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对苯二甲酸钠盐和碱溶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01531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对苯二甲酸钠盐和碱溶液的方法,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先在碱减量废液中加入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250g/L,再将调整后的碱减量废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分离出碱液和对苯二甲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碱使原碱减量废液中的含碱量提高后,可使处于离子状态的单分子形态的对苯二甲酸钠重新聚合成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的聚合物。此后,再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可方便地将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的聚合物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使用其它化学药剂,不改变物理状态,可直接、完全快速、成本低地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出对苯二甲酸钠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绦纶织物布料前处理废水的处理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涤纶织物的手感和柔感,在印染工艺时进行碱减量工艺,其中碱减量工 艺有间歇式(液流式)和连续式,两者工序大体相同,都是使用碱剥离涤纶织物(PET)中的部 分涤纶。即PET + NaOH=对苯二甲酸钠+乙二醇。因此,这种工艺导致在工艺流程中产生大量的高COD、高碱度的碱液废水,而其中 的对苯二甲酸钠因为难以降解,所以是高COD的主要物质。现在常用的处理方法是(1)先单独集中收集,再加硫酸^2SO4)中和沉淀,然后过 滤,最后再分类处理。但因为用酸量太大,成本太高,所以无法广泛使用。(2)碱减量废水与 其它印染废水集中到污水处理池后加酸中和处理。但这样产生的沉淀物太多,给污水处理 厂的设备运行带来很大的负担,且沉淀物无法再利用,其处理成本又太高,因而也无法得到 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无酸的可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对苯二甲酸 钠盐和碱溶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先在碱减量废液中加入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 250g/L,再将调整后的碱减量废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分离出碱液和对苯二甲酸钠。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碱使原碱减量废液中的含碱量提高至220 250g/L,这时处于离 子状态的单分子形态的对苯二甲酸钠离子利于进行反向离子重聚,重新聚合成高分子对苯 二甲酸钠的聚合物。此后,再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可方便地将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的 聚合物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专利技术不使用其它化学药剂,不改变物理状态,可直接、完全快速、成本低地从碱 减量废液中分离对苯二甲酸钠盐,可将分离得到的碱溶液再利用,而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 可以经过加工生产纯对苯二甲酸。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的孔径为100 200纳米。 具体实施例方式(1)取20升碱减量废液先进行过滤,去除高分子物质,测定碱浓度(这时的碱浓度 一般低于5%)。(2)取100毫升(1)中过滤液,加硫酸中和至PH值为5,析出大量沉淀物,说明过 滤液中含有大量的对苯二甲酸钠。(3)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80g/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中 沉淀物即对苯二甲酸钠4. 3g。(4)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IOO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16. 3g。(5)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150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31. 3g。(6)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180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43. 3g。(7)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200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59. 7g。(8)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220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61. lg。(9)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250g/ 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62. 8g。再取100毫升滤过液加硫酸中和至PH值为5,不产生白色 沉淀物。说明滤过液中无对苯二甲酸钠,即,混合液中的对苯二甲酸钠已全部过滤掉。(10)取1升(1)中过滤液,加入高浓度液碱或纯碱,调整混合液中碱含量至L,再采用孔径为100 200纳米的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过滤,分别得到滤过液和沉淀物,其 中沉淀物对苯二甲酸钠60. 3g。再取100毫升滤过液加硫酸中和至PH值为5,产生微量白 色沉淀物。说明混合液中的对苯二甲酸钠并未全部过滤掉。由以上各例说明采用高浓度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 250g/L后,再将调整后的 碱减量废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可有效地将对苯二甲酸钠从碱减量废中分离出来。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先在碱减量废液 中加入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 250g/L,再将调整后的碱减量废 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分离出碱液和对苯二甲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 在于所述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的孔径为100 200纳米。全文摘要,涉及环保
,先在碱减量废液中加入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250g/L,再将调整后的碱减量废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分离出碱液和对苯二甲酸钠。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碱使原碱减量废液中的含碱量提高后,可使处于离子状态的单分子形态的对苯二甲酸钠重新聚合成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的聚合物。此后,再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可方便地将高分子对苯二甲酸钠的聚合物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专利技术不使用其它化学药剂,不改变物理状态,可直接、完全快速、成本低地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出对苯二甲酸钠盐。文档编号C02F1/58GK102070234SQ20101058591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朴光君, 朴光明, 李东烨 申请人:扬州市革领高科技纳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从碱减量废液中分离对苯二甲酸钠盐和碱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碱减量废液中加入液碱或纯碱,使碱减量废液中碱浓度调整为220~250g/L,再将调整后的碱减量废液通过纳米微孔陶瓷过滤器分离出碱液和对苯二甲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光明朴光君李东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革领高科技纳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