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安装结构和利用车灯安装结构安装车灯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642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脆弱部(连接释放器件)设置在上方连接部中,在上方连接部中,作为车灯的前照灯(10)连接到作为车身的散热器支架(26)上,因此,当从车辆的上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前照灯(10)的上部从散热器支架(26)脱离。在下方连接部(40)中,前照灯(10)的下部连接到作为车身的保险杠加强件(42)上,在下方连接部(40)中,下方连接器件保持前照灯(10)的下部与保险杠加强件(42)之间的连接。当在车辆的纵向上施加冲击载荷时,下方连接器件释放前照灯(10)与保险杠加强件(42)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和利用所述车灯安装结构安装车灯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通过分离的托架将车辆前照灯的后上部固定到车身上的结构(参见公 开号为2004-203288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04-203288))。在该结构中,分离的托架响应 于从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而被分为车身侧的部分和前照灯侧的部分,以便使前照灯绕装 配前照灯的前下部的位置枢转并移动,从而缓和冲击力。然而,根据在JP-A-2004-203288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前照灯的前下部借助于螺 栓和螺母固定到从散热器芯支架侧突伸出的前照灯支柱上,因此,当发生前方冲击时,易于 将从车辆的前侧施加的冲击载荷从前照灯支柱传送到前照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利用所述车灯安装结构,可以在确保从车辆的 上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的同时将在车辆的纵向上施加冲击载荷时所施 加的对车灯的影响减到最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车灯安装结构来安装车灯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利用所述车灯安装结构,车灯被安装 在车辆的纵向上的端部上。所述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连接释放器件,所述连接释放器件用于 响应于从所述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载荷而使所述车灯从车身脱离。所述连接释放器件设 置在上方连接部中,在所述上方连接部中,所述车灯的上部连接到所述车身上。所述车灯安 装结构还包括下方连接器件,所述下方连接器件用于在从所述车辆的上方施加所述冲击载 荷时保持所述车灯与所述车身之间的连接,并且响应于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施加的冲击载 荷而释放所述车灯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连接。所述下方连接器件设置在下方连接部中, 在所述下方连接部中,所述车身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相对于所述车灯的重心在与所述车辆 的中心相反的一侧连接到所述车灯的下部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车灯安装结构中,连接释放器件设置在上方连接部 中,在上方连接部中,车灯连接到车身上。因此,当从车辆的上方施加冲击载荷时,车灯的上 部从车身脱离。另一方面,用于保持车灯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的下方连接器件设置在下方连 接部中,在下方连接部中,车灯的下部连接到车身上。因此,即使当从车辆的上方施加冲击 载荷时,下方连接器件也保持了车灯的下部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此外,车灯的重心在车辆的 纵向上相对于下方连接部而位于较靠近车辆的中心的一侧,因此,当车灯的上部从车身脱 离时,车灯绕下方连接部枢转且相对于车辆向下移动。这使得可以保持从车辆的上方施加 冲击载荷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此外,当在车辆的纵向上施加冲击载荷时,下方连接器件释放车灯与车身之间的 连接。因此,不太可能将冲击载荷从车身传送到车灯。换句话说,在根据第一方案的车灯安装结构中,可以将在车辆的纵向上施加冲击载荷时所施加的对车灯的影响减到最小。此外,所述连接释放器件可以被构造为设置在连接在所述车灯的所述上部与所述 车辆之间的车灯上方支柱的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对切口。在该构造中,所述一对切口起到脆弱部(weak portion)的作用,因此可以容易地 形成连接释放器件。此外,所述连接释放器件可以被构造为设置在连接在所述车灯的所述上部与所述 车身之间的车灯上方支柱中的通孔。在该构造中,所述通孔起到脆弱部的作用,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连接释放器件。此外,所述连接释放器件可以被构造为设置在连接在所述车灯的所述上部与所述 车身之间的车灯上方支柱中的薄板部。这样,所述薄板部起到脆弱部的作用,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连接释放器件。此外,所述下方连接器件可以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相 对于所述车灯的所述重心在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相反的所述一侧设置在所述车灯的下 部处,并且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开口。所述下方连接器件还可以 设置有下方车灯装配构件,所述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一端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从较靠近所 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的一侧插入所述插入部中,并且另一端固定到所述车身的比所述车灯低 的部分上。