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及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以及使用它们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42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的电枢,可以解决在现有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电枢两端部漏磁通与铝框内交链,从而产生成为马达制动力的粘性阻尼力的问题。具体为,一种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20),在由磁性体构成的圆筒形磁轭(20b)的内侧于轴向上并排配置多个圆筒形绕组(20a),由覆盖圆筒形磁轭(20b)外侧的框(20d)、(20e)构成,其为,仅在圆筒形磁轭(20b)存在的轴向区域为铝框(20d),使电枢的轴向两端部为树脂盖(20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在管状场磁极周围隔着空隙安装圆筒形磁轭来得到高 特性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及圆筒型线性马达 场磁极以及使用它们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结构。
技术介绍
图5是表示现已公知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示意侧视图,图6表示其侧剖视 图。本专利技术作为对象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如图5所示,由具有场磁极10的定子和 具有与该场磁极10同心配置的电枢20的动子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别改良该场 磁极IO和电枢20。首先,如图6所示,场磁极10具备各自在轴向上磁化的多个圆柱状的磁 铁10a;在各磁铁10a之间插入的由磁性体构成的圆柱状极靴10b;在内部收容 磁铁10a及极靴10b的不锈钢管10c;及安装在该不锈钢管10c的轴向两端的端 块10d。各磁铁10a配置为极性交替不同,换言之N极与S极的磁极以同极相 对。端块10d用于抵住各磁铁之间所产生的排斥力,构成安装在不锈钢管10c 的两端部的结构。另外,同样如图6所示,电枢20具备圆筒形绕组20a;由磁性体构成的 圆筒形磁轭20b;及铝框20d。 §卩,构成在轴向上摆放多个圆筒形绕组20a,将 它们配置在圆筒形磁轭20b的内观U,而且在圆筒形磁轭20b的外侧安装铝框20d 的结构。为了在确保电枢20的机械刚性的同时,实现电枢20的轻量化,框20d 由铝材料构成。线性马达构成为,上述场磁极10和电枢20隔着磁隙分别配置在同轴上, 使场磁极10作为定子1,使电枢20作为动子2,并相对地进行移动。通过使用圆筒形磁轭20b,气隙磁通密度提高,在实现马达的高性能化的同 时,通过将场磁极10所产生的磁通导入圆筒形磁轭20b内,能够降低向铝框20d 漏出的磁通,抑制粘性阻尼力。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有,作为同极相对地收容有多个磁铁10a的 不锈钢管10c的端部的坚固固定的端块10d。图7是说明端块的定子1的剖视图。在图7中,70是场磁极,70a是配置为相互同极相对的多个磁铁,70c是抵 住其外周的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管,70e是两端形成有螺纹的贯穿所有磁铁70a 的非磁性材料的轴,70d是嵌入轴70e的螺纹的端块。构成为通过磁铁70a所产 生的漏磁通和动子10内部通电的绕组,在定子轴向上产生驱动力,该定子的连 结通过轴70e的螺纹部70f拧紧固定端块70d来进行。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平10-3135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图6所示的电枢20的两端部附近,场磁极10漏出的磁通与铝框 20d交链并产生涡流,结果存在产生粘性阻尼力的缺点。另外,由于图7所示的圆筒型线性马达装置为轴70e必须贯穿所有磁铁70a, 所以通过扩展磁铁70a的宽度或者增加数量来使电枢20变长时,轴70e也必须 成为相同的长度,因此,不适合于制造较长的电枢20。而且,针对电枢20的各个长度必须分别准备轴70e,存在费用方面、制造 方面、保管方面的问题。而且,由于仅仅是端块70d和轴70e螺合固定的连结,所以螺纹发生松动、 磨损时,存在磁铁的排斥力所引起的端块70d与场磁极70 —起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尽量减小粘性阻尼力, 极富制造性及组装性,廉价的圆筒型线性马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如下构成的。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其为在由磁性体构成的 圆筒形磁轭的内侧于轴向上并排配置多个圆筒形绕组,由覆盖所述圆筒形磁轭 外侧的框构成的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其特征在于,由电导率大致为0的树脂 材料构成所述框。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方案1所述的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中,其特征在 于,仅在所述圆筒形磁轭存在的轴向区域为铝框,使所述电枢的轴向两端部为 树脂盖。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为在不锈钢管的内 侧配置在轴向上磁化的多个圆柱状磁铁,以便N极和S极的磁极以同极相对, 在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配设端块而构成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特征在于, 由安装有螺栓的端块构成所述端块。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为在不锈钢管的内 侧配置在轴向上磁化的多个圆柱状磁铁,以便N极和S极的磁极以同极相对, 在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配设端块而构成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特征在于, 由安装有栓销的端块构成所述端块。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方案3或4所述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中,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端块在外径上切出螺纹,所述管在内径上具有同样的螺纹 可实现螺合固定。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方案3或4所述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中,其 特征在于,所述端块相对于所述管具有卡槽,在与所述管嵌合之后通过使所述 管变形为与卡槽相同的形状来进行固定。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方案3或4所述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中,其 特征在于,所述端块及所述管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为在不锈钢管的内 侧配置在轴向上磁化的多个圆柱状磁铁,以便N极和S极的磁极以同极相对,5在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配设端块而构成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特征在于, 由外径上切有螺纹的端块构成所述端块,通过在所述管上拧紧所述端块,向推 压方向作用所述磁铁,使所述磁铁之间的间隙贴紧,并且所述端块相对于所述 管具有卡槽,在与所述管嵌合之后通过使所述管变形为与卡槽相同的形状来进 行固定。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为在不锈钢管的内 侧配置在轴向上磁化的多个圆柱状磁铁,以便N极和S极的磁极以同极相对, 在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配设端块而构成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其特征在于, 由外径上切有螺纹的端块构成所述端块,通过在所述管上拧紧所述端块,向推 压方向作用所述磁铁,使所述磁铁之间的间隙贴紧,并且所述端块及所述管通 过焊接进行固定。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方案3、 4、 8或9所述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场磁极 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磁铁之间插入由磁性体构成的圆柱状极靴。方案11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方案1或2 所述的圆筒形电枢的中空空间内,隔着磁隙相互同轴状地配置管状场磁极,使 所述场磁极与所述电枢相对地行走移动。方案12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形电枢 的中空空间内隔着磁隙相互同轴状地配置方案3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场磁 极,使所述场磁极与所述电枢相对地行走移动。方案13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方案1或2 所述的圆筒形电枢的中空空间内,隔着磁隙相互同轴状地配置方案3至10中任 意一项所述的场磁极,使所述场磁极与所述电枢相对地行走移动。通过上述构成,可得到尽可能地抑制了粘性阻尼力的高性能的圆筒型线性 马达。另外,可得到如下高性能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即使磁铁的宽度或数量增加 定子变长也不需要改变轴的长度,因而适合于制作较长的定子,而且不存在拧 紧轴和端块的螺纹发生松动、磨损而由磁铁的排斥力引起端块与定子一起损坏 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剖视图。 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圆筒型线性马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场磁极的图,(a)是实施 例l, (b)是其变形例。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圆筒型线性马达的场磁极的图。图5是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其为在由磁性体构成的圆筒形磁轭的内侧于轴向上并排配置多个圆筒形绕组,由覆盖所述圆筒形磁轭外侧的框构成的圆筒形线性马达电枢,其特征在于, 由电导率大致为0的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俊行高野透田边政彦山田孝史永松清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