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件整体式应力锥,通过减少部件的数目改善油脂保持部的密封特性。所述配件整体式应力锥由应力锥(2)和配件(3)构成,其中,所述应力锥(2)利用圆筒形橡胶弹性体制成、并且安装在电缆芯(11)的外周,所述配件(3)包围所述电缆芯(11)并与应力锥(2)的低压侧成一体地配置。该应力锥(2)包括:圆筒形半导体部(5),所述圆筒形半导体部(5)配置于低压侧,并且在高压侧端部具有钟形口状的电场弛豫部(51);绝缘体部(6),所述绝缘体部配置在高压侧并具有和半导体部(5)同心地延伸到电场弛豫部的低压侧端部;以及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7),所述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7向绝缘体部(6)的低压侧延伸,并与半导体部(5)的外周形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及利用该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的 电缆密封端。具体地说,涉及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所述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 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并显著改善密封部(油封部)的密封特性,并涉及利用该金属配件整 体式应力消除锥的电缆密封端。
技术介绍
在此之前,作为这种电缆密封端,已知有(1)将环氧树脂单元固定到瓷套管的基 部的内侧,并将模制橡胶应力消除锥安装于上述环氧树脂单元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No. 1);或者(2)不设置上述环氧树脂单元,而利用模制橡胶应力消除锥本身控制电场的 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No. 2)。但是,在上述(1)中所述的电缆密封端中,尽管能够容易地进行模制橡胶应力消 除锥的定位,不过,由于必须给予模制橡胶应力消除锥与环氧树脂单元之间的界面以预定 的界面压力,所以,存在着这样的困难,即,必须在模制橡胶应力消除锥的附近配置具有诸 如相对较大的弹簧单元的压力装置。以及,在上述(2)中所述电缆密封端中,尽管不需要配 置上述压力装置,但是,因为必须利用只用于油封的金属配件或者带将绝缘油密封到瓷套 管的内侧,所以,如下面所述,密封部(油封部)的可靠性是令人担忧的。首先,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诸如在现场施工的带等密封部(油封部)的结构,会 对气密性产生影响。第二,因为必须准备诸如只用于油封的金属配件等构件,并且,因为必须进行密封 带的缠绕操作,所以,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加工性能恶化。第三,当填充到瓷套管内部的绝缘油与模制橡胶应力消除锥的半导体部接触时, 存在着半导体部的物理性质受到影响的可能性。专利文献No. 1 专利公开号H04-193018专利文献No. 2 专利公开号2007-1592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难点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配件整体式应 力消除锥,所述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通过将应力消除锥和金属配件一体化,并通过 将0型环用于密封面,可以显著地改进密封部(油封部)的密封特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的电缆密封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特征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设置有安装在电缆芯的 外周、并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应力消除锥;以及围绕电缆芯并与应力消除锥的低压侧成 一体地设置的金属配件,所述应力消除锥设有圆筒形半导体部,所述圆筒形半导体部配置 在低压侧,并且在高压侧的端部处具有钟形口状的电场应力控制部;圆筒形的绝缘体部,所述圆筒形的绝缘体部配置在高压侧,其低压侧的端部在电场应力控制部处,与所述半导体 部连续并且同心地配置;以及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在所述绝缘体部的低 压侧的端部处连续地设置,并且成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半导体部的外周,并且,在半导体部的 低压侧的端部的外缘处,圆筒形的半导体裙部向低压侧突出地设置,并且,在绝缘保护层的 低压侧的端部处,绝缘裙部向低压侧突出地设置,并且,所述金属配件设有第一圆筒部,该 第一圆筒部的外周部紧密地粘着于半导体裙部的内周部;第二圆筒部,所述第二圆筒部与 第一圆筒部的低压侧同心并连续地设置,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周部紧密地粘着于绝缘裙部 的内周部;以及第三圆筒部,所述第三圆筒部与第二圆筒部的低压侧同心并且连续地设置。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特征中所述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 消除锥中,在绝缘裙部的低压侧的端部的内周设置环形突起,在第二圆筒部的低压侧的端 部设置与所述突起啮合的环形凹槽。