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膀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128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囊腔体,囊腔体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的隔膜,此隔膜呈穹窿形,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及空气腔;尿液腔的后侧端设有两个输尿管袢,另一端设有尿道袢,输尿管袢为大口径圆管形,空气腔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合对人体进行原位植入,可保持正常的排尿节律,排尿方式简便,有利于保护肾功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的代用品,特别是一种人工膀胱装置。为了解除患有膀胱疾病病人的痛苦,医院中医生对惠有膀胱癌作全膀胱切除及由于各种膀胱病变,导致膀胱功能丧失不能进行正常的储尿、排尿功能的病人,可采用人工膀胱装置进行替代。目前,现有的膀胱装置是一种囊腔体,其外壳较硬不易变形,在囊腔内套一个内囊,内囊壁较薄且柔软,使囊腔形成互不相通的双腔体,即内腔和内、外囊壁间的外腔,在植入人工膀胱装置的同时植入辅助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由储水器和唧筒组成。内腔储存尿液,外腔经唧筒与储水器相连。当排放尿液时,按压唧筒,将储水器内的水注入外腔,外腔内水压挤压内囊壁,将内腔中的尿液排出。在尿液充盈过程中,在储水器内的弹簧作用下,储尿器外腔内的水回吸至储水器中,使腔内形成负压,促使尿液经输尿管进入内腔,从而完成储尿及排尿功能。但这种人工膀胱装置的缺点是,在植入人工膀胱装置的同时还需植入体积与之相近的储水器,因此,在体内占据的空间过大,影响腹腔中其它内脏的功能。其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难以实用化。由于内腔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亦不符合肾及输尿管生理,干扰泌尿和输送尿液的正常生理过程。且在尿液排放过程中,由于内囊折皱,导致尿液排空不完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人工膀胱装置,其结构是模拟正常的膀胱,结构简单、实用,不需要辅助动力装置即可完成储尿与排尿功能;其造型符合盆腔解剖。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囊腔体,所述的囊腔体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的隔膜,此隔膜呈穹窿形,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及空气腔;尿液腔的后侧端设有两个输尿管袢,另一端设有尿道袢,输尿管袢为大口径圆管形,空气腔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纵断面示意图,此图显示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状。图2为本技术横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盈过程中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充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排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囊腔体1,此囊腔体1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选用硬度较大的硅橡胶材料制成,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隔膜3,隔膜3采硬度较低的硅橡材料制成,且用粘合硅橡胶的粘合剂将其粘合固定在囊腔体1内中部周缘。自然状态下呈穹窿形,与囊腔壁的顶部或底部完全一致,此隔膜3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6和空气腔2;尿液腔6的后侧端设有两个输尿管袢7,另一端设有尿道袢5。输尿管袢7为圆管形,其具有较大的内径,内径为0.70cm左右,在其上口处粘合有涤纶绒套。空气腔2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4,借助该空气导管4使其与空气相通。尿液腔6与空气腔2的容量可以变化,二者互补,任何状态下尿液腔6与空气腔2的容量之和均等于囊腔体1的总容量。实际使用时,将人工膀胱装置植入人体后,当尿道袢5关闭时,尿液经输尿管输入尿液腔6内,随着尿量增多,隔膜3随着上升,由于隔膜3较为柔软没有明显的阻力,且由于空气腔2与空气相通,因而尿液在充盈期处于持续稳定的低压(一般在0-10cm)。当隔膜3上升至与囊腔体1上内壁完全贴合时,尿液腔6中的尿液达到最大容量,即相当于囊腔体1的总容量,而空气腔2的容量则降为零。尿液的排放可采用将尿道袢5与人体尿道相连接的方式,从空气腔2对隔膜3施压一定的压力来排放尿液,或采用人工尿道,排尿期尿液腔呈相对负压。尿液腔6内在充盈期的持续低压及排尿期相对负压有利于肾盂尿经输尿管引流,从而保护了肾的正常解剖和功能。随着尿液的排放,隔膜3下降至与囊腔体1的下内壁完全贴合时,空气腔2容量达到最大,尿液腔6内容量降为零,即残留尿液为零。尿液完全被排空,有利于保持人工膀胱装置储尿的有效容量,预防尿路感染。由于本技术的人工膀胱装置囊腔体1的外壁较硬,植入人体后不易变形,囊腔体总容量相当于完全状态下的正常膀胱,由于囊腔体的造型模拟充盈状态下的正常膀胱与所在盆腔解剖空间相匹配,有利于原位植入。且由于输尿管袢结构及与输尿管相应的吻合方式,使输尿管吻合口愈合良好,并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及抗返流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植入辅助动力装置即可完成储尿与排尿功能。2、由于人工膀胱装置的囊腔体造型模拟充盈状态下的正常膀胱,适用于对人体进行原位植入。3、可上下起伏的隔膜使流体力学性能符合机体的生理要求,植入人体后可长期保持良好的尿流动力学水平;而且,可保持正常的排尿节律,排尿方式简便。4、输尿管袢和输尿管相应的吻合方式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和抗返流功能,有利于保护肾的正常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肾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囊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腔体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的隔膜,此隔膜呈穹窿形,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及空气腔;尿液腔的后侧端设有两个输尿管袢,另一端设有尿道袢,输尿管袢为大口径圆管形,空气腔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腔体及隔膜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囊腔体,囊腔体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的隔膜,此隔膜呈穹窿形,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及空气腔,尿液腔的后侧端设有两个输尿管袢,另一端设有尿道袢,输尿管袢为大口径圆管形,空气腔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本技术结构简单,适合对人体进行原位植入,可保持正常的排尿节律,排尿方式简便,有利于保护肾功能。文档编号A61F2/04GK2265773SQ9621375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广有, 马腾骧, 李洪媚, 郑秀琴, 刘春雨, 陆志强, 顾汉卿, 陆茉珠 申请人: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囊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腔体的侧面及横断面呈椭圆形,其纵断面呈三角钝圆的且底边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在囊腔内中部设有可上下起伏的隔膜,此隔膜呈穹窿形,将囊腔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即尿液腔及空气腔;尿液腔的后侧端设 有两个输尿管袢,另一端设有尿道袢,输尿管袢为大口径圆管形,空气腔的一端设有空气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有马腾骧李洪媚郑秀琴刘春雨陆志强顾汉卿陆茉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