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936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0),具有膜-电极接合体(10)、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两侧的流路(22、32)、以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和流路之间的流体透过性部件(212、312),阳极侧的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比阴极侧的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小。这时,阳极侧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流通量增加,并且阴极侧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流通量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氢和氧作为燃料来得到电能的装置。该燃料电池 由于在环境方面优异且能够实现高能量效率,因此作为今后的能量供给 系统而进行了广泛开发。已公开有如下的燃料电池,即,在电解质膜的单侧,依次配置有发 挥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功能的氢电极层、由发泡烧结金属构成的多孔 体层、以及平坦的隔膜,并且在电解质膜的另一侧,依次配置有发挥催 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功能的氧电极层、由发泡烧结金属构成的多孔体 层、以及平坦的隔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3095号爿>才艮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燃料电池以电解质膜为中心具有对称结 构。这时,由于高温运转时从阴极側向阳极侧的水移动量不足,可能使 发电性能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高温运转时的发电性能降低的燃 料电池。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膜-电 极接合体两侧的流路、以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和流路之间的流体透过性部件,其中,阳极侧的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比阴极侧的流体透过 性部件的热阻小。在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中,由于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两侧的流路、以及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和所述流路之间的流体透过性部件,其中,阳极侧的所述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比阴极侧的所述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8-24 228331/20061. 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两侧的流路、以及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和所述流路之间的流体透过性部件,其中,阳极侧的所述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比阴极侧的所述流体透过性部件的热阻小。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透过 性部件含有气体扩散层。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阳极侧的所述 气体扩散层的厚度比阴极侧的所述气体扩散层的厚度小。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阳极侧的 所述气体扩散层,由热阻率比构成阴极侧的所述气体扩散层的材料的热 阻率小的材料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述气体扩散层仅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阴极与所述流路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述流体透过性部件含有疏水层。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阳极侧的所述 疏水层的厚度比阴极侧的所述疏水层的厚度小。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阳极侧的 所述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弓田修城森慎司大田佳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