 极压特性与采用硫/磷型极压剂时相同或更优,疲劳特性较低,氧化稳定 性较高,并且可以获得长寿命,因此即使在传动装置被制造得更为紧凑 时的高速高负荷操作条件下,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润滑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基础油没有具体限定,可以使用普 通润滑油中所用的矿物油类型的基础油和/或合成油类型的基础油。这些 矿物油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可以通过以任何比例混合矿物油基础油的适 宜组合、合成基础油的适宜组合、或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而使用。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没有具体限定,不过其值优选为至少90(根据ASTMD2270),从而得到低温至高温的优异的粘度特性,或更优 选为至少100,最优选为至少110。对所述粘度指数的上限没有具体限定,对于诸如正构烷烃、疏松石 蜡和GTL蜡型或异链垸烃型(其中,上述这些被异构化)等矿物油,其可以为大约135 180,或者对于复合酯型基础油或HVI-PAO型基础油, 其可以为大约150 225。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小于90,则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 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的量增多,并且由于使用了大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 酸酯,剪切稳定性劣化,这是不理想的。作为矿物油类型的基础油的具体描述,可以提及对原油常压蒸馏 得到的常压渣油经真空蒸馏后,对得到的润滑油馏分进行诸如溶剂脱沥 青、溶剂萃取芳香烃、氢化裂解、溶剂脱蜡和加氢精制等处理而精制得 到的那些矿物油;或者蜡异构化的矿物油。对与上述矿物油基础油不同的润滑油基础油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使 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合成油。它们可以根据例如用途选择或指定,并且 可以与矿物油以任何比例使用。例如,可以提及聚-cc-烯烃、a-烯烃共聚 物、聚丁烯、多元醇酯、二元酯、多羟基醇酯、聚氧化烯二醇、聚氧化 烯二醇酯、聚氧化烯二醇醚和环烷化合物。其他实例是对通过费-托法由天然气制造的GTL蜡(气-液蜡)进行异 构化的方法制得的润滑油基础油。基础油在100。C的动力粘度(根据ASTMD445)的上限优选为8 mm2/s, 更优选为6mm2/s。基础油在IO(TC的动力粘度的下限优选为2mm2/s,更 优选为3 mm2/s。如果IO(TC的动力粘度小于2mm2/s,则在润滑点形成的 油膜不足,因而润滑将劣化,并且担忧齿面的咬死和磨损问题。基础油 的蒸发损失也将增多,这是不理想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将二硫代磷酸金属盐混入基础油中。对于二硫代磷酸金 属盐,可以使用二垸基二硫代磷酸锌和或二浣基二硫代磷酸钼等。通常, 使用这样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具有碳原子数 为3 18的伯垸或仲烷基,或取代有碳原子数为3 18的烷基的垸基芳 基作为其中的垸基。这些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可以单独使用或两 种以上组合使用,不过特别优选的是其中的主要成分是具有仲烷基的二 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那些物质,因为它们增大了耐磨性。作为以上提及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二丙基 二硫代磷酸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二戊基二硫代磷酸锌、二己基二 硫代磷酸锌、二异戊基二硫代磷酸锌、二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锌、二辛 基二硫代磷酸锌、二壬基二硫代磷酸锌、二癸基二硫代磷酸锌、二(十二 垸基)二硫代磷酸锌、二丙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锌、二戊基苯基二硫代磷酸 锌、二丙基甲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锌、二壬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十二 烷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锌。作为以上提及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二丙基 二硫代磷酸钼、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钼、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钼、二己基二 硫代磷酸钼、二异戊基二硫代磷酸钼、二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钼、二辛 基二硫代磷酸钼、二壬基二硫代磷酸钼、二癸基二硫代磷酸钼、二(十二 烷基)二硫代磷酸钼、二丙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钼、二戊基苯基二硫代磷酸 钼、二丙基甲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钼、二壬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钼和二(十二 垸基苯基)二硫代磷酸钼。与这些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共混时润滑油组合物中的锌或钼的含量为约0.02重量% 1.0重量。%,优选为约 0.04重量% 0.5重量%,更优选为约0.08重量% 0.4重量%。具有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与以上提及的二硫代磷酸金属盐一同 混入润滑油组合物中。该具有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是共聚物,并且是 具有包含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包含羟基的 乙烯基单体作为其必要构成单体的共聚物。作为以上提及的包含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 酯(a)的具体实例,可以举出(al)具有碳原子数为1 4的垸基的(甲基两烯酸烷基酯,例如(甲 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或(甲基)丙烯酸 异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仲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含基础油、具有羟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和二硫代磷酸金属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竜司长富悦史胁园哲郎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砚壳石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