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424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和电解质层。可渗透氢的金属 基底作为阳极。电解质层设置在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上,并且具有质子导 电性。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的至少一部分由其再结晶温度高于指定温度的 金属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通常,燃料电池是从燃料即氢和氧获得电能的装置。因为燃料电池在 环境方面优异并可获得高的能量效率,所以正广泛地开发燃料电池作为能 量供给装置。存在包括固体电解质的一些类型的燃料电池,例如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氢渗透膜燃料电池(HMFC)。在此,氢渗 透膜燃料电池具有可渗透氢的致密膜。可渗透氢的致密膜由具有氢渗透性 的金属构成,并且作为阳极。氢渗透膜燃料电池具有其中具有质子导电性 的电解质沉积在可渗透氢的膜上的结构。 一些供给到可渗透氢的膜的氢通 过催化剂反应转化成质子。质子在具有质子导电性的电解质中传导,与在 阴极供给的氧^Jl,并且由此产生电力,如在专利文献l中/>开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7>开No. 2004-146337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存在如下情形因为可渗透氢 的膜在氢渗透膜燃料电池运行期间变形,所以可渗透氢的膜与电解质层界 面分离。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防止在可渗透氢的膜和电解质层之间发生界 面分离的燃料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包括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和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 作为阳极的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和 设置在所述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上并具有质子导电性的电解质层, 其中所述可渗透氢的金属基底的至少一部分由其再结晶温度高于指定温度的金属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