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三维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53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球,包括镂空球形外壳和二氧化钛纤维球,二氧化钛纤维球填充在镂空球形外壳内,二氧化钛纤维球的外表面分散缠绕有一组光导纤维,所有光导纤维的尾端插入二氧化钛纤维球内部,始端由二氧化钛纤维球内部穿出并伸出镂空球形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具有一定空隙和疏密度的三维二氧化钛球装在球形外壳中,提高了耐水流冲击负荷的能力,可使水处理装置运行周期延长。并且使用了光导纤维束,使球形纳米二氧化钛纤维内部和外部均匀感受太阳光或人工光源发射的光,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在处理污水时除了光催化氧化,还会起到流离生物载体的作用,提高净化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催化剂的结构,属于光催化功能材料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微 污染水源水处理等水质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二次 污染,是典型的环境友好技术之一,开发研制高效实用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功能材料是国内外 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主要应用形式有纳米粉、薄膜和负载光催化剂等,这些应用形式均 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将纳米粉二氧化钛直接应用于水和废水处理,催化剂难以分离回收, 从而导致运行费用偏高,限制了此类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将纳米二氧化钛固定于载体上,导 致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体积比大大降低,严重降低了光催化效率和活性,加之二氧化钛固定 化技术还很不成熟,催化剂的脱落流失在所难免。因此,有必要研制开发一种具有较高的光 催化活性,又适宜快速分离的新型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出现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 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目前,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技术见诸报道的有KDC法、溶热法及传统的溶胶凝胶法, 所获得的产物只能归于纤维状二氧化钛晶须或短纤维,获得的纤维长度至多几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球,其特征在于:包括镂空球形外壳和二氧化钛纤维球,二氧化钛纤维球填充在镂空球形外壳内,二氧化钛纤维球的外表面分散缠绕有一组光导纤维,所有光导纤维的尾端插入二氧化钛纤维球内部,始端由二氧化钛纤维球内部穿出并伸出镂空球形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南刘峰马志会魏振涛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