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或第二个特征中所述的金属配件整 体式应力消除锥中,在绝缘体部的高压侧的端部的内缘处,与绝缘体部同心地设置凹陷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特征的电缆密封端,设有电缆终端,通过逐步剥离工艺使所 述电缆终端的电缆芯露出;瓷套管,所述瓷套管围绕所述电缆终端;绝缘流体,所述绝缘流 体被填充于所述瓷套管的内侧;以及,根据特征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金属配件整体式的 应力消除锥,所述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在电缆芯外周将所述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 除锥的金属配件向瓷套管的下部金属配件安装,并且,所述金属配件经由0型环被固定到 所述下部金属配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三个特征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具有下述效果。第一,通过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应力消除锥的低压侧成一体地配置金属配 件,可以将0型环配置于密封面。从而,不必像以前那样采用只用于油封的金属配件或密封 带,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密封部(油封部)。第二,通过在应力消除锥的半导体部的外周成一体地设置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 填充到瓷套管内部的绝缘油不会接触应力消除锥的半导体部。从而,不必担心半导体部的 物理性质受到影响。第三,通过在应力消除锥的绝缘体部的高压侧的端部的内缘设置凹陷部,可以防 止电场在应力消除锥的高压侧端部的绝缘流体、应力消除锥的绝缘体部和电缆芯的电缆绝 缘子的三重合点处集中。第四,通过在应力消除锥的低压侧突出地设置半导体裙部和绝缘裙部,并通过在 金属配件中设置圆筒部,可以将金属配件和应力消除锥牢固地形成一体。第五,通过在构成应力消除锥的绝缘裙部的低压侧的端部的内周设置环形突起, 并通过在构成金属配件的第二圆筒部的低压侧的端部设置与前述突起啮合的环形凹槽,能 够将金属配件和应力消除锥更牢固地形成一体。具体地说,借助这种结构,不仅在通过模制 将应力消除锥和金属配件形成一体的情况下,而且在通过在施工现场扩展应力消除锥的直 径并安装到金属配件上而将应力消除锥和金属配件形成一体的情况下,能够更牢固地将应 力消除锥和金属配件形成一体。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特征的电缆密封端,具有以下效果。第一,通过将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的金属配件向下部金属配件侧安装,并且通过将上述金属配件通过O型环固定于下部金属配件,与迄今为止已知的密封部(油封 部)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且,可以显著改善密封部(油封部)的密封特性。第二,不必像以前那样采用只用于油封的金属配件或带密封,无需工人的熟练技能。从而,不存在密封部的气密性的离散偏差,可以谋求组装的简化。第三,借助利用0型环的密封结构,可以显著改进密封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缆密封端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表示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密封端的组装状态的说明图。局部 视图(a)是表示在直径扩展保持构件被安装并且直径被扩展的状态下的应力消除锥的说 明图。局部视图(b)是表示在直径被扩展的状态下的应力消除锥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2 应力消除锥3 金属配件31第一圆筒部32 第二圆筒部33第三圆筒部5 半导体部51电场应力控制部6 绝缘体部62 凹陷部7 绝缘保护层8 半导体裙部9 绝缘体裙部11 电缆芯12 电缆终端13下部金属配件15 绝缘流体17 0 型环具体实施形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及利用该金属配件整体 式应力消除锥的电缆密封端的优选实施形式。其中,高压侧对应于图中的上方,低压侧对应 于图中的下方。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IlOkV级的室内/室外终端的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 锥的部分剖视图。在该图中,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其特征在于,包括:应力消除锥和金属配件,所述应力消除锥安装于电缆芯的外周并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所述金属配件围绕所述电缆芯并成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应力消除锥的低压侧,其中,所述应力消除锥设有:圆筒形的半导体部,所述圆筒形的半导体部配置在所述低压侧,并且在高压侧的端部处具有钟形口状的电场应力控制部;圆筒形的绝缘体部,所述圆筒形的绝缘体部配置在所述高压侧,并且其低压侧的端部在所述电场应力控制部与所述半导体部连续并且同心地配置;以及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所述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连续地设置在所述绝缘体部的低压侧的端部处,并且成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半导体部的外周,在所述半导体部的低压侧的端部的外缘,向所述低压侧突出地设置圆筒形的半导体裙部,在所述绝缘保护层的低压侧的端部,向所述低压侧突出地设置绝缘裙部,以及所述金属配件设有:第一圆筒部,该第一圆筒部的外周部紧密地粘着于所述半导体裙部的内周部;第二圆筒部,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低压侧同心且连续地设置,该第二圆筒部的外周部紧密地粘着于所述绝缘裙部的内周部;以及第三圆筒部,所述第三圆筒部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低压侧同心且连续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央也,濑间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