在该构造中,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一端在车辆的纵向上从较靠近车辆的中心的一 侧插入设置在车灯的下部处的插入部中,并且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到车身的比 车灯低的部分上。因此,当车灯由于从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载荷而绕下方连接部枢转且 向下移动时,车灯与下方连接部中的下方车灯装配构件之间的连接被保持。这使得可以保 持车灯由下方车灯装配构件支撑,由此车灯可以承受一部分冲击载荷。此外,如上所述,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一端在车辆的纵向上从较靠近车辆的中心 的一侧插入设置在车灯的下部处的插入部中。因此,当在车辆的纵向上对固定有下方车灯 装配构件的另一端的车身施加冲击载荷时,下方车灯装配构件以及车身朝向车辆的中心移 动。这使得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从设置在车灯的下部处的插入部脱离。这样,车 灯与下方车灯装配构件之间的连接被释放,因此,可以抑制冲击载荷通过下方车灯装配构 件从车身向车灯的传送。所述插入部可以包括在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彼此隔开布置的上壁部和下壁部, 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部与所述下壁部之间的前壁部,使得当从所述车辆的侧向上观察时所 述插入部具有U形的横截面。在该构造中,可以形成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插入其中的插入部。此外,所述插入部可以包括在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上彼此隔开布置的上壁部和 下壁部;连接在所述上壁部与所述下壁部之间的前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在所述 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壁部,使得仅有所述插入部的最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的 一侧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开口。在该构造中,可以形成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插入其中的插入部。 此外,所述下方车灯装配构件可以由金属制成。 在该构造中,由于下方车灯装配构件是由金属制成的,因此下方车灯装配构件变形,使得在车灯由于从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载荷而相对于车辆枢转且向下移动时连续地 吸收冲击能量。此外,所述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可以以钩爪状形成。在该构造中,由于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一端是以钩爪状形成的,因此当车灯由于 从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载荷而枢转且向下移动时,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不易从 设置在车灯的下部处的插入部脱离。这可以使车灯更有效地承受一部分冲击载荷。所述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另一端可以固定到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相 对于所 述一端在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相反的所述一侧的保险杠加强件上。在该构造中,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到在车辆的纵向上相对于所述一端 在与车辆的中心相反的一侧的保险杠加强件上。因此,当车灯由于从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 击载荷而枢转且向下移动时,下方车灯装配构件易于绕固定到保险杠加强件的另一端处的 中心变形。这使得可以增加车灯的移动行程。而且,当在车辆的纵向上对保险杠加强件施加冲击载荷时,在车灯的下方连接部 中,可以使下方车灯装配构件的所述一端从设置在车灯的下部处的插入部迅速地脱离。结 果,可以进一步减小对车灯的影响。如上所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车灯安装结构中,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可以在确保从车辆的上方施加冲击载荷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的同时将在车辆的纵向上 施加冲击载荷时所施加的对车灯的影响减到最小。此外,可以实现另一有益效果当从车辆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利用所述车灯安装结构,车灯被安装在车辆的纵向上的端部上,所述车灯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释放器件,其用于响应于从所述车辆的上方施加的冲击载荷而使所述车灯从车身脱离,所述连接释放器件设置在上方连接部中,在所述上方连接部中,所述车灯的上部连接到所述车身上;以及下方连接器件,其用于在从所述车辆的上方施加所述冲击载荷时保持所述车灯与所述车身之间的连接,并且响应于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施加的冲击载荷而释放所述车灯与所述车身之间的所述连接,所述下方连接器件设置在下方连接部中,在所述下方连接部中,所述车身在所述车辆的纵向上相对于所述车灯的重心在与所述车辆的中心相反的一侧连接到所述车灯的下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泽成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