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772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冲击工具中由冲击动作后工具头的弹回引起的冲击力的吸收结构的改进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具有:工具主体(103);锤击动作构件(119、145);冲击件(143);配重部(163),在锤击动作构件进行锤击作业时,配重部在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受到自锤击动作构件传递来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并且利用传递来的反作用力从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向与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弹性构件(165),能够弹性变形。配重部(163)构成为其状态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第一状态为反作用力传递至配重部(163)之前的状态,第二状态为通过反作用力的传递而使配重部(163)向与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的状态。另外,弹性构件(165)作用加载力以使配重部(163)形成第一状态,在利用反作用力使配重部(163)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发生变化时,弹性构件受配重部(163)的按压而弹性变形,以吸收传递至该配重部(163)的反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被加工件进行直线状的锤击作业的冲击工具中用于缓和锤击 作业时从被加工件承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JP特开2007-5049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冲击工具中用于缓和 由冲击动作后工具头的弹回引起的冲击力(反作用力)的技术。公报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具 有配重件,在锤击作业时处于与冲击栓相抵接的状态;和冲击吸收机构,由向与冲击栓抵 接的方向对该配重件施力的螺旋弹簧构成。冲击吸收机构构成为,在因冲击动作后工具头 的弹回而使向后方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冲击栓上时,利用从冲击栓传递来的反作用力使配重 件向后方移动,通过该配重件的移动使螺旋弹簧向后方弹性变形。根据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冲击吸收机构,利用配重件向后方的移动和因该配重件的 移动引起的螺旋弹簧弹性变形来吸收由冲击动作后工具头的弹回引起的冲击力,从而能够 实现冲击工具的低振动化。但是,公报中记载的冲击吸收机构还存在对冲击力吸收结构的 构筑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7-504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冲击工具中由冲击动作后工具头的弹回引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主体;锤击动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并且通过沿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规定的锤击作业;冲击件,通过沿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将冲击作用施加于该锤击动作构件上;配重部,在所述锤击动作构件对所述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时,该配重部在处于与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直接抵接的状态或者经由硬质金属制的中介物与所述锤击动作构件抵接的状态时的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受到自所述锤击动作构件传递来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并且利用该传递来的反作用力,而从所述反作用力传递位置向与所述锤击动作构件的长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弹性构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所述配重部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阳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